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货币战争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v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任皇家铸币局局长,是大科学家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也引发了英国乃至世界货币发展进程中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
  
  1693年,伦敦,三一学院。
  
  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事实上,皇家铸币局的工作并非只有铸造新币、打击假币那么简单,个中的玄妙和矛盾之处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飞速进步而愈加复杂。在金属货币仍然大行其道的那个时代,铸币局的决策维系着全国乃至欧洲货币体系的健康和稳定。牛顿,正是手握决策权的关键人物之一。
  17世纪,黄金还未受人们的青睐,流通量极少,银币才是英国的主要货币。但金属货币却有着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容易磨损,一枚银币经过多年的手手相传,花样和面值几乎都模糊不清了,银币重量减少,其所代表的财富也在人们心中逐渐掉价。银币不能长期保值,促使部分人宁愿将未磨损的新银币熔化成银块,去换回价值更为稳定的黄金甚至外国货币。旧的货币因磨损逐渐贬值,新的货币因不受信任而遭抛弃。两种原因作用下,流通中的足值货币数量大大减少,造成通货紧缩,伊丽莎白时代英国财政总收入中,不足值的硬币甚至占到了50%,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而在当时,新大陆已被发现,海外贸易兴起,通货紧缩无疑给成长中的国际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假币伪币制造技术随着工业的发展也是精益求精。铸币局为保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于1662年将机械化引入银币生产,所有银币边缘都铸成复杂的锯齿状作为防伪标记。然而,再繁复的铸币技术也总有被成功模仿的一天,假币制造者们偷采银矿、私铸银币的活动屡禁不止,尽管英国当时对制假贩假行为的量刑极为严苛,若达到一定数量还会处以斩首等极刑,但假币利润之丰厚却不断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由于其私铸工艺精妙绝伦,伪币的锯齿边缘和真币一样精致,这伙人甚至拥有自己专门的头衔——“剪刀手”。
  牛顿面对的问题,不仅有来自外部的冲击,还有来自内部的投机取巧。因为造假者除了“剪刀手”,更多的还是铸币局下属数家造币厂的负责人!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了硬币的质量及成色,但很多造币厂依然以次充好,故意铸造不足值的硬币从中牟利。更棘手的是,这种“官方造假”行为有时竟然受国家指使,但是,堂堂大英帝国怎么会搬起石头自己砸自己的脚呢?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17世纪的英格兰,先后陷入内战、反荷战争和反法战争,国家军事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由从前的臣民自备武器组成军队保家卫国,转变成国家出钱聘请雇佣军,军费成为战时英国的最大财政支出项目。在牛顿掌管铸币局的时代,正逢英法九年战争时期,国家若以降低银币成色的方法发行新币,再以新币支付军费债务,便可用较少的白银来偿还较多的欠债。但民众对政府的这种“小聪明”并不买账,坊间流言四起,银币价值一落千丈。1696年,政府公信力破产,导致英格兰银行出现挤兑风潮,人们纷纷抛出银币换取黄金以保值,使得市场金价在短期内上涨了50%!流通中的银币数量骤减,通货紧缩日益严峻,英国政府为稳定民心不得不再次铸造和发行新货币,以增加市场中的银币数量。如此一来,增加多少银币,确定多少面值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内阁中由此出现了两派截然不同的意见:以新任财政大臣威廉•郎兹为代表的“保王派”,和以牛顿的好友、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保民派”。双方言之凿凿,各持依据,出现僵持局面。
  有国王撑腰的保王派提议将所有新币的面值提高25%,但重量只保持原先的80%,将“货币成色不足”彻底合法化,令货币贬值成为事实。这种做法无疑对国王最为有利,因为他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少量的白银铸造更多的货币,以清偿堆积如山的战争贷款和国家债务。保民派的代表人物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个人威信极高,同时也是三一学院的教授,他反对降低成色和减轻重量,认为货币面值必须与其价值对等,否则货币的最终使用者——普通民众,尤其是商人,将承担货币贬值所带来的一切损失。至于市场流通中的银币短缺,他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处于战争这一非常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新大陆采掘银矿的西班牙船队在海上受阻,未能及时将银子运回欧洲所致。另外,针对民众储存黄金进行保值,洛克认为货币的本位应该是银子而并非金子,如果两者的价格出现落差,则应该由政府出面调价,降低黄金价格。
  
  放弃白银
  
  
  学者洛克无论在皇室和政府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而牛顿身为物理学家,对国家金融现状也没有太多的了解,便义无反顾地将赞成票投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国王最终在外界压力面前做出让步,同意维持新货币面值,并以对等的白银重量进行铸造。保王派的失败、保民派的胜利,让民众尤其是民间有产者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而作为债务方的国家和政府不仅花费了一大笔白银来铸造新货币,还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债务压力,而直接顶受这种压力的,便是皇家铸币局。
  毫无心理准备的牛顿,面对的正是这么一个麻烦的烂摊子,当初他与洛克站在一起,反对财政大臣郎兹的建议,纯粹是出于学者间的惺惺相惜。因为哲学家洛克的理论曾让他痴迷不已:天赋人权,人应受自然法的制约,政府的建立须以人民的意愿为基础,政府决策应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前提。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即使蒙受损失,也应由政府买单。然而,现实的复杂性永远高于理论,若一味遵从理论而不进行变通,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牛顿本人,也为现实困境而头疼不已:他对保民派的支持是如此的坚定不移,所以在新币铸造过程中对银币重量和成色执行了极为严格的标准,结果到了年底,白银储量正式告罄,几家造币厂叫苦连天,明明是银根短缺,甚至无银可铸,却仍要承担越来越多的铸造任务,新币发行根本难以为继。铸币局的尴尬一直持续了3年,结果还是没能完成当初规定的铸造数量,以国家和政府作为权威担保的银币,在公众中彻底失去了信誉。身为铸币局最高领导的牛顿,无疑是打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
  抱着高尚的哲学思想、却在现实中四处碰壁的牛顿,开始冷静下来、认真研究洛克货币政策的可行性。洛克也好,郎兹也罢,两方的货币政策如今在牛顿看来都应各打五十大板,而他自己却无法推出一个有个人特色的金融创新观点。但是,身为学者的他却秉持一种信念:理论永远落后于现实,所以,无论何时都必须立足现实。
  现实是怎样的呢?随着银币公信力的荡然无存,白银的外流愈加严重,人们纷纷以白银换取黄金,连铸币局自己也开始大量储存价值相对稳定的黄金。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金价上扬,金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而伴随黄金的大量流入,金价也开始自动回落,正式成为价格受市场调控的流通贵金属。
  起初,牛顿依然坚持推行洛克货币政策,他还向内阁提议:教会和贵族拥有大量银器,不妨把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熔掉做为铸币之用,以解造币厂燃眉之急。这种幼稚的建议当然不会得到采纳。随后,牛顿参考了欧洲其他国家的经验,得出种结论:白银流失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人们都拒绝使用白银作为支付手段,所以,不如彻底放弃白银铸币!
  这种观点无疑是破天荒的,毕竟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已从中世纪延续至今,是最根本的货币金属。要彻底推倒白银,选用其它货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洛克本人便是银币的忠实拥护者,他甚至顽固地认为:银币如天赋人权一般,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基本财富,普天之下,只有金属、也只有银金属才能担当货币的职能,其它东西,尤其是纸币,那简直如废纸一样不具任何价值意义。洛克始料未及的是,当初坚决拥护自己的好战友,今天居然站到了与其对立的方向上,而他的观点竟然比郎兹还要“大逆不道”!
  
  循序渐进
  
  牛顿还是以前的那个牛顿。早年的时候,他曾经独立研究出微积分理论,但因为担心别人认为这种理论太怪异、无法接受,索性将笔记封存起来,只字未提,结果让另一个同样建立了微积分的数学家莱布尼茨捷足先登。牛顿将这项开创数学界先河的著名理论“拱手相让”,眼看着本属自己的胜利花落别家,更遗憾的是,还造成了两位伟大学者之间无法弥补的伤痕。
  如今,面对广泛的质疑,牛顿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了沉默,并未对此进行针锋相对地抨击。不久后,牛顿因才学卓著受到女王的赏识,获封艾萨克爵士,从此跻身贵族之列。社会地位的上升为他增添了不少信心,他勇敢地向内阁递交了自己亲自撰写的调查报告,结合了东印度、中国和日本的例子,详细论证了白银如何大势已去、沦为辅币,黄金如何普遍流行、升为主币。在报告中,他并没有强求政府彻底放弃白银,而是想方设法说服对方认识黄金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国家统一定价。
  1717年,议会通过决议,将英国的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纯度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定价决策,从此,黄金价值正式与英镑面值挂钩,而在当时的英国市场,黄金早已取代白银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于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金本位制度终于建立了!
  十年后,牛顿去世,遗体被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世代受人瞻仰与膜拜。五十年后,英国正式立法,对银币的使用日期进行了限制,银币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金币成为公认的基本货币。又四十年过去,1817年,英国正式立法,确认货币金本位制度。学者们纷纷调侃:“早在100年前的牛顿时期,我们就是一个实行金本位的国家了!”
  而正是在这100年的岁月里,东西方历史发生巨变。大不列颠,这个日不落帝国的铁蹄在踏遍全球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明成果——金本位制度推行到世界各地。
其他文献
1947年8月,印度独立前的那个星期,甘地写道:“只要我的信仰如我所愿,是光明的,那么,即使我形单影只,我也会含笑九泉的。”  甘地(1869-1948)常自豪于他所取得的成就,但他的思想,又有多少经受得住时代的考验呢?他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的人生哲学,在当时就因他随意赋予其内涵而多遭诟病。在他去世后,也没有成为人人接受的政治潮流。即使在20世纪的前20年里,甘地的许多思想看上去也不合时宜,尤其是对
期刊
2008年6月9日,台湾“总统府”首度对港澳大陆游客开放。随着两岸交往的频繁,台“总统府”与阿里山、日月潭一起,成为大陆赴台游客必游之地。对台湾人来说,这里毫无疑问是台湾政治活动的中心,“总统府”门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是各种游行、示威与造势的首选之地。      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的尽头,就是台湾权力核心的象征——“总统府”。没有围墙,只在入口处数十米远的地方,拉有高不及一米的防线与禁行标志。  警
期刊
卡廷森林,埋葬的是波兰的一代精英。或许因为其“阶级属性”,一支冰冷的手枪对准了他们的后脑。     索尔斯基少校敏锐地感觉到又有异动,在苏联人通知他所在的波兰战俘小分队出发前,迅速地开始记录:“早晨5时之前几分钟,我们被叫醒并被押上囚车,我们到了一个小树林,看到那里是一些别墅。在那里,除了腰带和铅笔刀外,他们取走了我们的戒指和手表,那时手表的指针指向6时30分。”(《波兰红十字会的秘密报告》之索尔
期刊
“死亡微笑”毒药  在数千年前,曾记载着腓尼基人来到地中海撒丁岛上出现了神秘而可怕的死亡,他们死亡时面部均表现出强迫的笑容。这正是古代沿海商人研制的“死亡微笑”毒药。    几个世纪以来,这种神秘药物的配方仍是一个谜团,而意大利莫利泽大学有机化学家吉奥范尼阿彭迪诺(Giovanni Appendino)和同事们表示,他们发现死亡微笑毒药的主要成份是一种叫做“藏红花色水芹”的植物。  据悉,藏红花色
期刊
《隐蔽的光景: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陈弱水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7  《朱熹的思维世界》  作者:(美)田浩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09    本书虽题为《朱熹的思维世界》,事实上是一部南宋道学史。全书将南宋的道学发展分成四个时期,并将朱熹置于其中的历史脉络中,一方面探讨朱熹与当时学者的论学过程与思想交流,考查其如何逐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最后甚至突破政治的禁锢,取得
期刊
“新教育实验”旨在推动“人的教育”,指向心灵,指向精神发育。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她)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尽管各自的主张不尽相同,但读经运动的推动者们俨然形成了一个圈子,或相互扶持,或经常交流,或保持联络,最不济,也能知道其他人做了些什么。然而提到朱永新,一个推广读经多年的圈内人士反问:他是谁?  的确,朱永新不属于这个圈子。他从未
期刊
在风景如画的千岛湖下,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贺城(淳安县原县城)和狮城(原遂安县县城)。1959年,为了建造当时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浙江省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29万人从此离乡移居,两座古城从此深埋水底。      1949年1月,24岁的应美君抱着幼子离开了自己在淳安古城的家。  她没有对淳安城多看两眼。淳安贺城,始建于公元208年。古钱币状精工细琢的“商”字形门廊下
期刊
《荣誉》  导演:凯文坦彻伦  演员:凯尔西格莱默、毕比诺维尔什、梅根莫莱利  每年,无数妙龄男女都会携着纯真梦想报考纽约市一所著名艺术高中的表演专业。然而,考试总会有人落榜,挑战总会有人失败。影片描摹了最原初的信仰与最真挚的追求。每个人都曾怀揣美好梦想,所有的梦想都值得尊重值得鼓掌。    《罪恶部队》  导演:罗伯特格迪基扬  主演:西蒙阿布卡瑞安  片名“罪恶部队”源于纳粹对移民抵抗组织的称
期刊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赞助下发现新大陆,导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对新大陆的主权之争。早在1454年,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圣谕,从博哈尔多尔角以东和以南直到印度新发现陆地的主权归葡萄牙所有。1479年,西班牙国王确认了葡萄牙的主权范围。哥伦布发现“印度”后,葡萄牙人根据前罗马教皇的圣谕提出对“印度”的主权要求;而西班牙人则以自己是新大陆的发现者要求新大陆的主权。当时,罗马教皇是西方宗教的
期刊
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第一条网络专线的建成,今天看来那么简单的事,当初难得“超乎想象”。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1987年的时候,全中国的人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9月14日的这一天,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人,王运丰教授,坐在北京的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一间办公室里,身边,有他的同事李澄烔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教授措恩(Zorn)。他们郑重地在计算机上敲下了一行英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