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就如何提高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院校 公共艺术课程 教学质量 提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121-01
一、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使其充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各大高校开始将艺术课程纳入了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作为艺术学习的重要部分,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修养以及学生人格的健全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就目前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来看,其对于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仍然偏低,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公共艺术的教学课程设计也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结构零散和课程类型狭窄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除此之外,很多新建院校尚未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的了解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抗拒心理。再加上校园艺术器材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艺术学习等问题都导致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受到限制,课程教学质量无法提升,艺术教育也就达不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论提高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1.统一教学大纲,规范课堂教学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灵魂,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及考试标准都是跟随教学大纲指定的,但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不具备统一的教学大纲。任课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素养达不到要求,其所设计的教学大纲也难以满足课堂的基本教学,教师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反馈,首先就要对教学大纲进行完善。要重视教学大纲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用于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者由学校内部自行制定符合教学发展规范的教学大纲,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与评议来对优秀的教学大纲进行整合,并以此作为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2.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就目前各大院校的公共艺术课堂教学来说,大多数课堂都会出现教师在讲台授课,学生在下面开小差的情况,这种课堂气氛不仅会打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记住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艺术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让学生对公共艺术这么课程产生好奇,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艺术的魅力。当学生对教学课程不感兴趣时,教师要尽量避免用严厉的方式去对待学生,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需求,将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如针对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上适当的进行一些音乐游戏,消除学生对课程的抗拒心理,从而让学生对公共艺术课产生兴趣,进入课堂氛围进行学习。
3.拓宽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公共艺术课分为艺术理论、审美鉴赏以及技能实践三大类,这三类课程在教学方面要格外注重差异性。在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化渗透进课堂,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进行感性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学会用艺术把握世界,加深自己的审美。审美鉴赏课程则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充分给学生展示艺术课堂的魅力,如利用网络平台带领学生进行鉴赏教学,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而在技能实践课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把握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爱好来养成不同的审美情趣,教师做到积极拓宽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加艺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丰富课堂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公共艺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了突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双主体性,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扩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公共艺术课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热情的激发之外,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课外对艺术的兴趣,如开设舞蹈班、合唱团、摄影社或者其他一些和艺术相关的艺术小组,通过不同的艺术角度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创新与实践,采用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所带来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与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做到规范教学大纲,转变教学观念,拓宽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综合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从而真正达到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鹰.素质化的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素质化——高师应开设公共艺术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2] 关志英.高校音乐公共艺术课的必要性[J].教书育人,2004(9).
【关键词】院校 公共艺术课程 教学质量 提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121-01
一、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使其充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各大高校开始将艺术课程纳入了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作为艺术学习的重要部分,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修养以及学生人格的健全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就目前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来看,其对于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仍然偏低,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公共艺术的教学课程设计也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结构零散和课程类型狭窄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除此之外,很多新建院校尚未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的了解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抗拒心理。再加上校园艺术器材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艺术学习等问题都导致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受到限制,课程教学质量无法提升,艺术教育也就达不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论提高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1.统一教学大纲,规范课堂教学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灵魂,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及考试标准都是跟随教学大纲指定的,但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不具备统一的教学大纲。任课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素养达不到要求,其所设计的教学大纲也难以满足课堂的基本教学,教师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反馈,首先就要对教学大纲进行完善。要重视教学大纲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用于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者由学校内部自行制定符合教学发展规范的教学大纲,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与评议来对优秀的教学大纲进行整合,并以此作为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2.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就目前各大院校的公共艺术课堂教学来说,大多数课堂都会出现教师在讲台授课,学生在下面开小差的情况,这种课堂气氛不仅会打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记住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艺术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让学生对公共艺术这么课程产生好奇,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艺术的魅力。当学生对教学课程不感兴趣时,教师要尽量避免用严厉的方式去对待学生,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需求,将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如针对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上适当的进行一些音乐游戏,消除学生对课程的抗拒心理,从而让学生对公共艺术课产生兴趣,进入课堂氛围进行学习。
3.拓宽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公共艺术课分为艺术理论、审美鉴赏以及技能实践三大类,这三类课程在教学方面要格外注重差异性。在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化渗透进课堂,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进行感性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学会用艺术把握世界,加深自己的审美。审美鉴赏课程则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充分给学生展示艺术课堂的魅力,如利用网络平台带领学生进行鉴赏教学,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而在技能实践课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把握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爱好来养成不同的审美情趣,教师做到积极拓宽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加艺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丰富课堂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公共艺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了突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双主体性,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扩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公共艺术课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热情的激发之外,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课外对艺术的兴趣,如开设舞蹈班、合唱团、摄影社或者其他一些和艺术相关的艺术小组,通过不同的艺术角度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创新与实践,采用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所带来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与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做到规范教学大纲,转变教学观念,拓宽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综合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从而真正达到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鹰.素质化的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素质化——高师应开设公共艺术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2] 关志英.高校音乐公共艺术课的必要性[J].教书育人,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