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新生代大工匠筑梦未来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州技师学院的传技广场上,红铜鲁班锁雕塑落座其中,这件巧工之作,让人不禁想起诞生过鲁班、墨子、李春等巨匠的时代。近代工业革命后,从詹姆斯?瓦特到亨利?福特,西方现代工业催生了一批能工巧匠,而曾经辉煌的中国匠人却一度式微。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下,中国迎头赶上,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格外受到重视。一个匠心回归的青春时代正潮涌向前。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很难把“江苏大工匠”的身份,安放在眼前这位腼腆的年轻人身上。他叫宋彪,常州市技师学院2014级学生,2019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最后一场比赛,19岁的宋彪正准备出场,裁判组突然通知他,因为之前比赛计时失误,他需要延迟30分钟出场。看着其他国家选手陆续进入工位,而自己预定的计划全部被打乱,宋彪的额头沁出汗珠。他告诫自己,不要抱怨,不带情绪,专心致志。在等待中,宋彪在脑海里把作业流程过了一遍,接着从容参赛。
  对于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技师而言,融合不同工艺技能、提高精确度是一种考验,而把控好心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更是一种挑战。虽然要比别人晚出场,但宋彪制作的脚踏水动力净化系统,因为制作更加精良,以全场最高分获得“阿尔伯特?维达奖”,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走上世界技能大赛的巅峰。把自己的精神融入工艺技能操作,精益求精完备其物,这也是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
  2018年,宋彪被层层破格推选,获得江苏省政府授予的“江苏大工匠”称号。宋彪非常谦逊。他说,这份荣誉应该属于所有的青年技师,属于时代,因为是时代召唤青年技师,让他们为制造强国而蓄力。不过,宋彪对“匠心”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传统的工匠精神,是专注,是经验,而新时代的匠心,又融入了精益求精和创新的一面。”
  精益求精,是不断练习技能,也是不断思考,改善技术。车床、铣床加工中,技师凭借设备上的刻度判断尺寸。普通设备上的最小刻度单位为0.05mm,如果产品加工需要更加精细,技师就只能够凭借自己的感觉加工。宋彪则用百分表抵住设备、测量工件,从而读取到0.01mm的误差,制作出尺寸更加精准的产品。
  宋彪还发现,车床上,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毛坯加工时,每一件工件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如果过于光滑或过于粗糙,就不符合工件性能要求,而用车刀的后角挤压零件,可以改变工件粗糙度。谈到这些时,宋彪原本的腼腆消失了,他拿着身边的器械比划着,一如工作数十年的技师,自信大方。
  从安徽蚌埠怀远县一个小村庄的留守儿童,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青年技师。其中有机缘巧合,也有价值选择。中考结束后,宋彪和父亲都很犹豫,因为成绩不佳,究竟选择读镇里的高中,还是选择技校?
  直到7月初,绝大多数学生早已报名,宋彪和父亲才来到常州技师学院实地考察。8号楼的模具车间里,学生们都在实训。看到这里的数控设备都是国际上比较主流的型号,父子倆觉得好好学一门手艺,以后也能有所作为,决定留在这所学校。
  宋彪考上技校的消息传开,同村的初中同学家长时常到宋彪爷爷奶奶家里串门,言语之间透露着对技校的轻视。宋彪感受到爷爷奶奶的遗憾和失落,决心要让奚落自己的人看一看,技校也能出人才。上学后,宋彪非常勤奋。他的教练杭明峰、戴文博也说,宋彪刚进学校时看起来很普通,却是课上提问最多、实训时间最长的孩子。
  “李克强总理接见我时,曾说‘你们这些青年人,肩上有重担,要为国家走上制造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宋彪越发感到荣誉越大,责任越大。
  带着这份责任,宋彪思考的也越来越多。“在录取流程上,职业技术学院往往只能接受无法升入高中、大学的生源,大部分的优秀生源,依然走进了高校的课堂。”但是,四年的理论课程和间隔性的实训,无法让这批大学生充分接触生产,会延误他们的职业生涯。宋彪回忆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很多外国选手都是十四五岁开始接触技师行业,到上大学的年龄,再接触理论知识,因而都具有过硬的本领,所以,宋彪也在尝试借助自己现在的力量,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向科学化改革。
  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宋彪已经决定留在母校任教,现在的他还是学校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助理教练。他的目标就是帮助更多年轻人走上成才的道路。
  神舟上天,蛟龙入海,每一篇华章都离不开工匠。而青年产业工人更是时代精神的传承者。“彪哥是我们的榜样,在训练中,我们都以他的纪录当作赶超的目标。”集训队选手贺立凡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世界技能大赛的集训中。
  这些充满朝气的面庞,令人不觉想到,青春的大国工匠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用锲而不舍的奋斗锻造着时代的精气神。百年已过,场景已易,他们,依然唱响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在中国梦的召唤下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前阵子,我去采访一家企业的老总。走进对方办公室,没想到坐在我眼前的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之前,我看过一些资料,得知这位老总创业短短三年,就将业务做到了国外。对方似乎看出了我的讶异,打趣说:“怎么,你该不是怀疑我的能力吧?你有疑问就尽管问。”我沉思片刻,提了一个酝酿已久的问题:“你之前跑过销售,做过代理,但都失败了,可你没有气馁,反而自己开了公司,而且做得很成功,是什么力量使你重燃信心、越挫越勇
期刊
打招呼  在超市碰见初中政治老师,我很热情地走到她面前,因为一时想不起来她姓什么,便故作惊讶地喊道:“哎?政治老师!”  她抬头看看我,扶了一下眼镜,也惊讶地说:“呀,这不是学生吗?!”  捡钱  去过桥米线店吃饭,就近坐到收银台旁边的位子上。  突然,我看到地上有50元钱,立马一脚踩了上去,假装在系鞋带,悄悄地把钱拿到手里,再从容地直起身。  这个时候,老板在收银台后面说:“小伙子,别紧张,那是
期刊
百年前,风起云天,潮涌东方,五四精神照耀国家独立、民族崛起的道路;百年岁月里,五四精神是旗帜,也是火种,播撒在探索未来的一代代青年心中。  百年来,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  不同的时代,相似的青春。每个人都从青年走来,也将永远是青年,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共同构筑成中华民族生气勃勃、高歌猛进的靓丽风景。这就注定了五四精神永恒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是可以触摸到的亲切,是薪火相传的理想信
期刊
刘绍周1914年毕业于俄国圣彼得堡大学,俄国二月革命后从事办理救济华工事务,是中华旅俄联合会(1918年改组为旅俄华工联合会)创办人。  1919年2月11日,刘绍周代表旅俄华工联合会出席莫斯科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会的会议,他走上主席台,热情致词:“实现国际理想的时刻到了,不仅对于西方的无产阶级,对于东方无产阶级也一样。”当年3月2日,刘绍周又以中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名义,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
期刊
在全民族抗战的浩大声浪中,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于黑夜中擎起火把勇敢地踏上征程,高唱抗日歌曲,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在烽火硝烟中不断成长,用自己的赤子之心书写华美的人生篇章。万长林就是其中一位。  万长林出生于江苏淮安,孩童时代参加过站岗放哨、传送情报等活动。1945年4月,16岁的他参加了新四军。虽然他个子比较小,但跑得很快,被挑选担任通讯兵。  1947年,莱芜战役中,18岁的万长林所在部队的四连顺利
期刊
1914年,袁咨桐出生于贵州赤水县。10岁时,舅舅张华封将他托付给好友黄齐生,并在其创办的达德学校学习。袁咨桐进校后,学习勤奋,手脚勤快,深得黄齐生夫婦喜爱。  1926年3月31日,国民党在重庆屠杀共产党人,黄齐生的学生王景任等组织了“三?三一救援会”,并发表进步宣言。目睹了这些代表社会进步的事件,袁咨桐深受影响。1927年,黄齐生先被学校解职,接着又被国民党反动派以接近共产党嫌疑等罪名通缉。黄
期刊
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现年79岁的董加耕每晚都不会错过的头等大事。新闻中报道现代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的新闻,总能唤起他18岁时和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回忆。去农村,是他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决定。  董加耕生于江苏盐城农村,他从小品学兼优,14岁加入共青团任少先队大队长,初中毕业考进了龙冈高中,18岁被推荐入党。1961年5月,董加耕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哲学系。  去首都最好的大学读书,是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江苏共派出数十万名知青,其中有2万名知青去往新疆边陲小镇和大漠戈壁开垦农田,建设工厂,屯垦戍边长达数十年,有些人甚至终身都扎根在了那里。  1965年9月3日是南京各学校学生行动最集中的一次,人数有2000多人。他们一路上激情高歌,“让生命发出光和热……”  李兵当时只有16岁,他是写血书立志投身新疆建设中的一员,跟他坐同一排、立志“吃大苦耐
期刊
1940年,18岁的吴良镛亲历了一次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那天,刚考完试的吴良镛正在午休,日本飞机就轰隆隆地飞了过来。一番轰炸后,整个城市浓烟滚滚,大半个重庆陷入火海。  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流离失所的民众,吴良镛体会到国破家亡的痛楚。无论世事多艰难,民众总要生活下去,他立志学建筑,学成后重建家园。  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吴良镛对中国的传统建筑非常感兴趣。毕业时,他写了一篇追溯汉朝建筑的论文。著名
期刊
1913年,郁达夫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学过医学、法学和经济学。  留学期间,郁达夫接触到新思想、新环境,对日本“私小说”尤其痴爱。“私小说”多为作者描写身边琐事与心理活动,这是中国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所没有的叙事文学创作模式。  郁达夫很快掌握了“私小说”的精神和写作技巧,并化为己用。他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1921年,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