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实用性,提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根据审计内容构建指标体系并分配权重,然后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指标的评价分数,从而计算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总分数。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该模型统筹兼顾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杂因素,探讨了在确定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权重中的一般程序,相对准确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客观情况,不仅使审计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化、数量化,而且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定性定量;评价模型
引言
通过对有关经济指标、高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分析和评价,对高校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要全面、客观地评价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相关经济活动的责任,以弥补高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在漏洞中,要完善高校监督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設。审计的结果也是高校对人事、组织、选拔和任用领导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分析
(一)审计对象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部门、部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与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同,企业领导干部的财务责任相对较少,管理责任和财务经纪责任相对较多。其评价主要集中在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率三个方面。
(二)审计内容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一是,任期内资产状况审计。高校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教材和图书。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购买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资产保管的完整性和资产使用的有效性。二是、任期预算执行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的合法性与合规性、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支出的合法性与合规性、预算支出的效益等。三是、任期内的绩效审计。审计内容主要:自筹资金的合法性、合规性、自筹资金的收入分配、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效率、部门的经济效益、资金的积累等。四是、任期内控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五是任期内违纪、违纪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对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依从性以及责任期间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现象进行评价。
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
本文首先分析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主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量化的评价指标模型,同时对模型中指标权重的分配和各类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配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模型主要是通过构建定量和定性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然后建立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最终得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总分。考虑到各学校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不同,其用以审计的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审计评估模型。其中wi为指标i所占权重,其值可根据部门情况动态调节,∑Ni=1=1,N为指标总数,pi为指标i的得分,最后得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总分sum=∑Ni=1=piwi(1)。wi,因此要计算评价总分数关键是计算出各指标的得分pi。
(二)各类指标具体的计算方法
公式1所列的各类指标通常是通过很多细节指标来衡量,因此要计算指标i的得分pi,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细节指标及其权重分配如公式2所示,其中wij为指标i的第j个细节指标的权重,∑Kj=1=wij=1,pij为其对应的分数,K为细节指标数,则指标i的得分pi=∑Kj=1=pijwij(2)。同理wij可根据部门情况动态分配。在计算出细节指标(定性与定量)j的评估值后,根据其所在的取值区间和部门预先制定的标准分数(其中0 下面详细介绍各类指标的细节指标定性定量计算方法:
1.资产状况审计。定量指标主要有任期内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完整率、固定资产有效使用率等。保值增值率=(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100%,资产完整率=资产盘点数/资产账面数×100%,有效使用率=在用固定资产额/固定资产总额×100%。
2.预算执行状况审计。定量指标主要包括收支预算完成率。收入(支出)预算完成率=年度实际收入(支出)/年度收入(支出)预算×100%。
3.任期内绩效审计。定量指标主要包括经费自给率、部门发展支出占创收支出比、创收收入增长率、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均费用支出比率、收支经费结余率等。经费自给率=创收总额/支出总额×100%,部门发展支出占创收支出比=创收支出中用于部门发展数/创收支出总数×100%,发展支出指购置设备、员工培训等费用。收入增长率=(任期内年创收收入数-任期前年创收收入数)/任期前年创收收入数×100%,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支出数/支出总额×100%,人均费用支出比率=费用支出总数/平均人数×100%,收支经费结余率=收支经费结余/总收入×100%。
4.内部控制状况审计。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包括内部制度健全率、执行率等,健全率=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审计调查问卷设置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100%,执行率=实际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100%。定性评价按照计算所得的健全率可分为内部控制健全(如健全率大于90%)、基本健全、不健全三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标准分数,同理执行率也可划分等级。
5.违规违纪情况审计。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如财务收支真实性、财务收支合法性,主要根据财务处提供的账、证、表反映的财务收支数据与审计组实施审计后认定的数据进行比较来确认,可根据二者符合程度的百分比来划分等级得到标准分数。定量指标主要针对个人违纪违法情况如专项资金挪用比率=挪用数/该专项资金总额×100%。
按照上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细节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出各类指标的细节指标的取值区间后,再依据公式(1)(2)即可求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总分数。
三、总结
本文提出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通过对各项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量化,得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果。本模型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可扩展性
本模型为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可参考模型,各高校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对该模型进行修改和扩充。
(二)透明性
通过该评估模型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依据指标进行量化,使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透明化,更具有科学性、公平性。
(三)灵活性
随着高校部门活动的变化,各部门可以通过每年实际情况及历史经验数据,对模型中的各指标及其权重进行灵活调整,从而使审计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李留浩.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分类分级模块化评价指标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7,(01).
[2]王奇杰.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事业会计,2008,(01).
[3]龚文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责任追究探讨[J].经济师,2011,(11).
[4]冯建华,何登梅,郑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中国工会财会,2012,(03).
[5]《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教财〔2016〕2号).
作者简介:
李洪敏,大连理工大学审计处。
关键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定性定量;评价模型
引言
通过对有关经济指标、高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分析和评价,对高校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要全面、客观地评价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相关经济活动的责任,以弥补高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在漏洞中,要完善高校监督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設。审计的结果也是高校对人事、组织、选拔和任用领导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分析
(一)审计对象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部门、部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与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同,企业领导干部的财务责任相对较少,管理责任和财务经纪责任相对较多。其评价主要集中在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率三个方面。
(二)审计内容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一是,任期内资产状况审计。高校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教材和图书。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购买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资产保管的完整性和资产使用的有效性。二是、任期预算执行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的合法性与合规性、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支出的合法性与合规性、预算支出的效益等。三是、任期内的绩效审计。审计内容主要:自筹资金的合法性、合规性、自筹资金的收入分配、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效率、部门的经济效益、资金的积累等。四是、任期内控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五是任期内违纪、违纪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对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依从性以及责任期间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现象进行评价。
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
本文首先分析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主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量化的评价指标模型,同时对模型中指标权重的分配和各类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配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模型主要是通过构建定量和定性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然后建立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最终得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总分。考虑到各学校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不同,其用以审计的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审计评估模型。其中wi为指标i所占权重,其值可根据部门情况动态调节,∑Ni=1=1,N为指标总数,pi为指标i的得分,最后得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总分sum=∑Ni=1=piwi(1)。wi,因此要计算评价总分数关键是计算出各指标的得分pi。
(二)各类指标具体的计算方法
公式1所列的各类指标通常是通过很多细节指标来衡量,因此要计算指标i的得分pi,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细节指标及其权重分配如公式2所示,其中wij为指标i的第j个细节指标的权重,∑Kj=1=wij=1,pij为其对应的分数,K为细节指标数,则指标i的得分pi=∑Kj=1=pijwij(2)。同理wij可根据部门情况动态分配。在计算出细节指标(定性与定量)j的评估值后,根据其所在的取值区间和部门预先制定的标准分数(其中0
1.资产状况审计。定量指标主要有任期内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完整率、固定资产有效使用率等。保值增值率=(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100%,资产完整率=资产盘点数/资产账面数×100%,有效使用率=在用固定资产额/固定资产总额×100%。
2.预算执行状况审计。定量指标主要包括收支预算完成率。收入(支出)预算完成率=年度实际收入(支出)/年度收入(支出)预算×100%。
3.任期内绩效审计。定量指标主要包括经费自给率、部门发展支出占创收支出比、创收收入增长率、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均费用支出比率、收支经费结余率等。经费自给率=创收总额/支出总额×100%,部门发展支出占创收支出比=创收支出中用于部门发展数/创收支出总数×100%,发展支出指购置设备、员工培训等费用。收入增长率=(任期内年创收收入数-任期前年创收收入数)/任期前年创收收入数×100%,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支出数/支出总额×100%,人均费用支出比率=费用支出总数/平均人数×100%,收支经费结余率=收支经费结余/总收入×100%。
4.内部控制状况审计。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包括内部制度健全率、执行率等,健全率=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审计调查问卷设置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100%,执行率=实际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100%。定性评价按照计算所得的健全率可分为内部控制健全(如健全率大于90%)、基本健全、不健全三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标准分数,同理执行率也可划分等级。
5.违规违纪情况审计。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如财务收支真实性、财务收支合法性,主要根据财务处提供的账、证、表反映的财务收支数据与审计组实施审计后认定的数据进行比较来确认,可根据二者符合程度的百分比来划分等级得到标准分数。定量指标主要针对个人违纪违法情况如专项资金挪用比率=挪用数/该专项资金总额×100%。
按照上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细节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出各类指标的细节指标的取值区间后,再依据公式(1)(2)即可求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总分数。
三、总结
本文提出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通过对各项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量化,得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果。本模型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可扩展性
本模型为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可参考模型,各高校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对该模型进行修改和扩充。
(二)透明性
通过该评估模型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依据指标进行量化,使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透明化,更具有科学性、公平性。
(三)灵活性
随着高校部门活动的变化,各部门可以通过每年实际情况及历史经验数据,对模型中的各指标及其权重进行灵活调整,从而使审计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李留浩.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分类分级模块化评价指标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7,(01).
[2]王奇杰.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事业会计,2008,(01).
[3]龚文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责任追究探讨[J].经济师,2011,(11).
[4]冯建华,何登梅,郑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中国工会财会,2012,(03).
[5]《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教财〔2016〕2号).
作者简介:
李洪敏,大连理工大学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