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缺素症状
1.缺铁症状。作物缺铁时,叶绿素遭破坏,叶片失绿。初时嫩叶叶肉变黄,叶脉保持绿色,呈绿色网纹状,以后叶片变白,尤其是新叶。严重时,新梢顶端枯死。石灰性土壤、盐碱地、大量施用磷肥的土壤易发生缺铁症。
2.缺锰症状。缺锰初期。叶片叶脉间变成淡绿色。主脉附近为深绿色,呈带状。逐渐失绿区扩大,严重失绿区变成灰绿至灰白,以后叶片尖端出现褐色斑点。禾本科作物呈现于叶脉平行的失绿条纹,果树叶片呈黄绿色、有褐斑。
3.缺硼症状。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点受损。形成顶枯现象,叶片卷曲变形,茎叶发硬。花器官发育不全,易脱落,结实少,易形成畸形果。
4.缺锌症状。典型症状为“小叶病”。茎叶矮小。生长缓慢或停止。
5.缺铜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中后期叶片先端失绿,干枯、卷曲,最后变白。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小麦、水稻分蘖多但不抽穗或穗少,不能形成饱满籽粒。辣椒顶部形成罩盖状,果树会形成丛生细枝。
6.缺钼症状。叶脉间失绿,失绿部位形成黄绿色或橘红色斑。继而叶脉呈褐色枯焦状。焦边卷曲、凋萎,以至坏死,缺钼症状首先在老叶上出现,继而新叶也出现。
二、矫治措施
1.缺铁。常用铁肥为硫酸亚铁,一般采用根外追肥,常用浓度为0.2%~1%的硫酸亚铁溶液连喷2~3次。为增加溶液的附着能力,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洗衣粉。
2.缺锰。常用锰肥有硫酸锰、氧化锰、碳酸锰等。一般采用拌种和根外追肥,不采用底施,用硫酸锰4~6克作种肥拌种1千克;用浓度0.05%~0.1%硫酸锰在出现缺锌症时进行叶面喷施,每亩53.5~66.6千克。
3.缺硼。常用硼砂作为硼肥。作种肥:每亩用0.03~0.06千克硼砂,均匀拌人过磷酸钙制成的颗粒剂,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土中。叶面喷肥:用0.03%~0.05%的硼砂溶液,每亩喷施2-3千克。
4.缺锌。常用锌肥为硫酸锌,每亩用1~1.5千克硫酸锌作基肥。可与砂混合后均匀洒入土中,不可与磷肥混用:用硫酸锌4~6克作种肥拌种1千克;用浓度0.01%~0.05%硫酸锌在出现缺锌症时进行叶面喷施。
5.缺铜。常用铜肥为硫酸铜,一般采用拌种和叶面喷肥。拌种:如玉米每千克种子用1.2克硫酸铜;叶面喷肥:用0.02%~0.05%的硫酸铜溶液喷洒,可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熟石灰,以避免药害。
6.缺钼。常见钼肥为钼酸铵,拌种:每千克种子用钼酸铵2~4克;叶面喷肥:用0.03%~0.05%的钼酸铵溶液,每亩40千克,一般在苗期至花前期进行,55喷1-3次,间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