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段“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赢得网友对孩子表达能力的赞叹,也引发了大众对于死亡教育的讨论。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形式也逐渐加入到教学当中。
(4月10日 《新京报》)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死”是一个很隐晦的词汇,死亡也被视为是不吉利的话题,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很忌讳谈论死亡,并有意回避这个话题。活着的人很少思考死亡,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少了直面死亡的勇气,更多是恐惧心态下的“谈死色变”,自然就不会在活着的时候去体验死亡的感觉,更难基于死亡而对生命与生存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向生而死,这既是一种辩证方法,更是一种价值认知。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也只有直面过死亡才会对生充满渴望,对“活着”这两个字有触及灵魂的理解。笔者的一位朋友曾经因为溺水而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救醒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活着真好”。乔布斯说过这样一段话:“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终将会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樂、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死亡的意义,其实就是生的价值,对死亡的理解有多深刻,对生的定位才有多精准。反过来讲,对死亡无知和惊慌,就无法正确对待自己有限的生命。
死亡教育其实就是生命教育,并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命教育为目的的死亡教育,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多年并日渐成熟,对于构建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命观,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比如自杀率降低、罹患抑郁等疾病群体的比例减少等等。
“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视频之所以引发关注,就在于死亡教育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生命教育已实施多年,死亡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模式创新,比如一些学校除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外,还组织学生进行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不过这样的尝试和努力显然远远不够,死亡教育不仅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娃娃抓起,还应当从提高全民的生命意识出发,将死亡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以贯之的实施,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在体验死亡的过程中学会善待生命,书写美丽人生。
(4月10日 《新京报》)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死”是一个很隐晦的词汇,死亡也被视为是不吉利的话题,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很忌讳谈论死亡,并有意回避这个话题。活着的人很少思考死亡,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少了直面死亡的勇气,更多是恐惧心态下的“谈死色变”,自然就不会在活着的时候去体验死亡的感觉,更难基于死亡而对生命与生存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向生而死,这既是一种辩证方法,更是一种价值认知。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也只有直面过死亡才会对生充满渴望,对“活着”这两个字有触及灵魂的理解。笔者的一位朋友曾经因为溺水而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救醒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活着真好”。乔布斯说过这样一段话:“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终将会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樂、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死亡的意义,其实就是生的价值,对死亡的理解有多深刻,对生的定位才有多精准。反过来讲,对死亡无知和惊慌,就无法正确对待自己有限的生命。
死亡教育其实就是生命教育,并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命教育为目的的死亡教育,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多年并日渐成熟,对于构建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命观,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比如自杀率降低、罹患抑郁等疾病群体的比例减少等等。
“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视频之所以引发关注,就在于死亡教育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生命教育已实施多年,死亡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模式创新,比如一些学校除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外,还组织学生进行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不过这样的尝试和努力显然远远不够,死亡教育不仅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娃娃抓起,还应当从提高全民的生命意识出发,将死亡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以贯之的实施,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在体验死亡的过程中学会善待生命,书写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