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体育教育的标准化培养目标已让位给以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有个性的人的人文教育目标。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改良,对整个体育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体育课程的目标应定位于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有机联系起来,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从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来看,高职院校大多是中专学校升格改制而来的,在体育教学上还沿袭着从前的中专教学方式,还没有体现出高等体育教学的特点,也不能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校体育教育“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要求构建教学体系,还存在着教育经费短缺,教学场地、器材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些都影响着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高职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高职公共体育课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学人员都是以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他们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研能力等离高职教育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逐年扩招,合格的师资更加紧缺。
(二)高职体育教学模式陈旧。
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方式等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身心和个性发展的规律,过分强调人体运动的生物机能,轻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造成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缺乏实用性。这种模式也忽视了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教学范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造成了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不协调。
(三)高职体育教育的学科地位偏低。
高职院校的教学偏重专业技术技能,忽视公共体育教育的功能,公共体育课不太受重视,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等法规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公共体育经费往往得不到切实的保证。在经费预算和学校规模同步扩大的同时,不同等比例地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导致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资源紧缺,正常的体育教学难以进行。因场地、器材等的限制,一些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不能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更无从谈起。
(四)高职体育教学科研基础薄弱,教学改革实施难。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一般没有教学改革、科研的专项经费,缺乏从事体育科研的人才,大部分体育教师没有进行体育科研的经历,使得体育教学改革、科研滞后于体育教学实践,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高职体育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大部分还是以前中专或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缺少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特点编写的新教材。原有的体育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缺乏时代感,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二、高职体育教育发展走向思考
(一)高职体育教育“终身体育”育人观的树立。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搞好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育思想,它要求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把终身体育、娱乐体育、传统体育及家庭体育等纳入体育教学的内容,并结合部分竞技体育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不仅掌握各种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还增强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强化“终身体育”的意识,可以为学生走向社会后实现体育终身化打良好的基础。学校的体育教学不能仅仅追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近期效益,也不能局限于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效益目标,而是要从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出发,来妥善处理同类体育课程和不同类型体育课程中有关传授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和发展个性等相互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体育教学的近期效益中期效益和远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并力求围绕“终身体育”这个长远目标,不断地开发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作为高职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教学方法必须具有相对的灵活性,避免那种只按计划上课的机械教法。教师在教授一项内容时,如果有的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该项内容,那么他们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其他动作,或协助教师指导别的同学练习。通过角色置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是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着力帮助学生提高看图或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的能力,提倡学生在实践中自学、自练。高职体育教育要以“学为中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高度重视高职高专学生所学专业与体育基本能力的结合性培养。
(四)创新和完善适应转型期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体育教材体系。
根据对部分在校高职生的调查,笔者认为必须将高职体育教学原有的教材进行更整:第一,遵循终身享用的选编原则,充实健身、体育特色教材,包括健身与健美、武术与养身保健、气功与推拿、形体训练与体育舞蹈、民族民间、跳绳与健球、击剑与跆拳道、攀岩与定向越野、轮滑与自行车等内容的教材。第二,将现行竞技教材改造为健身体育教材,降低技术难度,简化比赛规则,增加趣味和娱乐性,强调健身性,如:将中长跑改为健身跑教材,并把原教材中起跑、途中跑、冲刺跑、技术与战术教学内容更新为以提高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为主的匀速跑、定时跑、越野跑、追逐跑等教学内容;把竞技为主的球类项目改为以健身为主的球类游戏,等等。第三,根据今后职业的需要,适当增加体育基础理教材的份量及其课时,加强科学锻炼方法、健身运动处方、体质评价、健身体育组织、健身体育与竞技体欣赏等知识的理论教学,确保理论课的质量,使学生掌握个人健身和就业必须具备的体育知识。此外,还可以适当开设心理拓展训练课等。
(五)积极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
重视开发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改造传统体育,引进新兴体育项目,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开发课外和校外育资源;同时还必须引导体育教师树立社会化、终身化体育教育理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提高职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春花,张晓.探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6).
[2]林永捷.从“终身体育”的视角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3]王玉扩,陈庆合,李会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一、我国高职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高职公共体育课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学人员都是以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他们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研能力等离高职教育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逐年扩招,合格的师资更加紧缺。
(二)高职体育教学模式陈旧。
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方式等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身心和个性发展的规律,过分强调人体运动的生物机能,轻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造成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缺乏实用性。这种模式也忽视了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教学范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造成了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不协调。
(三)高职体育教育的学科地位偏低。
高职院校的教学偏重专业技术技能,忽视公共体育教育的功能,公共体育课不太受重视,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等法规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公共体育经费往往得不到切实的保证。在经费预算和学校规模同步扩大的同时,不同等比例地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导致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资源紧缺,正常的体育教学难以进行。因场地、器材等的限制,一些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不能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更无从谈起。
(四)高职体育教学科研基础薄弱,教学改革实施难。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一般没有教学改革、科研的专项经费,缺乏从事体育科研的人才,大部分体育教师没有进行体育科研的经历,使得体育教学改革、科研滞后于体育教学实践,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高职体育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大部分还是以前中专或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缺少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特点编写的新教材。原有的体育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缺乏时代感,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二、高职体育教育发展走向思考
(一)高职体育教育“终身体育”育人观的树立。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搞好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育思想,它要求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把终身体育、娱乐体育、传统体育及家庭体育等纳入体育教学的内容,并结合部分竞技体育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不仅掌握各种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还增强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强化“终身体育”的意识,可以为学生走向社会后实现体育终身化打良好的基础。学校的体育教学不能仅仅追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近期效益,也不能局限于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效益目标,而是要从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出发,来妥善处理同类体育课程和不同类型体育课程中有关传授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和发展个性等相互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体育教学的近期效益中期效益和远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并力求围绕“终身体育”这个长远目标,不断地开发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作为高职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教学方法必须具有相对的灵活性,避免那种只按计划上课的机械教法。教师在教授一项内容时,如果有的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该项内容,那么他们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其他动作,或协助教师指导别的同学练习。通过角色置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是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着力帮助学生提高看图或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的能力,提倡学生在实践中自学、自练。高职体育教育要以“学为中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高度重视高职高专学生所学专业与体育基本能力的结合性培养。
(四)创新和完善适应转型期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体育教材体系。
根据对部分在校高职生的调查,笔者认为必须将高职体育教学原有的教材进行更整:第一,遵循终身享用的选编原则,充实健身、体育特色教材,包括健身与健美、武术与养身保健、气功与推拿、形体训练与体育舞蹈、民族民间、跳绳与健球、击剑与跆拳道、攀岩与定向越野、轮滑与自行车等内容的教材。第二,将现行竞技教材改造为健身体育教材,降低技术难度,简化比赛规则,增加趣味和娱乐性,强调健身性,如:将中长跑改为健身跑教材,并把原教材中起跑、途中跑、冲刺跑、技术与战术教学内容更新为以提高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为主的匀速跑、定时跑、越野跑、追逐跑等教学内容;把竞技为主的球类项目改为以健身为主的球类游戏,等等。第三,根据今后职业的需要,适当增加体育基础理教材的份量及其课时,加强科学锻炼方法、健身运动处方、体质评价、健身体育组织、健身体育与竞技体欣赏等知识的理论教学,确保理论课的质量,使学生掌握个人健身和就业必须具备的体育知识。此外,还可以适当开设心理拓展训练课等。
(五)积极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
重视开发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改造传统体育,引进新兴体育项目,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开发课外和校外育资源;同时还必须引导体育教师树立社会化、终身化体育教育理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提高职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春花,张晓.探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6).
[2]林永捷.从“终身体育”的视角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3]王玉扩,陈庆合,李会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