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社会中越来越凸显。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正确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后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我国的素质教育倡导培育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非常关键的课题之一。语文课程是培育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非常有必要强化其在创新能力上的培育作用。语文课程要做到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笔者建议语文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教育改革研究,从而达到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又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十分简单,通常都只是照本宣科,既没创意又不生动。不仅如此,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不给学生太多发言讨论的机会,更没有师生互动的现象出现。根据以往经验可得,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源源不断的开发,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其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不断强化自身教学才能的涵养,要具备先进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老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独树一帜。
例如,老师在讲授《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孔乙己在摸出四文钱与摆出九文钱时会有何种的动作与表情,并鼓励学生把自己所想象出的情景演绎出来。通过生动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孔乙己窘迫又陈腐清高的性格特点。老师也可以在课堂接近尾声时给学生放映一部分构想巧妙的优秀小说,但不要把小说的结局告知学生,鼓励学生发挥主观想象力给小说设定结局,以此方法来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1)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必须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尤其在听,说,读与写四个环节上。老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在合作、参与、探索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上的培育。而且要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要完成这个任务,笔者觉得语文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扮演,即由先前只是诠释书本内容的演员转换为辅导学生掌握书本内容的导演。第二,要对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前因后果要理解透彻。第三,要清楚掌握各个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与个体差异,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要能够有效的兼顾到不同等级学生的接受与领悟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热情度,主动参与课堂表演。励学生凭借自己的所学知识与所积累的经验去领悟、思索、体验和探究,感受知识的奥妙与魅力。最后,不要立刻肯定或者否定学生所提出的建议与观念,免得影响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与热情,破坏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
(2)树立学生“敢疑”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能够产生质疑,说明他对问题进行了思索并有自己想法,这就是一种思维创新活动。就像爱因斯坦所说,一个问题的提出通常比一个问题的解决来的重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要打破权威意识的束缚。学生通常会对书本知识,授课老师,文章作者以及参考答案深信不疑。第二,要正面激励,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疑问。面对学生各种各样令人不可思议的想法,只要存在一丁点的创新元素,老师都应该给予赞扬与肯定。同时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消除困惑。第三,在鼓舞学生积极质疑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质疑的技巧。教导学生质疑的角度和提问的技巧要把握好,这样提出的问题才会具有意义和价值。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洞察力,要在备课过程中善于发现其中的疑点,然后在课堂上应用这些疑点去启迪学生进行质疑,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目的。要注意的是,在质疑的过程中,不能钻牛角尖,太极端,质疑并不是意味着把全部都否定掉。质疑只是寻求奇特思维的详细应用,没有标新立异就不可能有创新。根据历史上许许多多伟大的发明与创造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标新立异思维的不断出现,才能有科学真理的建立。对于初中语文课的学习而言,必须走勇于质疑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疑问,解决疑问,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
(3)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开拓创新之路
想象力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它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开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创新是以发散思维为前提。同时,发散思维也是所有发明创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对于诗歌的讲解,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发挥想象力,并画出能够体现诗中意境的作品。古代诗歌一般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特点。一首诗要么呈现出风光无限的山水画,要么呈现的是安静怡然的田园画。
比如,在学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堂上,针对诗歌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明月,双手起酒杯慰问苍天的诗句,老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丰富的构思想象,鼓励学生把各自的想象通过表演展示出来。学生呈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如痛心疾首,迷茫,无可奈何等等,表演的趣味性往往会把观赏的学生逗引的捧腹大笑,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欢快和谐。在这种氛围下,老师如果抓住时机给予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辅导与点评,就能够使学生的创新灵感不断被激发出来,这时候老师再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文章进行续写,学生一定会很愿意配合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想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源源不断的开发,老师必须要拥有能够激励学生无穷想象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创造想象力的环境与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挖掘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林莉.开拓创新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年10期
[2] 陈仁平.在初中语文中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意识创新[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04期
[3] 蔡方洪.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4年04期
[4] 刘双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5] 杨增民.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我国的素质教育倡导培育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非常关键的课题之一。语文课程是培育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非常有必要强化其在创新能力上的培育作用。语文课程要做到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笔者建议语文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教育改革研究,从而达到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又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十分简单,通常都只是照本宣科,既没创意又不生动。不仅如此,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不给学生太多发言讨论的机会,更没有师生互动的现象出现。根据以往经验可得,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源源不断的开发,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其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不断强化自身教学才能的涵养,要具备先进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老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独树一帜。
例如,老师在讲授《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孔乙己在摸出四文钱与摆出九文钱时会有何种的动作与表情,并鼓励学生把自己所想象出的情景演绎出来。通过生动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孔乙己窘迫又陈腐清高的性格特点。老师也可以在课堂接近尾声时给学生放映一部分构想巧妙的优秀小说,但不要把小说的结局告知学生,鼓励学生发挥主观想象力给小说设定结局,以此方法来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1)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必须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尤其在听,说,读与写四个环节上。老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在合作、参与、探索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上的培育。而且要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要完成这个任务,笔者觉得语文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扮演,即由先前只是诠释书本内容的演员转换为辅导学生掌握书本内容的导演。第二,要对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前因后果要理解透彻。第三,要清楚掌握各个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与个体差异,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要能够有效的兼顾到不同等级学生的接受与领悟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热情度,主动参与课堂表演。励学生凭借自己的所学知识与所积累的经验去领悟、思索、体验和探究,感受知识的奥妙与魅力。最后,不要立刻肯定或者否定学生所提出的建议与观念,免得影响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与热情,破坏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
(2)树立学生“敢疑”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能够产生质疑,说明他对问题进行了思索并有自己想法,这就是一种思维创新活动。就像爱因斯坦所说,一个问题的提出通常比一个问题的解决来的重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要打破权威意识的束缚。学生通常会对书本知识,授课老师,文章作者以及参考答案深信不疑。第二,要正面激励,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疑问。面对学生各种各样令人不可思议的想法,只要存在一丁点的创新元素,老师都应该给予赞扬与肯定。同时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消除困惑。第三,在鼓舞学生积极质疑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质疑的技巧。教导学生质疑的角度和提问的技巧要把握好,这样提出的问题才会具有意义和价值。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洞察力,要在备课过程中善于发现其中的疑点,然后在课堂上应用这些疑点去启迪学生进行质疑,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目的。要注意的是,在质疑的过程中,不能钻牛角尖,太极端,质疑并不是意味着把全部都否定掉。质疑只是寻求奇特思维的详细应用,没有标新立异就不可能有创新。根据历史上许许多多伟大的发明与创造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标新立异思维的不断出现,才能有科学真理的建立。对于初中语文课的学习而言,必须走勇于质疑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疑问,解决疑问,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
(3)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开拓创新之路
想象力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它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开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创新是以发散思维为前提。同时,发散思维也是所有发明创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对于诗歌的讲解,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发挥想象力,并画出能够体现诗中意境的作品。古代诗歌一般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特点。一首诗要么呈现出风光无限的山水画,要么呈现的是安静怡然的田园画。
比如,在学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堂上,针对诗歌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明月,双手起酒杯慰问苍天的诗句,老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丰富的构思想象,鼓励学生把各自的想象通过表演展示出来。学生呈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如痛心疾首,迷茫,无可奈何等等,表演的趣味性往往会把观赏的学生逗引的捧腹大笑,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欢快和谐。在这种氛围下,老师如果抓住时机给予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辅导与点评,就能够使学生的创新灵感不断被激发出来,这时候老师再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文章进行续写,学生一定会很愿意配合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想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源源不断的开发,老师必须要拥有能够激励学生无穷想象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创造想象力的环境与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挖掘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林莉.开拓创新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年10期
[2] 陈仁平.在初中语文中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意识创新[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04期
[3] 蔡方洪.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4年04期
[4] 刘双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5] 杨增民.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