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那么,鉴于这样的目标导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该何去何从呢?透析《标准》的新理念,笔者认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关注数学教育的文化性
《标准》中有这样的描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除了固有的科学性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诠释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数学学科这一双重特性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因此,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文化的价值,感受到人类文明的磁力,最终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优化整合。
例如《比的意义》教学时,有位教师创造性地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个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要求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长方形。结果,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两个长方形(如图,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比均为“黄金分割比”)。正当同学们为彼此之间的不谋而合而倍感费解时,这位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入了如下的数学典故:早在200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选择的结果与同学们惊人的相似。这时,同学们纷纷产生了以下的质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长方形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呢?其中蕴涵怎样的奥秘呢?于是,教师趁机引入: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一起走进“比”的世界。就这样,一次有趣的课堂实验,一个简短的科学典故,使得枯燥的数学教学感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里,数学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动的文化交流。
二、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性
《标准》中强调:“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置身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认知活动便能充分而有效的展开。因此,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采集现实生活背景下的数学问题作为研究内容,支持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情境,发现知识。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选取了现实生活中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足球。首先,教师提问:“如果在世界杯比赛中,我们中国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你觉得主教练米卢会安排哪位运动员来主罚这个点球?”学生们有的提名“郝海东”,因为他在十强赛中进球最多;有的提名“祁宏”,因为他的脚法最好;还有的提名“范志毅”,因为他是三朝元老,心理最稳定。这时,教师适时引导:“三位都言之有理,那么究竟安排哪位主罚呢?我想,米卢会比较一下队员中罚点球最好的那几位的成绩,然后再作定夺。你认为呢?”接着,教师出示三位球员在以往比赛中罚点球的总数和进球数,引导学生通过一种合理的方法进行比较。经过多次方法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学生终于发现了用比较三人“进球数”与“总点球数”的百分比(即进球率)来判断战绩优劣的好方法。从而,在这样一个生动而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实现了对“百分数”意义的有效建构。
三、弘扬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标准》中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数学课对学生而言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还是“体验课程”。正是在数学课堂上那种不断往复的思考、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鲜活的数学经验才得以真实地生成。例如教学《能被!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
组建素材:请学生自己找出一些能被!整除的数。
提出猜想:请学生对自己找出的能被!整除的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对其中蕴涵的规律产生初步的猜想和大胆的假设。
验证假设:请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个规律带入具体的实例中进行检验。
归纳结论:这个过程中,数学规律的发现来自于学生对数学事实的整理、分析、概括。这种整理、分析、概括的实质,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主感悟。这样的知识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四、提倡教学手段的整合性
《标准》一方面强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它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例如,可以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的生动再现强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在学生研究受阻的情况下,应用计算机的形象演示突破类似于“怎样是直线的无限延长”、“什么是速度和”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还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学习后,借助计算机网络,搜寻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等。应该说,在强化重点、分散难点、拓展视野等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
《标准》另一方面又指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局限性。它指出:“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基本功能是“强化表象”。至于“表象”向“抽象”的迈进,更多的还得依靠学生的亲身体验。所以,数学教学要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
五、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数学教学中,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课堂评价要突破“教师权威式”的固有定势,摆正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堂评价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课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最终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实现“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实现“学习能力评价”与“学习情感评价”的统一。
一、关注数学教育的文化性
《标准》中有这样的描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除了固有的科学性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诠释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数学学科这一双重特性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因此,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文化的价值,感受到人类文明的磁力,最终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优化整合。
例如《比的意义》教学时,有位教师创造性地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个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要求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长方形。结果,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两个长方形(如图,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比均为“黄金分割比”)。正当同学们为彼此之间的不谋而合而倍感费解时,这位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入了如下的数学典故:早在200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选择的结果与同学们惊人的相似。这时,同学们纷纷产生了以下的质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长方形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呢?其中蕴涵怎样的奥秘呢?于是,教师趁机引入: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一起走进“比”的世界。就这样,一次有趣的课堂实验,一个简短的科学典故,使得枯燥的数学教学感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里,数学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动的文化交流。
二、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性
《标准》中强调:“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置身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认知活动便能充分而有效的展开。因此,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采集现实生活背景下的数学问题作为研究内容,支持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情境,发现知识。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选取了现实生活中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足球。首先,教师提问:“如果在世界杯比赛中,我们中国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你觉得主教练米卢会安排哪位运动员来主罚这个点球?”学生们有的提名“郝海东”,因为他在十强赛中进球最多;有的提名“祁宏”,因为他的脚法最好;还有的提名“范志毅”,因为他是三朝元老,心理最稳定。这时,教师适时引导:“三位都言之有理,那么究竟安排哪位主罚呢?我想,米卢会比较一下队员中罚点球最好的那几位的成绩,然后再作定夺。你认为呢?”接着,教师出示三位球员在以往比赛中罚点球的总数和进球数,引导学生通过一种合理的方法进行比较。经过多次方法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学生终于发现了用比较三人“进球数”与“总点球数”的百分比(即进球率)来判断战绩优劣的好方法。从而,在这样一个生动而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实现了对“百分数”意义的有效建构。
三、弘扬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标准》中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数学课对学生而言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还是“体验课程”。正是在数学课堂上那种不断往复的思考、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鲜活的数学经验才得以真实地生成。例如教学《能被!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
组建素材:请学生自己找出一些能被!整除的数。
提出猜想:请学生对自己找出的能被!整除的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对其中蕴涵的规律产生初步的猜想和大胆的假设。
验证假设:请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个规律带入具体的实例中进行检验。
归纳结论:这个过程中,数学规律的发现来自于学生对数学事实的整理、分析、概括。这种整理、分析、概括的实质,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主感悟。这样的知识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四、提倡教学手段的整合性
《标准》一方面强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它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例如,可以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的生动再现强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在学生研究受阻的情况下,应用计算机的形象演示突破类似于“怎样是直线的无限延长”、“什么是速度和”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还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学习后,借助计算机网络,搜寻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等。应该说,在强化重点、分散难点、拓展视野等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
《标准》另一方面又指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局限性。它指出:“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基本功能是“强化表象”。至于“表象”向“抽象”的迈进,更多的还得依靠学生的亲身体验。所以,数学教学要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
五、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数学教学中,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课堂评价要突破“教师权威式”的固有定势,摆正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堂评价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课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最终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实现“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实现“学习能力评价”与“学习情感评价”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