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气化山西、净化山西、绿化山西的重要举措。几年来,泽州县的沼气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出现了农村能源队伍建设不适应和沼气使用不够好,病池率高、废池率高、使用率低,农户不满意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解决,加强沼气技术培训就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重要举措。
一、泽州县沼气技术培训的现状
泽州县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辖14镇3乡,633个行政村,14万户,52.6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5.4万,耕地面积72.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2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于2002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沼气事业,截止目前,全县共有沼气工程32个,秸秆气工程18个,户用沼气池6209个,服务网点102个,从业人员600余人。
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沼气工程(池)数量的增多,农民发展沼气事业的热情高涨,沼气工程的建设和后续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需要更多的沼气技术人员为之服务。为此,泽州县把沼气技术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同沼气建设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培训人数多。除了省市组织的培训,每年县里至少集中培训1次,培训人数在150人次左右。截止目前组织各级各类培训近百次,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
二是培训的层次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参加省里培训15次,培训353人次。其中,2008年培训43人,2009年培训130人,2010年培训180人次,培训人数逐年增加。
三是突出了高级沼气工培训。几年来共培训高级沼气工176人次,提高了沼气服务的水平。
四是培训内容比较全面。既有建池技术、发酵技术、沼气池管理及三沼综合利用等初级培训内容,也有沼气发酵装置运行维护等高级培训内容,以及沼气安全使用管理等。
通过培训,泽州县沼气工程(池)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后续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沼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沼气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这些年的培训情况来看,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县乡村干部对沼气培训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泽州县煤炭资源丰富,用不着发展沼气事业,不值得在这方面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发展沼气事业不重视,更不用说对沼气培训工作了。
二是对沼气技术的宣传力度不大。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沼气建设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没什么可学的,一看就会,对培训不积极、不热情。
三是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民,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限,大部分知识培训后得不到巩固,影响最终效果。
四是培训缺乏统一科学的教材。每次培训都使用不同的教材,虽然内容基本相似,但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教材,不利于培训对象自学。
五是培训时间较短。大多数培训的时间一般在6天左右,时间较短,农民群众本来文化素质就较低,时间过于仓促,不利于培训内容的消化吸收。
六是实践不足。虽然有的培训也有一些实践课程,但大都只有短短的一天,根本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七是培训地点有时选择不合理。有的培训地点较远、较偏,有好多次培训人员转好几圈都找不到地方,而且食宿条件差强人意,有的人参加过一次就不想再参加第二次了。
三、加强沼气技术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是将沼气技术培训列入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凡是本县、本乡镇、本村培训人数不达标的,一律不申报相关沼气项目,并在年度考核中进行奖惩。从制度上促使有关领导把沼气技术培训工作放在心里、抓在手上。
二是加强沼气技术的宣传。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媒介宣传沼气技术。宣传其重要性、宣传其基本常识,使广大群众耳熟能详,调动其了解沼气知识的好奇心和掌握沼气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组织编写一套统一的全面的规范的沼气技术培训教材,使培训的内容更加统一、规范。这样既不会因主讲人不同而使培训内容不同,也使农民群众有了一套系统的自学资料。
四是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等非正规成人教育方法,通过“四个结合”,确保培训效果。即:将课堂理论讲授和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注重提高建池技术;将多媒体教学与熟练技工现身说法相结合,统一制作沼气生产工培训用幻灯片,图文并茂,注重提高学习兴趣;将沼气灶具、配套管材等实物教具搬上课堂,理论讲授与现场演示相结合,注重提高安装技能;将课堂提问答疑与案例点评相结合,注重解决疑难问题。
五是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每次培训的时间一般都不能太长,所以每次最好确定一个专题,只培训一项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把这项内容讲深讲透,让培训人员完全掌握。同时针对不同受训人员,实施分类指导。对实际操作能力强、建池技术较好,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从业人员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对新参加培训鉴定的人员,则采取“以师带徒”的办法,重点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六是增加培训的实践时间。以往的培训实践时间一般都较短,有的人根本轮不上动手实践就结束了。而沼气技术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同时培训对象对实践的兴趣要比书本的知识更感兴趣。所以适当增加实践内容和时间,可以得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对针对项目建设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重点实践。如沼气池、厨房、厕所和圈舍的平面布局规划问题;砖砌体、抹灰密封层、护池坝施工以及沼气配套管材安装不规范、故障诊断问题等。
七是建立培训档案制度。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要建立档案,将其相关信息全部录入档案,主要包括其文化程度、培训次数、培训内容等。这样,一方面便于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培训,增強培训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重复培训,防止浪费培训资源。
八是改善培训的教学和食宿条件。教学和食宿条件由于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有更高的要求,但一定要为培训人员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让人在一个破陋的场所里接受培训与在一个宽敞舒适的场所里接受培训,感觉是不一样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一、泽州县沼气技术培训的现状
泽州县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辖14镇3乡,633个行政村,14万户,52.6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5.4万,耕地面积72.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2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于2002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沼气事业,截止目前,全县共有沼气工程32个,秸秆气工程18个,户用沼气池6209个,服务网点102个,从业人员600余人。
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沼气工程(池)数量的增多,农民发展沼气事业的热情高涨,沼气工程的建设和后续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需要更多的沼气技术人员为之服务。为此,泽州县把沼气技术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同沼气建设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培训人数多。除了省市组织的培训,每年县里至少集中培训1次,培训人数在150人次左右。截止目前组织各级各类培训近百次,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
二是培训的层次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参加省里培训15次,培训353人次。其中,2008年培训43人,2009年培训130人,2010年培训180人次,培训人数逐年增加。
三是突出了高级沼气工培训。几年来共培训高级沼气工176人次,提高了沼气服务的水平。
四是培训内容比较全面。既有建池技术、发酵技术、沼气池管理及三沼综合利用等初级培训内容,也有沼气发酵装置运行维护等高级培训内容,以及沼气安全使用管理等。
通过培训,泽州县沼气工程(池)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后续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沼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沼气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从这些年的培训情况来看,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县乡村干部对沼气培训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泽州县煤炭资源丰富,用不着发展沼气事业,不值得在这方面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发展沼气事业不重视,更不用说对沼气培训工作了。
二是对沼气技术的宣传力度不大。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沼气建设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没什么可学的,一看就会,对培训不积极、不热情。
三是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民,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限,大部分知识培训后得不到巩固,影响最终效果。
四是培训缺乏统一科学的教材。每次培训都使用不同的教材,虽然内容基本相似,但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教材,不利于培训对象自学。
五是培训时间较短。大多数培训的时间一般在6天左右,时间较短,农民群众本来文化素质就较低,时间过于仓促,不利于培训内容的消化吸收。
六是实践不足。虽然有的培训也有一些实践课程,但大都只有短短的一天,根本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七是培训地点有时选择不合理。有的培训地点较远、较偏,有好多次培训人员转好几圈都找不到地方,而且食宿条件差强人意,有的人参加过一次就不想再参加第二次了。
三、加强沼气技术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是将沼气技术培训列入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凡是本县、本乡镇、本村培训人数不达标的,一律不申报相关沼气项目,并在年度考核中进行奖惩。从制度上促使有关领导把沼气技术培训工作放在心里、抓在手上。
二是加强沼气技术的宣传。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媒介宣传沼气技术。宣传其重要性、宣传其基本常识,使广大群众耳熟能详,调动其了解沼气知识的好奇心和掌握沼气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组织编写一套统一的全面的规范的沼气技术培训教材,使培训的内容更加统一、规范。这样既不会因主讲人不同而使培训内容不同,也使农民群众有了一套系统的自学资料。
四是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等非正规成人教育方法,通过“四个结合”,确保培训效果。即:将课堂理论讲授和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注重提高建池技术;将多媒体教学与熟练技工现身说法相结合,统一制作沼气生产工培训用幻灯片,图文并茂,注重提高学习兴趣;将沼气灶具、配套管材等实物教具搬上课堂,理论讲授与现场演示相结合,注重提高安装技能;将课堂提问答疑与案例点评相结合,注重解决疑难问题。
五是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每次培训的时间一般都不能太长,所以每次最好确定一个专题,只培训一项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把这项内容讲深讲透,让培训人员完全掌握。同时针对不同受训人员,实施分类指导。对实际操作能力强、建池技术较好,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从业人员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对新参加培训鉴定的人员,则采取“以师带徒”的办法,重点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六是增加培训的实践时间。以往的培训实践时间一般都较短,有的人根本轮不上动手实践就结束了。而沼气技术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同时培训对象对实践的兴趣要比书本的知识更感兴趣。所以适当增加实践内容和时间,可以得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对针对项目建设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重点实践。如沼气池、厨房、厕所和圈舍的平面布局规划问题;砖砌体、抹灰密封层、护池坝施工以及沼气配套管材安装不规范、故障诊断问题等。
七是建立培训档案制度。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要建立档案,将其相关信息全部录入档案,主要包括其文化程度、培训次数、培训内容等。这样,一方面便于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培训,增強培训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重复培训,防止浪费培训资源。
八是改善培训的教学和食宿条件。教学和食宿条件由于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有更高的要求,但一定要为培训人员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让人在一个破陋的场所里接受培训与在一个宽敞舒适的场所里接受培训,感觉是不一样的,效果也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