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名媛是女中贵族,而它的“贵”不在于锦衣玉食,气质优雅,而是一种生活作风和处事态度,她们有着钻石般坚硬而璀璨的灵魂,即使面对淫威,依然表现出超然的傲气;耄耋之年,仍旧散发着逼人的贵气。民国时期的上海,被人们誉为名媛之乡。而郑念则是第一位籍贯不是上海的上海名媛。她一口京片子,从不讲上海话,但她的所有亲友,喜爱她的读者包括她本人,都认定她就是一个上海人,不折不扣的上海人。
郑念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她的那部英文自传体小说《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则闻名于英美文坛,这是“文革”结束后在海外出版的第一本关于那段历史的小说,1987年小说在英美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1988年由程乃珊译为《上海生死劫》,在国内出版,是中国伤痕体小说的经典。
郑念,原名姚念媛(后来她为了纪念亡夫而起笔名郑念),原籍湖北,1915年出生于北京,父亲为留日海归,在北洋政府任高官。郑念先后在天津中西女中和燕京大学受教育,后赴伦敦留学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与长她5岁的留英博士郑康祺相识相恋,并在英国结婚。他们学成回国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于是直接前往重庆,任职于外交部。不久郑康祺被派往澳大利亚,郑念随夫同行,一呆就是七年,期间他们迎来了宝贝女儿郑梅萍的出生。
梅萍6岁时,郑念随夫回国。
上海解放后,英国壳牌石油公司选中郑念的丈夫郑康祺为驻华公司总经理,直到1957年,郑康祺患癌症去世。他去世后,壳牌石油公司又聘请郑念为英国经理的助理,一干就是九年。
1966年,壳牌公司关闭,她本有机会调往香港,然而因为独生女儿郑梅萍不愿离开上海,再加上当时的郑念刚满50岁,觉得自己还可以留在国内干点事业,所以申请去香港一事暂时搁浅了下来,谁知当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她再也不能申请去香港了。
然而,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份迟疑带给她的不仅是一场非人的身心折磨,更是一场丧女之痛。
【2】
“文革”期间,由于郑念是英国留学生,长期供职外商公司,首当其冲地遭到抄家。当红卫兵抄家的时候,被关在厨房的她依然能够气定神闲地喝着咖啡,为面包涂上牛油。当红卫兵批判她曾到英国求学的时候,她平静地说,马克思就是外国人,而正是在英国,她读完了《共产党宣言》。当红卫兵要把她珍藏的古董砸烂的时候,她机智地阻止了他们,而当她后来拿回这些古董时,她毫不犹豫地捐给了上海博物馆。
她的床被红卫兵搬走,只能睡在冰硬的地板上。那时正值深秋,寒风刺骨,她感染上了肺炎,不停地咳嗽,并伴随着低烧。
那时,女儿郑梅萍还和她住在同一套房子里,但红卫兵看着不准她们说话。于是,她只能和女儿眼神交流。担心自己的肺炎传染给女儿,所以只要女儿在场,她都努力克制咳嗽,为此常常憋得满脸酱紫,几近窒息。
只要能看到女儿,知道她一切安好,即使再难受她也愿意忍受。
然而不久,她还是被迫和女儿分离。
只是,她怎么也不會想到这次分离,竟是永诀。
1966年9月,她被羁押进看守所,罪名是里通外国、为英国人充当间谍。由于双手长时间被反铐在背后以至勒得血肉模糊,令她的每一次如厕后欲拉上裤侧的拉链都异常痛苦。然而,她宁愿忍受这锥心的疼痛也不愿敞开裤链,有失优雅。
她从不因伤痛而哭泣,去谋求看守们的同情,她的教养告诉她,这有失尊严。天冷了,她固执地要等自己的衣物被送来,而不穿看守借来的别的囚犯的衣物,她觉得,这是维护她最后一点尊严的方法。
然而,当她收到被包时,发现里面竟是女儿梅萍的棉被和棉袄,且崭新如初。她的心,痛了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她请求看管带张梅萍写的“毛主席万岁”的纸条,只有看到女儿的字迹,她才放心。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都遭到了拒绝。
由于拒绝认罪,她曾被反铐很多天,以至于双手落下了严重的病根。但她选择坚持,咬着牙坚持,用各种方法坚持。倔烈而傲气。
由于拒不认罪,她只能羁押在看守所里,无法判罪入狱,因此她也是史上在看守所羁押时间最长的“嫌疑犯”。
在交代材料的底部,落款照例是“犯罪分子”,郑念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没有犯过任何罪”这几个字。在多次重写交代材料以后,再给她的纸上终于去掉了“犯罪分子”这个落款。
然而,在当局终于要释放郑念时,她却拒绝离开。
林彪事件后,有人向她宣布,将要对她宽大处理,释放出狱。郑念感到义愤填膺。她需要的不是宽恕,而是道歉。她拒绝了所谓的释放决议。她要求宣布她根本就是无罪,并且要求赔礼道歉,还要在上海、北京的报纸上公开道歉。
她的要求在当局者眼里犹如一个笑话,被置之不理。
郑念还是走出了看守所,因为她希望尽早见到日夜牵挂的女儿。
然而,在她踏出看守所大门时,却没有看到期盼已久的女儿。那一刻,她的心,咯噔地沉了一下,知道预感即成事实。
这时,她才得知梅萍在她进看守所不久,就跳楼自杀了。
可是,她知道事情的真相不是这样的。
而在那种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她即使找到了真相,也只能认命。
【3】
此刻的上海,对于郑念来说,是座伤城。她在这里经历了丧夫之伤,丧女之痛,羁押之苦。
这位曾以上海名媛为傲的女子,想到了离开。
“文革”结束后,她以看望在美国的妹妹的名义申请出国。不久拿到了签证。从上海登船赴香港时,她在船上透过蒙蒙细雨,望着壳牌石油公司的大楼和她原来办公室的窗口,她知道,这次的离开与以往的不同,这一次,是与上海永别。
那一刻,前尘往事,滚滚袭来,泪,泫然而落。
在美国,一个老年人,没有家、没有孩子、亲人寥寥,是极其孤苦的。这种孤苦不是生活,而是内心。为了纪念唯一的女儿郑梅萍,她决定将那段“文革”经历写成自传体小说。书中她表现出对女儿枉死的不甘心。因为女儿不肯指证她是英国间谍,于是被活活打死,为掩盖真相,他们又残忍地将梅萍的尸体从九楼推了下去。
在这部回忆录里那些闪着冰冷刀锋的伤痛细节,随处可见,那是段承载着血与泪,生与死的历史。
这部英文自传体小说历时三年,终于在1986年创作完成,并于1987年出版,随即轰动英美文坛,而郑念也凭借这部自传,获得了华人作家的美誉,之后她把稿费捐给了美国的一所大学,资助那些中国留学生。
从那些流传的照片上来看,郑念虽已古稀,却依旧优雅漂亮,特别那双眼睛,虽历经风侵霜蚀,目光仍明亮敏锐,只是眼袋很沉幽,那是负载着往事悲情的遗痕啊!
2009年11月2日,郑念因烫伤感染病逝于华盛顿,享年92岁。
根据她的遗愿,骨灰撒进了太平洋,那里还有她亲手撒下的女儿的骨灰,因为她相信,太平洋连通着中国,最终她们可以回到上海。她是如此爱着这个国家。
当爱恨都已倾城,这位传奇女子只能用这种方式与女儿重逢。
或许这样的重逢有些悲凉,但那份爱国之情,却让人为之动容。
名媛是女中贵族,而它的“贵”不在于锦衣玉食,气质优雅,而是一种生活作风和处事态度,她们有着钻石般坚硬而璀璨的灵魂,即使面对淫威,依然表现出超然的傲气;耄耋之年,仍旧散发着逼人的贵气。民国时期的上海,被人们誉为名媛之乡。而郑念则是第一位籍贯不是上海的上海名媛。她一口京片子,从不讲上海话,但她的所有亲友,喜爱她的读者包括她本人,都认定她就是一个上海人,不折不扣的上海人。
郑念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她的那部英文自传体小说《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则闻名于英美文坛,这是“文革”结束后在海外出版的第一本关于那段历史的小说,1987年小说在英美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1988年由程乃珊译为《上海生死劫》,在国内出版,是中国伤痕体小说的经典。
郑念,原名姚念媛(后来她为了纪念亡夫而起笔名郑念),原籍湖北,1915年出生于北京,父亲为留日海归,在北洋政府任高官。郑念先后在天津中西女中和燕京大学受教育,后赴伦敦留学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与长她5岁的留英博士郑康祺相识相恋,并在英国结婚。他们学成回国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于是直接前往重庆,任职于外交部。不久郑康祺被派往澳大利亚,郑念随夫同行,一呆就是七年,期间他们迎来了宝贝女儿郑梅萍的出生。
梅萍6岁时,郑念随夫回国。
上海解放后,英国壳牌石油公司选中郑念的丈夫郑康祺为驻华公司总经理,直到1957年,郑康祺患癌症去世。他去世后,壳牌石油公司又聘请郑念为英国经理的助理,一干就是九年。
1966年,壳牌公司关闭,她本有机会调往香港,然而因为独生女儿郑梅萍不愿离开上海,再加上当时的郑念刚满50岁,觉得自己还可以留在国内干点事业,所以申请去香港一事暂时搁浅了下来,谁知当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她再也不能申请去香港了。
然而,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份迟疑带给她的不仅是一场非人的身心折磨,更是一场丧女之痛。
【2】
“文革”期间,由于郑念是英国留学生,长期供职外商公司,首当其冲地遭到抄家。当红卫兵抄家的时候,被关在厨房的她依然能够气定神闲地喝着咖啡,为面包涂上牛油。当红卫兵批判她曾到英国求学的时候,她平静地说,马克思就是外国人,而正是在英国,她读完了《共产党宣言》。当红卫兵要把她珍藏的古董砸烂的时候,她机智地阻止了他们,而当她后来拿回这些古董时,她毫不犹豫地捐给了上海博物馆。
她的床被红卫兵搬走,只能睡在冰硬的地板上。那时正值深秋,寒风刺骨,她感染上了肺炎,不停地咳嗽,并伴随着低烧。
那时,女儿郑梅萍还和她住在同一套房子里,但红卫兵看着不准她们说话。于是,她只能和女儿眼神交流。担心自己的肺炎传染给女儿,所以只要女儿在场,她都努力克制咳嗽,为此常常憋得满脸酱紫,几近窒息。
只要能看到女儿,知道她一切安好,即使再难受她也愿意忍受。
然而不久,她还是被迫和女儿分离。
只是,她怎么也不會想到这次分离,竟是永诀。
1966年9月,她被羁押进看守所,罪名是里通外国、为英国人充当间谍。由于双手长时间被反铐在背后以至勒得血肉模糊,令她的每一次如厕后欲拉上裤侧的拉链都异常痛苦。然而,她宁愿忍受这锥心的疼痛也不愿敞开裤链,有失优雅。
她从不因伤痛而哭泣,去谋求看守们的同情,她的教养告诉她,这有失尊严。天冷了,她固执地要等自己的衣物被送来,而不穿看守借来的别的囚犯的衣物,她觉得,这是维护她最后一点尊严的方法。
然而,当她收到被包时,发现里面竟是女儿梅萍的棉被和棉袄,且崭新如初。她的心,痛了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她请求看管带张梅萍写的“毛主席万岁”的纸条,只有看到女儿的字迹,她才放心。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都遭到了拒绝。
由于拒绝认罪,她曾被反铐很多天,以至于双手落下了严重的病根。但她选择坚持,咬着牙坚持,用各种方法坚持。倔烈而傲气。
由于拒不认罪,她只能羁押在看守所里,无法判罪入狱,因此她也是史上在看守所羁押时间最长的“嫌疑犯”。
在交代材料的底部,落款照例是“犯罪分子”,郑念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没有犯过任何罪”这几个字。在多次重写交代材料以后,再给她的纸上终于去掉了“犯罪分子”这个落款。
然而,在当局终于要释放郑念时,她却拒绝离开。
林彪事件后,有人向她宣布,将要对她宽大处理,释放出狱。郑念感到义愤填膺。她需要的不是宽恕,而是道歉。她拒绝了所谓的释放决议。她要求宣布她根本就是无罪,并且要求赔礼道歉,还要在上海、北京的报纸上公开道歉。
她的要求在当局者眼里犹如一个笑话,被置之不理。
郑念还是走出了看守所,因为她希望尽早见到日夜牵挂的女儿。
然而,在她踏出看守所大门时,却没有看到期盼已久的女儿。那一刻,她的心,咯噔地沉了一下,知道预感即成事实。
这时,她才得知梅萍在她进看守所不久,就跳楼自杀了。
可是,她知道事情的真相不是这样的。
而在那种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她即使找到了真相,也只能认命。
【3】
此刻的上海,对于郑念来说,是座伤城。她在这里经历了丧夫之伤,丧女之痛,羁押之苦。
这位曾以上海名媛为傲的女子,想到了离开。
“文革”结束后,她以看望在美国的妹妹的名义申请出国。不久拿到了签证。从上海登船赴香港时,她在船上透过蒙蒙细雨,望着壳牌石油公司的大楼和她原来办公室的窗口,她知道,这次的离开与以往的不同,这一次,是与上海永别。
那一刻,前尘往事,滚滚袭来,泪,泫然而落。
在美国,一个老年人,没有家、没有孩子、亲人寥寥,是极其孤苦的。这种孤苦不是生活,而是内心。为了纪念唯一的女儿郑梅萍,她决定将那段“文革”经历写成自传体小说。书中她表现出对女儿枉死的不甘心。因为女儿不肯指证她是英国间谍,于是被活活打死,为掩盖真相,他们又残忍地将梅萍的尸体从九楼推了下去。
在这部回忆录里那些闪着冰冷刀锋的伤痛细节,随处可见,那是段承载着血与泪,生与死的历史。
这部英文自传体小说历时三年,终于在1986年创作完成,并于1987年出版,随即轰动英美文坛,而郑念也凭借这部自传,获得了华人作家的美誉,之后她把稿费捐给了美国的一所大学,资助那些中国留学生。
从那些流传的照片上来看,郑念虽已古稀,却依旧优雅漂亮,特别那双眼睛,虽历经风侵霜蚀,目光仍明亮敏锐,只是眼袋很沉幽,那是负载着往事悲情的遗痕啊!
2009年11月2日,郑念因烫伤感染病逝于华盛顿,享年92岁。
根据她的遗愿,骨灰撒进了太平洋,那里还有她亲手撒下的女儿的骨灰,因为她相信,太平洋连通着中国,最终她们可以回到上海。她是如此爱着这个国家。
当爱恨都已倾城,这位传奇女子只能用这种方式与女儿重逢。
或许这样的重逢有些悲凉,但那份爱国之情,却让人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