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集中的体现,《墨子》作为中国文化典籍的代表作之一,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本文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墨子》英译本,对译本中涉及传统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考察隐含于典籍英译时符码转换差异下的文化因素,以及墨子思想的翻译与传播的文本意义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墨子》英译本;翻译策略;文本意义;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6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39
1. 引言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学在先秦时期曾与儒学并列为“显学”,其一些根本理念已经融为中华民族特性之一。《墨子》作为墨家经典,其译本是西方了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窗口,《墨子》在英语世界传播的近100年中,西方人通过译介《墨子》传播了中国文化,同时,独特的墨家思想在其译介和传播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西方视域解读后的扩展、减损或变形的新解读。目前,关于《墨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还有许多空白点。本文以《墨子》一书中反映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句的英译为切入点,考察暗含于《墨子》字义符码转换差异下的文化策略和历史动因。
2. 英语世界对墨子的研究与《墨子》翻译的基本现状
《墨子》一书内容广博,包括政治、哲学、军事、经济、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胡适认为,墨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西方近代文化最接近的一支,其逻辑学与科学观念,在古代中国,没有任何其他流派能与之相提并论。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英语世界对墨子的研究和译介却非常有限。英国圣公会牧师理雅各是西方最早关注墨子的学者,他在《中国经典》一书中,翻译了“兼爱”(上、中、下)三章。目前,西方英语世界流传最广的《墨子》英译本是梅贻宝和华兹生的选译本,但这两个选译本出版年代久远,而且对博大精深的墨学一直未能窥其全貌。200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汪榕培教授和王宏教授翻译的《墨子》英译全译本, “它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为国外更多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客观了解墨子博大精深学问的平台”(王宏,2007: 326)。尽管如此,《墨子》的外译仍与《老子》、《庄子》等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本的异彩纷呈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有关《墨子》英译本的探讨和评述论文也很少。因此,在当前多元化的国际文化形式下,我们需要向海外全面译介墨子的文化思想,呼唤更多优秀的《墨子》外译本的出现,以期墨学的全貌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
3.《墨子》传统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比较
Bassnet和Lefevere在合著的序言中写到:“翻译,理所当然,是原文文本的重写。所有的重写,不论其意图为何,皆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及诗学,并在特定社会以特定方式操控文学,使其发挥功效(Bassnett & Lefevere, 2007)。”所以说,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先确立翻译的原则和策略,以维持译文或风格的一致。本文选取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译者的译本,寻找不同译本表现出的整体特点与译者身份、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目的语文化语境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3.1《墨子》英译三版本的选择
本文所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译本是:梅贻宝的英译本;美国汉学家伯顿·沃森的译本;汪榕培、王宏的译本。本文选择这三个译本的原因是:前两个译本在英语世界流传最广,第三个译本是《墨子》一书的唯一一部全译本;此外,三位译者的身份极具代表性,梅贻宝是天津人,毕业于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进修。其译本紧扣原文,译笔流畅,讲究再现原文风格,用词高雅庄重。梅译本的出版时期,正是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的时期,而传统的中国文化鲜有传入西方,同时它也是较早的《墨子》选译本,时至今日,西方哲学界对此译本仍有极高的评价,“尽管译自上个世纪20年代,梅对墨子大部分作品的翻译仍是研究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标准资源”(墨子,2006:26)。伯顿·沃森出生于纽约,精通中日两国文字,专门从事中日古典哲学和文学翻译与研究,曾先后翻译《庄子》、《左传》等作品。西方评论界认为其译文做到了雅俗共赏,“无论是学者还是门外汉都能从他的译文中得到好处”(墨子,2006: 28)。汪榕培教授和王宏教授都是国内著名的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在典籍英译方面取得过丰硕成果。其合译本是目前中国译者中最新的英文全译本。
3.2《墨子》三个英译本的比较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说过“其实没有什么最佳的翻译,只有好的解说。任何翻译都对原文有所改变,而且,任何一种传统的核心概念和术语的翻译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些术语对其文明来说非常重要,它们负载着一个复杂的历史,而且根植于该文明所共享的文本之中”(宇文所安,2003: 15-16)。下面,笔者将比较三个译本中暗含传统文化因素的译文。
3.2.1
在《非攻》(下)这章中,墨子提到: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
梅译本:A red bird holding a gui by its beak alighted on Mt. Qi (9), proclaiming: “Heaven decrees King Wen of Zhou to punish Yin (10) and possess its empire.” Tai Dian then came to be minister to (King Wen). The charts emerged out of the River and chenghuang (11) appeared on land…… (9) Mount Qi i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state of Zhou before it overthrow Shang to become the succeeding dynasty in the Chinese Empire.
(10) Yin is the changed name of the Dynasty of Shang.
(11) Chenghuang is described as an animal of the family of the fox. Only, it has two horns on the back. This animal, if it ever existed, is now extinct.
沃译本:A red bird holding in its beaks a baton of jade alighted at the altar of the Chou state in the city of Ch’i and proclaimed: “Heaven orders King Wen of Chou to attack Yin [i.e., Shang]7 and take profession of its state.” T’ ai-tien journeyed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Chou ruler, the river cast up its chart, and the land brought forth the “riding yellow”beast8……
汪译本:One day, a red bird landed at the altar on Mount Qi of Zhou, holding in its beak a piece of jade on which the following words were inscribed: “Heaven orders King Wen of Zhou to overthrow the Shang Dynasty and take over all its territory.” The virtuous Taidian came to serve King Wen; a mysterious chart emerged out of the Yellow River; a magical yellow horse jumped from underground……
上面的段落里出现了一些中国文化典籍中常见的传统文化词,这些词语经历了历史文化的沉淀,文化意蕴深厚。因此,用较为妥帖的方式译出这些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词语,是每个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不同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等的不同,他们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梅贻宝将“珪”译为“gui”,采用了拼音翻译方法。珪原为中国古代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沃森则把“珪”译为“a baton of jade”,汪榕培则把“珪”译为“a piece of jade”。笔者认为,“珪”乃古代中国特有的器物,采用拼音译法能比较直接、清楚地反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器物,而沃译本和汪译本则采用了解释性的翻译,虽然易于读者理解,但失去了文化内涵。
“岐社”原指周文王所立的周室神社。但梅贻宝把“岐社”翻译为Mount Qi,也是采用了拼音译法,同时译者又在译文后加注。沃森将其译为“the altar of the Chou state in the city of Ch’i”。汪将其译为“the altar on Mount Qi of Zhou”。比较三个版本的译文,汪的解释性翻译更加贴近原文,而沃森的翻译与原文含义有偏差。而对于“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等词语的翻译,梅贻宝均采用了拼音翻译的异化翻译策略,安乐哲也曾经说过“通过创造一个英文新词,来尽可能多地展示中文原文的几种内涵,……正是这些陌生的新词提醒我们,已经进入到另一个迥异的哲学世界”(安乐哲、罗斯文,2003: 194)。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该策略不利于对中国文化背景不够了解的异域读者,因此,配以加注的方法,对该词语进行解释则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但汪榕培和王宏教授的译本则对这些文化词语进行了解释性翻译,因为此译本的读者对象是普通的海外读者,因为如果在一小段文字中过多注释,则会打断读者的阅读速度和兴趣。
3.2.2
在句法结构上,英文和中文的差异很大。如果英文翻译模仿中文句法结构,那么就会晦涩难懂。所以说,要在译文中传达东方情调,句法结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以《墨子》一书中《非命》一章中的翻译为例:
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
When fate decrees that a man shall be wealthy he will be wealthy; when it decrees poverty, he will be poor; when it decrees a large population, this will be large; and when it decrees a small population this will be small…..(Mei, 1929: 145)
If fate decrees that the state will be wealthy, it will be wealthy; if it decrees that it will be poor, it will be poor. If it decrees that the population will be numerous, it will be numerous; if it decrees that it will be meager, it will be meager…..(Burton, 1963: 117) If a man is fated to be wealthy, he will be wealthy; if he is fated to be poor, he will be poor. If a country is fated to have a large population, it will have a large population; if it is fated to have a small population, it will have a small population…..(Wang, 2006: 271)
原文多为四字短语,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虽然各个译本的译者都试图模仿原文的结构,但比较来看,汪译本句式更为简洁、有力,贴近原文文风,使读者感到自己在读原文,也能让读者通过译文感受到异国情调。
在译本对比中,可以看到不同译者在典籍英译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以及相关的价值判断倾向。可以说,译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的文化态度息息相关。为了传播传统的中国文化,梅贻宝较多采用了异化法,同时译者也用了加注的方式,对文化缺省部分做了填补性的解释,阐明了掩盖在原文字面的文化内涵,方便了译语读者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沃译本更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由于其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沃森在翻译时更加注重可读性和大众化,注重译本的生动性和流畅性,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审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译本没有完全地再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全面传播墨子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汪榕培教授和王宏教授的合译本是一部全译本,它把被称为“绝学”的墨学全貌介绍给了西方读者。该译本多选择比较口语化的句型和较正式的词语来体现《墨子》一书的文体特点。
4. 结语
墨子文化思想的翻译与传播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文本意义,即《墨子》作为一种语言文字流传物的学术意义。二是文化意义,即墨子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的翻译与传播是一种文化行为,这种行为与其思想本身一样,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有积极的意义。笔者认为,这两种意义是统一的。众多学者研究《墨子》一书的文本意义及其翻译研究,正是为了阐发它的文化意义。如果我们把贯穿社会历史的文化集合看成是一个大的文本,那么文化意义也就成了文本意义。同时,在中华典籍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文化交融的程度以及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准确无误地传递原文信息,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Bassnett, S. & Lefevere, L. 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Preface.
安乐哲、罗斯文.《论语》的哲学阐释[M]. 余瑾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94.
墨子(Mozi). Mozi. Wang Rongpei & Wang Hong Trans. [M]. Hunan: 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26、28.
王宏.墨子英译研究[A].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26.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15-16.
关键词:《墨子》英译本;翻译策略;文本意义;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6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39
1. 引言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学在先秦时期曾与儒学并列为“显学”,其一些根本理念已经融为中华民族特性之一。《墨子》作为墨家经典,其译本是西方了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窗口,《墨子》在英语世界传播的近100年中,西方人通过译介《墨子》传播了中国文化,同时,独特的墨家思想在其译介和传播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西方视域解读后的扩展、减损或变形的新解读。目前,关于《墨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还有许多空白点。本文以《墨子》一书中反映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句的英译为切入点,考察暗含于《墨子》字义符码转换差异下的文化策略和历史动因。
2. 英语世界对墨子的研究与《墨子》翻译的基本现状
《墨子》一书内容广博,包括政治、哲学、军事、经济、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胡适认为,墨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西方近代文化最接近的一支,其逻辑学与科学观念,在古代中国,没有任何其他流派能与之相提并论。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英语世界对墨子的研究和译介却非常有限。英国圣公会牧师理雅各是西方最早关注墨子的学者,他在《中国经典》一书中,翻译了“兼爱”(上、中、下)三章。目前,西方英语世界流传最广的《墨子》英译本是梅贻宝和华兹生的选译本,但这两个选译本出版年代久远,而且对博大精深的墨学一直未能窥其全貌。200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汪榕培教授和王宏教授翻译的《墨子》英译全译本, “它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为国外更多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客观了解墨子博大精深学问的平台”(王宏,2007: 326)。尽管如此,《墨子》的外译仍与《老子》、《庄子》等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本的异彩纷呈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有关《墨子》英译本的探讨和评述论文也很少。因此,在当前多元化的国际文化形式下,我们需要向海外全面译介墨子的文化思想,呼唤更多优秀的《墨子》外译本的出现,以期墨学的全貌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
3.《墨子》传统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比较
Bassnet和Lefevere在合著的序言中写到:“翻译,理所当然,是原文文本的重写。所有的重写,不论其意图为何,皆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及诗学,并在特定社会以特定方式操控文学,使其发挥功效(Bassnett & Lefevere, 2007)。”所以说,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先确立翻译的原则和策略,以维持译文或风格的一致。本文选取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译者的译本,寻找不同译本表现出的整体特点与译者身份、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目的语文化语境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3.1《墨子》英译三版本的选择
本文所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译本是:梅贻宝的英译本;美国汉学家伯顿·沃森的译本;汪榕培、王宏的译本。本文选择这三个译本的原因是:前两个译本在英语世界流传最广,第三个译本是《墨子》一书的唯一一部全译本;此外,三位译者的身份极具代表性,梅贻宝是天津人,毕业于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进修。其译本紧扣原文,译笔流畅,讲究再现原文风格,用词高雅庄重。梅译本的出版时期,正是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的时期,而传统的中国文化鲜有传入西方,同时它也是较早的《墨子》选译本,时至今日,西方哲学界对此译本仍有极高的评价,“尽管译自上个世纪20年代,梅对墨子大部分作品的翻译仍是研究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标准资源”(墨子,2006:26)。伯顿·沃森出生于纽约,精通中日两国文字,专门从事中日古典哲学和文学翻译与研究,曾先后翻译《庄子》、《左传》等作品。西方评论界认为其译文做到了雅俗共赏,“无论是学者还是门外汉都能从他的译文中得到好处”(墨子,2006: 28)。汪榕培教授和王宏教授都是国内著名的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在典籍英译方面取得过丰硕成果。其合译本是目前中国译者中最新的英文全译本。
3.2《墨子》三个英译本的比较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说过“其实没有什么最佳的翻译,只有好的解说。任何翻译都对原文有所改变,而且,任何一种传统的核心概念和术语的翻译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些术语对其文明来说非常重要,它们负载着一个复杂的历史,而且根植于该文明所共享的文本之中”(宇文所安,2003: 15-16)。下面,笔者将比较三个译本中暗含传统文化因素的译文。
3.2.1
在《非攻》(下)这章中,墨子提到: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
梅译本:A red bird holding a gui by its beak alighted on Mt. Qi (9), proclaiming: “Heaven decrees King Wen of Zhou to punish Yin (10) and possess its empire.” Tai Dian then came to be minister to (King Wen). The charts emerged out of the River and chenghuang (11) appeared on land…… (9) Mount Qi i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state of Zhou before it overthrow Shang to become the succeeding dynasty in the Chinese Empire.
(10) Yin is the changed name of the Dynasty of Shang.
(11) Chenghuang is described as an animal of the family of the fox. Only, it has two horns on the back. This animal, if it ever existed, is now extinct.
沃译本:A red bird holding in its beaks a baton of jade alighted at the altar of the Chou state in the city of Ch’i and proclaimed: “Heaven orders King Wen of Chou to attack Yin [i.e., Shang]7 and take profession of its state.” T’ ai-tien journeyed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Chou ruler, the river cast up its chart, and the land brought forth the “riding yellow”beast8……
汪译本:One day, a red bird landed at the altar on Mount Qi of Zhou, holding in its beak a piece of jade on which the following words were inscribed: “Heaven orders King Wen of Zhou to overthrow the Shang Dynasty and take over all its territory.” The virtuous Taidian came to serve King Wen; a mysterious chart emerged out of the Yellow River; a magical yellow horse jumped from underground……
上面的段落里出现了一些中国文化典籍中常见的传统文化词,这些词语经历了历史文化的沉淀,文化意蕴深厚。因此,用较为妥帖的方式译出这些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词语,是每个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不同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等的不同,他们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梅贻宝将“珪”译为“gui”,采用了拼音翻译方法。珪原为中国古代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沃森则把“珪”译为“a baton of jade”,汪榕培则把“珪”译为“a piece of jade”。笔者认为,“珪”乃古代中国特有的器物,采用拼音译法能比较直接、清楚地反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器物,而沃译本和汪译本则采用了解释性的翻译,虽然易于读者理解,但失去了文化内涵。
“岐社”原指周文王所立的周室神社。但梅贻宝把“岐社”翻译为Mount Qi,也是采用了拼音译法,同时译者又在译文后加注。沃森将其译为“the altar of the Chou state in the city of Ch’i”。汪将其译为“the altar on Mount Qi of Zhou”。比较三个版本的译文,汪的解释性翻译更加贴近原文,而沃森的翻译与原文含义有偏差。而对于“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等词语的翻译,梅贻宝均采用了拼音翻译的异化翻译策略,安乐哲也曾经说过“通过创造一个英文新词,来尽可能多地展示中文原文的几种内涵,……正是这些陌生的新词提醒我们,已经进入到另一个迥异的哲学世界”(安乐哲、罗斯文,2003: 194)。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该策略不利于对中国文化背景不够了解的异域读者,因此,配以加注的方法,对该词语进行解释则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但汪榕培和王宏教授的译本则对这些文化词语进行了解释性翻译,因为此译本的读者对象是普通的海外读者,因为如果在一小段文字中过多注释,则会打断读者的阅读速度和兴趣。
3.2.2
在句法结构上,英文和中文的差异很大。如果英文翻译模仿中文句法结构,那么就会晦涩难懂。所以说,要在译文中传达东方情调,句法结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以《墨子》一书中《非命》一章中的翻译为例:
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
When fate decrees that a man shall be wealthy he will be wealthy; when it decrees poverty, he will be poor; when it decrees a large population, this will be large; and when it decrees a small population this will be small…..(Mei, 1929: 145)
If fate decrees that the state will be wealthy, it will be wealthy; if it decrees that it will be poor, it will be poor. If it decrees that the population will be numerous, it will be numerous; if it decrees that it will be meager, it will be meager…..(Burton, 1963: 117) If a man is fated to be wealthy, he will be wealthy; if he is fated to be poor, he will be poor. If a country is fated to have a large population, it will have a large population; if it is fated to have a small population, it will have a small population…..(Wang, 2006: 271)
原文多为四字短语,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虽然各个译本的译者都试图模仿原文的结构,但比较来看,汪译本句式更为简洁、有力,贴近原文文风,使读者感到自己在读原文,也能让读者通过译文感受到异国情调。
在译本对比中,可以看到不同译者在典籍英译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以及相关的价值判断倾向。可以说,译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的文化态度息息相关。为了传播传统的中国文化,梅贻宝较多采用了异化法,同时译者也用了加注的方式,对文化缺省部分做了填补性的解释,阐明了掩盖在原文字面的文化内涵,方便了译语读者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沃译本更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由于其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沃森在翻译时更加注重可读性和大众化,注重译本的生动性和流畅性,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审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译本没有完全地再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全面传播墨子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汪榕培教授和王宏教授的合译本是一部全译本,它把被称为“绝学”的墨学全貌介绍给了西方读者。该译本多选择比较口语化的句型和较正式的词语来体现《墨子》一书的文体特点。
4. 结语
墨子文化思想的翻译与传播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文本意义,即《墨子》作为一种语言文字流传物的学术意义。二是文化意义,即墨子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的翻译与传播是一种文化行为,这种行为与其思想本身一样,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有积极的意义。笔者认为,这两种意义是统一的。众多学者研究《墨子》一书的文本意义及其翻译研究,正是为了阐发它的文化意义。如果我们把贯穿社会历史的文化集合看成是一个大的文本,那么文化意义也就成了文本意义。同时,在中华典籍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文化交融的程度以及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准确无误地传递原文信息,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Bassnett, S. & Lefevere, L. 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Preface.
安乐哲、罗斯文.《论语》的哲学阐释[M]. 余瑾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94.
墨子(Mozi). Mozi. Wang Rongpei & Wang Hong Trans. [M]. Hunan: 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26、28.
王宏.墨子英译研究[A].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26.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