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酮症倾向的关系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营养状况及其与酮症倾向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男性103例,女性31例)。根据有无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非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收集各组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清25OHD水平、血尿酮体、胰岛素抗体、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胰岛功能等。

结果

13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者71例(52.99%),不足52例(38.81%),充足仅11例(8.20%)。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44.12±9.77) nmol/L对(55.35±15.31) nmol/L, P<0.01],其维生素D缺乏率较非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高[(77.78%对43.88%), P<0.01]。不同维生素D的亚分组中,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倾向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25OHD水平、较高的HbA1C和三酰甘油以及更年轻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倾向的危险因素(P<0.01)。

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严重,以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倾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一例年轻女性,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后2个月的恢复期出现肝功能损害,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明显升高,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细胞胞浆抗体(SLA)持续阳性,免疫球蛋白(Ig)G明显升高,肝活检提示肝小叶和界板炎症,激素治疗有效,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根据病程先后,发病机制,考虑HNL诱
目的掌握2005-2018年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及期望寿命现状分布及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全国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数据及社会决定因素相关协变量数据,对2005-2018年全国及分省居民死亡率及期望寿命进行估计,描述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差异及变化趋势。采用死亡数变化分解方法,分析年龄别死亡率、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增长原因对全国及分省总死亡数变化的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提出自然分娩和椎管内镇痛要求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孕妇200例,初次妊娠,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分为2组(n=100):单纯硬膜外阻滞+PIEB组(E组)和DPE+PIEB组(D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E组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D组进行针内针蛛网
目的评价丙泊酚后处理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海马神经元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转录因子E2F1(E2F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孕16~18 d的Wistar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7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42):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组(O组)氧糖剥夺1 h后复氧复糖;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复糖复氧即刻加入丙泊酚(终浓度1.2 μg/ml)孵育2 h,更换为正常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FSGS患者预后异质性较大,需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为此,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牵头,邀请在FSGS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肾脏病临床和病理学专家,聚焦近年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相关文献及国内外指南,系统性总结FSGS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就FSGS诊断与治疗提出具体建议,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诊疗工作者提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