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学生培养对策探析

来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扩招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从而提升劳动者素养,培养新型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社会认同度较低、师生归属感较差、高职教师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且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待加强。高职扩招学生年龄较大,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求学主观性较强,更渴望平等的师生关系。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创新方法很多,其中培养高职扩招学生的三心两力,即培养高职扩招学生的好奇心、同理心、平常心和自驱力、意志力,不失为其中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其他文献
巴金的讲演稿   1980年4月,巴金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应日方要求,在东京朝日讲堂发表了题为《文学生活五十年》的讲演。   讲演稿中文7000字,译成日文约10000字,是在国内译好带去的。在商谈日程时,日方说届时由精通汉语的八木紫上台代读日文稿,但在开会的前一天晚上,日方突然临时决定,由不懂中文的女作家丰田正子宣读日文稿,八木协助,两人同时登台。   时任亚非作家日本委员会事务局长的
期刊
一个以画笔立身的文艺工作者,用其人生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的美好时段,倾注全力,历经20多年的艰辛跋涉,重走中国工农红军当年走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程,前往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驻地与大事件发生地等现场,写生创作,丹青寻迹,积累了近一万幅之多的素材稿。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的亲身体验是,非常值得的朝拜之旅!   艺术家脚下的泥土有多厚,创作的积累就有多厚;只有感知当年共产党初创时期有多么艰难,才能倍加
期刊
中国是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和主要的贸易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铃薯的产量迅速增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2000年以来,马铃薯播种面积从473万公顷增长到491万公顷,产量从6632万吨增长到9188万吨。贸易额从6433.6万美元增长到6.6亿美元,增加了近10倍,且顺差趋势明显。中国马铃薯出口的主要品种是食用鲜薯,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冷冻薯条。出口市场主要是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主要来源是北美和欧洲等马铃薯主产品和加工技术较发达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