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志汤粉彩神鼠图瓷板画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作者在景德镇珠山创作的一件精美作品,现收藏于甘肃省华亭县博物馆。该瓷板画是这一时期瓷板画中的典型作品,本文主要对其绘画技法、内容、装饰、寓意等作一简略解读。
[关键词]瓷板画;张志汤;陶瓷艺术
[中图分类号]J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62-02
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从明代中期开始出现,清代达到鼎盛,它既是瓷又是画,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几百年来,瓷板画在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边缘获得了发展空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将陶瓷艺术推向更高境界,它是整个景德镇陶瓷发展的一部分,既具有不同的时代性,又具有个性艺术的独特性。瓷板画也是首次将中国画卷从宣纸上彻底复制到瓷器上,它独有的温润度、光感等特点更能体现出画卷的生命力,而且不易变色、破损等特点都是纸张无法达到的,再加之瓷板本身烧制难度大,因此,一件上好的瓷板画都是来之不易的艺术珍品。
甘肃省华亭县博物馆收藏的粉彩神鼠图四吊屏瓷板画是由我国著名瓷画艺术家张志汤先生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景德镇珠山创作的一幅精美作品。该幅四条屏瓷板画每幅通高74.2厘米、宽29.5厘米。瓷画胎质细腻光润,造型完美,板面平整均匀,通体不见疵点,瓷板质量上乘。整体绘画布局严谨,技法纯熟,设色淡雅。作者通过四条屏形式来讲述一只灵动、活泼的小松鼠在四季的山野间,俯仰顾盼地一边摘食松子、一边自由游嬉的生动觅食过程,每幅板画均赋诗两句。从板画题材和诗意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暗示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社会剧烈动荡,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善良的普通百姓对充分得到自由与幸福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腐朽政治、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
整幅板画显现国画风格,运用兼工代写的创作手法,整体色彩以白底上花青色为基调,皴染用笔沈稳,赋色清新雅致。其中山石、古松以小写意为主,画面中卧石侧畔一株老松斜倚,劲秀洒落,笔如刻铁;而小松鼠却以工笔形式创作,用笔十分精细,流畅温婉的线条更加凸显出了小动物栩栩如生的形态,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法。由于笔法运用的不同,画面整体表现对比强烈,从而更能体现出古松的苍劲老辣、沉稳素静,小动物的温婉灵巧、逼真动感。纵观全图,可以说是工与写、动与静结合,文雅隽逸,轻松明快。整体画风带有明显的宋元风格,这和张志汤大师上世纪30年代粉彩工笔画的创作风格是相吻合的。
第一幅板画描绘的是小松鼠攀爬在一座兀立的山石之上,正翘首嗅触着初春古松上刚刚开出的花朵。画面正下方的山石以纵笔挥洒,显现墨彩飞扬的写意手法;山石右侧岩缝中旺盛地生长着一簇色泽鲜艳的野菊,林立于微微的暖风中,娇艳绽放,轻舞春姿 ;左侧一株小草抽芽吐绿,欣欣向荣,整体上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而山石上的小松鼠则以兼工代写的笔法绘制,松鼠翘首仰头,身躯以匍匐姿势攀爬在陡峭的石头上,细腻精密的工笔笔法,使小松鼠毛发逼真顺滑、身体丰盈圆润。而身后那条长且肥硕的尾巴却运用了写意,由于墨色浓淡的变化,更显得犹如一朵锦云般飘逸灵动。这略带夸张的比例分配,是因为作者紧紧抓住了松鼠的形体特征,在神韵上亦有画龙点睛之笔。瓷板右上方斜插一棵古松,郁郁葱葱的翠枝间蜿蜒垂下一枝长满球形花朵的枝干,作者大胆运用桔红色来表现,给人一种明快、美好的感觉,仿佛从整幅画中都能飘散出清爽的松香味来,诱得小松鼠流连忘返。此幅画带给人一种充满希望和遐想的空间。
第二幅板画中描绘的是松鼠静静蹲坐于山石上,看着已结出的果子,开心地想象着即将成熟的美味。板画正下方绘有两块大小不一的岩石,岩石中间寥寥几笔就勾出了一股涓涓流水;左侧则野竹攒石生,竹叶犹如笋尖出土般怒放于清新的大自然。古人云:“如若竹水相生,自是善意汇集,气韵灵动,涤人情怀,豁人心胸。”这幅图中的松鼠较之上幅已俨然是一副悠闲、喜悦的姿态了,翘首直视着前方的松果,绿松石般的眼睛灵动有神,前爪匐于地上,后爪立起,臀部微翘,依然是那条云絮般的尾巴高高卷起,首尾相挥,全然将动物惯有的那种难掩内心欢愉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板画左上方斜倚的古松上松果在烈日的炙烤下,已慢慢变成了深桔色,仿佛已经结满了等待成熟的颗颗松子。这幅图主要表现了松鼠蹲座于山石之上,抬头仰望,静待美味成熟的宽松、悠闲的欢愉场景。
第三幅板画描绘的是松鼠攀上古松要去摘果的景象。整幅图中以苍劲坚实的古松为背景,板画右侧山石边斜倚出一棵粗健的枝干,末梢已经成熟的松果在作者的笔下形象生动,外表风干的皮壳像层层盛开的菊瓣,每瓣中都仿佛结满了饱满、幽香的果仁,预示着丰收之意。而这时的小松鼠已跃古树之上,伸首探颈,前爪紧抓树枝,后爪浮于树干,臀部跃起,飘逸的尾巴努力向后延长,仿佛在为匍匐向下的身躯寻找平衡 ,机警的眼神紧紧直视前方,作者精妙的绘画将一只迫不及待要摘取果实的小松鼠表现得惟妙惟肖。较之上两幅,这幅图中松鼠那种兴奋、急切的攀爬纵跃的身姿更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第四幅板画描述的是小松鼠蹲坐于树杈上,在满心欢愉地尽享美味。画面中依然是古松斜倚,但此时古枝上缠绕的藤科植物已经是老藤干瘪,不见繁茂绿叶,仿佛已经初冬将至。然而小松鼠却是十分享受的姿态,它直立身子,蹲坐于平缓的树干上,两只前爪像孩子般捧食着松果,可爱至极。作者生动的绘画,让人仿佛听到小松鼠那尖利的前齿正发出急速磕食松子的嘣嘣声,甚至看到它身后悠闲的尾巴正轻柔地扫弄着树干,一副极其享受的憨态油然而生。
纵观全图,作者通过植物形态、色彩的微小变化,来体现四季的变化,以此为背景,将一只小松鼠在山间寻食、待食、摘食、进食的欢快过程,通过四条屏表现出来,这样的形式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同时,作者高超的绘画技艺把松鼠那种机警敏捷、矫健轻快的特征在瓷板上表现得活灵活现,仿佛眼前就是一只自由跳来跳去、时而动时而静、一边嬉戏一边觅食的精灵。
除此之外,作者还将书、诗、画三者完美结合,每扇吊屏旁侧留白处均以流畅的行书题诗二句,并落有“丙子仲夏月张志汤书于珠山”的款记,文字纯熟流畅,挥洒自如,实为张志汤笔墨无疑。诗句依次为“游戏洞壑幽,古松岁春秋”、“不能成仙人,何不学仙鼠”、“仰窥小仙鼠,攀灌喜相逐”、“细享山林福,嬉游太古松”。而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艳羡小仙鼠能在幽静、宽松的丛林里自由、快乐生活的一种思绪。与此对比,由于当时社会剧烈变革引起的动乱不安,民不聊生,整个社会矛盾冲突显现,作为普通百姓,人们根本无法预测未来。两种环境、两种情绪的巨大反差,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渴往美好生活的一种无声呐喊。
这件瓷板画配置的木框除运用了沉香沉色的硬木材质外,雕工精美,依次以前后两吊为对,上下四块为一副,上面每块中各雕饰五位,下面每块中各雕饰四位,完美地雕饰出了两幅《十八应真图》。工匠刀锋利落,雕刻线条流畅,运用了平雕、浅浮雕、深浮雕、镂雕相结合的手法,将整个画面雕刻得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尤其是人物的个性十分凸显。例如其中的降龙、伏虎罗汉气势神勇、面目狰狞,镂空雕技的运用更使云雾缭绕的画面中蛟龙卧波、猛虎生威;芭蕉罗汉头戴斗笠,右手拿扇,左手握一拐杖,呈结跏坐姿,显然一副悠闲隐逸、傲视太虚的仙风道骨之势;长眉罗汉雕于芭蕉罗汉右上方皆然一位慈眉善目的得道高僧,工匠夸张地将他的长眉运用镂雕的方式,与画面中的云彩隔离开,使其更富有飘逸和律动感;所谓布袋罗汉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肚弥勒佛,在图中他斜躺着身子,袒衣露脐,圆浑凸起的大肚腩格外尤其显眼,面目更是喜笑颜开;举钵罗汉被雕于四位佛陀中间,双手高高捧着钵盂,身子微微前倾,僧袍上的衣褶刻画得自然流畅。除此之外,过江罗汉、托塔罗汉等其他12位佛陀也是个性明朗、活灵活现、生动异常。通过雕艺技师的精湛刻画,在这巴掌见方的木器上,精绝地勾勒出了两幅亦真亦幻的古典佛教神话境界,引人入胜。而在佛教文化中,十八罗汉就是指18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想必创作者选用这样的题材,除了佛教文化艺术的盛行外,也许还隐隐寄予了普通百姓对正义王道的期盼,面对前途未卜、黑暗社会现实感到人为力量的渺小,从而希望真佛能永住世间、为民护持正法、降魔除怪的美好祈愿和精神寄托。而绘画主题、雕刻内容、时代背景三者的完美融合,更在无意识中升华了整件作品的神韵。
[关键词]瓷板画;张志汤;陶瓷艺术
[中图分类号]J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62-02
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从明代中期开始出现,清代达到鼎盛,它既是瓷又是画,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几百年来,瓷板画在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边缘获得了发展空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将陶瓷艺术推向更高境界,它是整个景德镇陶瓷发展的一部分,既具有不同的时代性,又具有个性艺术的独特性。瓷板画也是首次将中国画卷从宣纸上彻底复制到瓷器上,它独有的温润度、光感等特点更能体现出画卷的生命力,而且不易变色、破损等特点都是纸张无法达到的,再加之瓷板本身烧制难度大,因此,一件上好的瓷板画都是来之不易的艺术珍品。
甘肃省华亭县博物馆收藏的粉彩神鼠图四吊屏瓷板画是由我国著名瓷画艺术家张志汤先生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景德镇珠山创作的一幅精美作品。该幅四条屏瓷板画每幅通高74.2厘米、宽29.5厘米。瓷画胎质细腻光润,造型完美,板面平整均匀,通体不见疵点,瓷板质量上乘。整体绘画布局严谨,技法纯熟,设色淡雅。作者通过四条屏形式来讲述一只灵动、活泼的小松鼠在四季的山野间,俯仰顾盼地一边摘食松子、一边自由游嬉的生动觅食过程,每幅板画均赋诗两句。从板画题材和诗意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暗示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社会剧烈动荡,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善良的普通百姓对充分得到自由与幸福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腐朽政治、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
整幅板画显现国画风格,运用兼工代写的创作手法,整体色彩以白底上花青色为基调,皴染用笔沈稳,赋色清新雅致。其中山石、古松以小写意为主,画面中卧石侧畔一株老松斜倚,劲秀洒落,笔如刻铁;而小松鼠却以工笔形式创作,用笔十分精细,流畅温婉的线条更加凸显出了小动物栩栩如生的形态,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法。由于笔法运用的不同,画面整体表现对比强烈,从而更能体现出古松的苍劲老辣、沉稳素静,小动物的温婉灵巧、逼真动感。纵观全图,可以说是工与写、动与静结合,文雅隽逸,轻松明快。整体画风带有明显的宋元风格,这和张志汤大师上世纪30年代粉彩工笔画的创作风格是相吻合的。
第一幅板画描绘的是小松鼠攀爬在一座兀立的山石之上,正翘首嗅触着初春古松上刚刚开出的花朵。画面正下方的山石以纵笔挥洒,显现墨彩飞扬的写意手法;山石右侧岩缝中旺盛地生长着一簇色泽鲜艳的野菊,林立于微微的暖风中,娇艳绽放,轻舞春姿 ;左侧一株小草抽芽吐绿,欣欣向荣,整体上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而山石上的小松鼠则以兼工代写的笔法绘制,松鼠翘首仰头,身躯以匍匐姿势攀爬在陡峭的石头上,细腻精密的工笔笔法,使小松鼠毛发逼真顺滑、身体丰盈圆润。而身后那条长且肥硕的尾巴却运用了写意,由于墨色浓淡的变化,更显得犹如一朵锦云般飘逸灵动。这略带夸张的比例分配,是因为作者紧紧抓住了松鼠的形体特征,在神韵上亦有画龙点睛之笔。瓷板右上方斜插一棵古松,郁郁葱葱的翠枝间蜿蜒垂下一枝长满球形花朵的枝干,作者大胆运用桔红色来表现,给人一种明快、美好的感觉,仿佛从整幅画中都能飘散出清爽的松香味来,诱得小松鼠流连忘返。此幅画带给人一种充满希望和遐想的空间。
第二幅板画中描绘的是松鼠静静蹲坐于山石上,看着已结出的果子,开心地想象着即将成熟的美味。板画正下方绘有两块大小不一的岩石,岩石中间寥寥几笔就勾出了一股涓涓流水;左侧则野竹攒石生,竹叶犹如笋尖出土般怒放于清新的大自然。古人云:“如若竹水相生,自是善意汇集,气韵灵动,涤人情怀,豁人心胸。”这幅图中的松鼠较之上幅已俨然是一副悠闲、喜悦的姿态了,翘首直视着前方的松果,绿松石般的眼睛灵动有神,前爪匐于地上,后爪立起,臀部微翘,依然是那条云絮般的尾巴高高卷起,首尾相挥,全然将动物惯有的那种难掩内心欢愉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板画左上方斜倚的古松上松果在烈日的炙烤下,已慢慢变成了深桔色,仿佛已经结满了等待成熟的颗颗松子。这幅图主要表现了松鼠蹲座于山石之上,抬头仰望,静待美味成熟的宽松、悠闲的欢愉场景。
第三幅板画描绘的是松鼠攀上古松要去摘果的景象。整幅图中以苍劲坚实的古松为背景,板画右侧山石边斜倚出一棵粗健的枝干,末梢已经成熟的松果在作者的笔下形象生动,外表风干的皮壳像层层盛开的菊瓣,每瓣中都仿佛结满了饱满、幽香的果仁,预示着丰收之意。而这时的小松鼠已跃古树之上,伸首探颈,前爪紧抓树枝,后爪浮于树干,臀部跃起,飘逸的尾巴努力向后延长,仿佛在为匍匐向下的身躯寻找平衡 ,机警的眼神紧紧直视前方,作者精妙的绘画将一只迫不及待要摘取果实的小松鼠表现得惟妙惟肖。较之上两幅,这幅图中松鼠那种兴奋、急切的攀爬纵跃的身姿更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第四幅板画描述的是小松鼠蹲坐于树杈上,在满心欢愉地尽享美味。画面中依然是古松斜倚,但此时古枝上缠绕的藤科植物已经是老藤干瘪,不见繁茂绿叶,仿佛已经初冬将至。然而小松鼠却是十分享受的姿态,它直立身子,蹲坐于平缓的树干上,两只前爪像孩子般捧食着松果,可爱至极。作者生动的绘画,让人仿佛听到小松鼠那尖利的前齿正发出急速磕食松子的嘣嘣声,甚至看到它身后悠闲的尾巴正轻柔地扫弄着树干,一副极其享受的憨态油然而生。
纵观全图,作者通过植物形态、色彩的微小变化,来体现四季的变化,以此为背景,将一只小松鼠在山间寻食、待食、摘食、进食的欢快过程,通过四条屏表现出来,这样的形式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同时,作者高超的绘画技艺把松鼠那种机警敏捷、矫健轻快的特征在瓷板上表现得活灵活现,仿佛眼前就是一只自由跳来跳去、时而动时而静、一边嬉戏一边觅食的精灵。
除此之外,作者还将书、诗、画三者完美结合,每扇吊屏旁侧留白处均以流畅的行书题诗二句,并落有“丙子仲夏月张志汤书于珠山”的款记,文字纯熟流畅,挥洒自如,实为张志汤笔墨无疑。诗句依次为“游戏洞壑幽,古松岁春秋”、“不能成仙人,何不学仙鼠”、“仰窥小仙鼠,攀灌喜相逐”、“细享山林福,嬉游太古松”。而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艳羡小仙鼠能在幽静、宽松的丛林里自由、快乐生活的一种思绪。与此对比,由于当时社会剧烈变革引起的动乱不安,民不聊生,整个社会矛盾冲突显现,作为普通百姓,人们根本无法预测未来。两种环境、两种情绪的巨大反差,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渴往美好生活的一种无声呐喊。
这件瓷板画配置的木框除运用了沉香沉色的硬木材质外,雕工精美,依次以前后两吊为对,上下四块为一副,上面每块中各雕饰五位,下面每块中各雕饰四位,完美地雕饰出了两幅《十八应真图》。工匠刀锋利落,雕刻线条流畅,运用了平雕、浅浮雕、深浮雕、镂雕相结合的手法,将整个画面雕刻得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尤其是人物的个性十分凸显。例如其中的降龙、伏虎罗汉气势神勇、面目狰狞,镂空雕技的运用更使云雾缭绕的画面中蛟龙卧波、猛虎生威;芭蕉罗汉头戴斗笠,右手拿扇,左手握一拐杖,呈结跏坐姿,显然一副悠闲隐逸、傲视太虚的仙风道骨之势;长眉罗汉雕于芭蕉罗汉右上方皆然一位慈眉善目的得道高僧,工匠夸张地将他的长眉运用镂雕的方式,与画面中的云彩隔离开,使其更富有飘逸和律动感;所谓布袋罗汉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肚弥勒佛,在图中他斜躺着身子,袒衣露脐,圆浑凸起的大肚腩格外尤其显眼,面目更是喜笑颜开;举钵罗汉被雕于四位佛陀中间,双手高高捧着钵盂,身子微微前倾,僧袍上的衣褶刻画得自然流畅。除此之外,过江罗汉、托塔罗汉等其他12位佛陀也是个性明朗、活灵活现、生动异常。通过雕艺技师的精湛刻画,在这巴掌见方的木器上,精绝地勾勒出了两幅亦真亦幻的古典佛教神话境界,引人入胜。而在佛教文化中,十八罗汉就是指18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想必创作者选用这样的题材,除了佛教文化艺术的盛行外,也许还隐隐寄予了普通百姓对正义王道的期盼,面对前途未卜、黑暗社会现实感到人为力量的渺小,从而希望真佛能永住世间、为民护持正法、降魔除怪的美好祈愿和精神寄托。而绘画主题、雕刻内容、时代背景三者的完美融合,更在无意识中升华了整件作品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