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的光亮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奶奶,把给邻居端饭当作一件大事。要选择最大的碗,装得满满的,如果有肉,还要多挑几块放进去,这样才显得心诚。要在客人没有端碗之前,安排家里的人端过去,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到邻居家,要把碗恭恭敬敬地呈给长者,还要说一些“做得不好,尝一尝”之类的客气话。邻居家吃完饭,会在碗里放一个馍馍,或者盛一碗面,同样由大人还回来,分享一些生活中的乐趣。
  这个习俗,一碗热气腾腾的饭,缭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扶助、友善,也延续着一种质朴、美好的情义。
  饥馑的年月里,能闻到荤腥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邻居老杨家来了亲戚,佝偻着腰的杨奶奶,给我们家端来一碗干拌面。那是一个粗瓷大碗,上面小山似的堆着洋芋、萝卜和肉丁做的臊子,还有一坨鲜红的油泼辣子。清汤寡水的肠胃,根本无法抵御那碗饭带来的巨大冲击,那气味、形状和色彩,让人喷嚏不断、涎水连连。我们的一双双目光变成了筷子,都想隔空捞取。不过,吃饭是有规矩的,奶奶端着碗,象征性地尝了一点,就把碗递给父亲,父亲粗大的喉结动了一下,随便扒拉两口,又把碗给了母亲,母亲负责给我们分配。我迫不及待地想用手抓,却因姐妹们戒备森严无从下手。最后分到的一点饭食,来不及咀嚼就被猛烈蠕动的肠胃吸了进去。
  我后悔自己吃得太快,舔着嘴唇,眼巴巴地望着小妹,她的小碗里,还有半碗饭,油泼辣子均匀地铺开,微黄细碎的油花漂在上面,那是一团炫目的火焰,灼烧着我焦渴的心。此后多年,味道和颜色在我的感觉系统中建立了深刻的联系,小妹碗里的油泼辣子,宛如瑰丽的花朵,长久地盛开在记忆的天空中。
  老杨家的那碗饭,因为有辣椒热烈的红色,我的感觉中,凡是带有荤腥的饭菜,那香味都像火苗子一样上下蹿动。那么,青菜萝卜的香味就是粉红的,瓜果的香味是桃红的,庄稼成熟的香味是橘红的,烧洋芋的香味是焦黄的,而母亲的体香是乳白色的,父亲的汗味是古铜色的。还有,草木的清香是嫩绿的,野花的香味是淡紫的,土地的气息是深灰的,雨水的味道是蓝色的……这种关联,让我深深地着迷。世间万物总是有着隐秘的联系,这种联系,蕴含着丰厚诗意,寻找和捕捉这种诗意,心灵会有如沐春风、如淋细雨的感觉。
  邻里之间的那碗饭,用的都是寻常的食材。洋芋、萝卜、小葱、芹菜,来自自家的田间地头,施的是农家的羊粪牛粪,吸纳星月光辉,吞吐山野气息,雨露滋润,清风抚摸,坦荡自在地生长,散漫而壮硕,有一种清新自然的味道。这样的饭菜吃起来让人神清气爽,耳聪目明。那些做饭的手,布满老茧,有时候并没有洗干净,或许沾着灰土和汗渍,但那些手对待食物总是小心翼翼,极其虔诚,丝毫不敢玩弄和亵渎;每一种粮食和蔬菜,从一粒小小的种子进入泥土,而后破土、发芽、长叶,到收获,都离不开手的操持和侍弄。手,见证了农作物成长的艰难,手,带着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采摘和加工食物,那樣的食物,就不仅仅是饮食意义上的饭菜,而是饱含着浓郁爱意的心血之作。还有那只用来盛饭的碗,无论是简陋的木碗、石碗,还是朴拙的陶碗、瓷碗,都装满了绵长而细微的情思,这些情思,传承了千年万年,在一代代人的心里埋藏、发酵和扩散,氤氲出一幅幅温暖的乡村场景。
  互相端一碗饭,是回赠、是分享、是友好,也是彼此之间的问候。平时鸡毛蒜皮的一点摩擦,一碗饭端过去,说明人家不计较这些,对方也就心气平和了。端过去的那碗饭,邻居家可能每人只吃一口,但端过去的饭不在于多少,是看得起对方的表现,心中就会升起一种感激之情。一个村庄的几十户人家,隔三岔五总会有亲戚来访,因此,村庄的巷道里,总能看到从这家到那家端饭的情景。每户人家,饭菜的做法各不相同,精细程度也不一样,但那种朴素、厚道、真诚的心意是相同的。
  如今,那一碗带着泥土气息的饭正在被淡忘。农村里陆续拆掉了老房子,搬进了新居室,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宽敞明亮,住在楼房里的人,却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更不要说端饭了。防盗门固然比柴扉坚固,但门内没有了鸡犬之声,门外没有了牵牛花和蜂蝶,进进出出的人都步履匆匆,甚至忧心忡忡,关门的同时,也关闭了彼此之间的真心和温情。
  饭虽然还在吃,但家里动烟火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街头的小饭馆熙熙攘攘,豪华的大酒店人流如织,年轻人更是足不出户,点一份外卖就是一天。我们常常请别人吃饭,也接受别人的吃请。但请或被请的饭菜里,却吃不出原来的味道,都有一种明确的“目的”在里面。城市的味道是浓烈的,又是纷繁芜杂的,甚至是混乱刺鼻的。在城市里,我的嗅觉失灵,视觉模糊,心思散漫,联想枯萎,再也没有能力建立起味道与色彩的联系了。
  闭上眼,那一束来自远古的微弱光亮,应该不会消失吧!
其他文献
父亲是个农民,也是个医生。  父亲行医治病,从来都秉持着高尚医德。他看病不因人而异,也不分贫富贵贱,老弱病残。他既不自吹自擂,玩江湖把戏;也不唯利是图,贪图钱财。他为百姓效劳,也为长官看病,远到千里开外,近至隔壁邻居,他都来者不拒,亲自坐诊。对于穷苦乡邻,有付不出药费的,他采取记账方式,有时甚至分文不取。干了二十多年后,因为医疗站解散,父亲便去江城公社所在地租了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民房,开起了个体诊所
期刊
我为什么看不到母亲的睡相呢?因为我睡着了,她才睡;我醒了,她早就醒了。  大概是五六岁,我在医院住院,那时,母亲在家里走不开,请二奶奶去医院照顾我。一個下午,输液之后我就睡着了。醒来,发现母亲趴在我的床边睡着了,她睡得很香,额头上的皱纹像小蚯蚓清晰可见,鼻息很重,但很均匀,为了节省打理时间,母亲剪了短发,白发不知何时已经冒出来不少。再看看她的眼角,还湿湿的。  我轻轻翻了一下身,母亲却立刻抬起头,
期刊
“扇子有清风,时时在手中;若是想借扇,等到八月半。”很小的时候,外婆就教给我这首童谣。  外婆家住小集镇,离我家隔着十里山路,可外婆时常往来于山路,为我们带来紧俏物品。在物资空前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末,我家油盐酱醋是经常“断档”的,所以我们很盼望外婆的到来。一天下午,太阳还有两丈高,我瞥见很远的秧坑口有个老人踽踽独行。她左手拎个竹篮,右手举着蒲扇,我一眼就认出那是外婆,便飞奔过去迎接。外婆的竹篮里
期刊
父亲走后,母亲一人独守着老家的屋院,拒绝了我要她来城里一起住的建议。我说,你守着这院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母亲指着趴在她脚边的黄猫道:“有它Ⅱ阿!”这只猫是父亲走的那年冬天流落到我家院子的,十余年来它享受着跟母亲相同的食宿待遇。  田地征用后,不能种麦种稻的母亲,喜欢上种黄豆、白菜、空心菜、萝卜等,松土、锄草、施肥,实在没事儿,她便在那块土地上晃悠,她那时大概觉得自己像个女王,她想这样就这样,想
期刊
我的水量小,一旦忙着事就忘记喝茶。我多数喝白开水,很少喝茶,但喝起茶来又停不下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喝茶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家里来了客人,第一件事就是泡茶,泡茶是一种礼节。即使邻居来串门,主人也会热情地说:“我泡杯茶给你喝。”邻居推辞着说:“刚刚喝了,不用客气。”这茶注定是喝不成的,串门并不是讨口茶喝,唠唠家常打发一下时光。喝茶就是一句客气话,邻居告辞,主人说:“让你空坐了半天,茶都没喝上一口。”
期刊
农历五月初五,艾蒿已在岭头地畔蓬勃成攒动的一丛一片。用镰刀把带着露珠的艾蒿贴地皮割下来,选出一大把,用红绳扎起来,插到门楣上,据说可辟邪、驱瘴、防蚊虫。  盛夏的夜晚,拖一块破草席到胡同口,张家爷爷的隋唐演义正紧锣密鼓,李家奶奶的嫦娥偷吃了后羿的灵药正带领着自家的鸡啊狗啊升天,碾台上赵家嫂子的皮胡子精正把笤帚疙瘩的手指“嘎吱、嘎吱”当胡萝卜吃……萤火虫提着小小的灯笼四处巡逻,却被胡同里突然蹿出的大
期刊
九头芥是一种专门腌渍而食的蔬菜,如果直接入锅炒食的话,味苦且带有辛辣味儿,很难人口,可是腌渍后再食就变得清香鲜美,成了一种食过便此生难忘的味道。  儿时,父母把收割回来的九头芥先整齊地堆放在一边,经过闷黄、晾干、清洗等多道工序,才可以腌渍。腌菜的时候,母亲先切掉菜茚头,但是菜薷头也舍不得扔掉,腌渍时也一起腌在菜里面,然后把一丛丛九头芥切细,再拿出一口小水缸,往里放一层菜,撒一层粗盐。而父亲则把它一
期刊
潜溪,正如其名,潜隐于义乌上溪镇西北一山谷里。因是宋濂故里,故声名远播。  辛丑2021年春分,前往潜溪,村干部热情地接待我们,香茗一盏心情,浓浓乡音见真纯。原来“潜溪”一名,内涵颇深,既是溪之名,又是村之名,更是宋濂的“号”。它取溪为名号,想必有寓意。现在潜溪村已辖四个小村,皆分布于潜溪两旁。村里以宋濂文化为依托,开发旅游,创建了“清廉”主题公园。  潜溪,宽约十余米,深不知几许,像条出山之潜龙
期刊
诗集《本命记》  温 青 著  ISBN:978-7-5205-0533-8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定价:46.00元(精装本)  欠下的命数将给出余荫  四十八年用去的命运  将一个孤独的人赶到高冈上  他四顾无数个自己  用落叶妆扮长满风霜的围巾  站定在自己的边缘  等候欠下的命数给出余荫  这是一个吃下过无数运道的人  他养过一些悬崖  看它们张开大嘴徐徐吐出厄运  飘散在整个道场的迷雾
期刊
香草是村北头莲婶的女儿,娇小,白净,完全是城里人的打扮,同我家墙上张贴的画中的女孩儿差不多:白衬衫,红裙子,脚穿一双乡下罕见的塑料凉鞋。  这也难怪,香草的爸爸是工人,专造大桥的工人,每月拿的工资很高,乡下人恐怕一年也挣不了那么多。  因而香草吃得好,口袋里常有一些稀罕的零食。香草常吃一种奶糖,四方形乳白色,裹一层薄薄的膜,外面则是彩色的玻璃纸。我们老远就能闻到她口中奶糖的甜香味。有时围上去,目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