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追求“男女平等”的今天,男性和女性退休年龄是否应当“平等”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议题。基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理论,可以分别对德国和中国的男女退休年龄差异情况和这一结果产生的社会建构背景进行论述分析,最后提出了“弹性制退休”的制度设想。
关键词:男女平等 退休年龄 女性主义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西方诸多发达国家的问题。而如今,我国也成为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6世界卫生統计》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人均寿命为76.1岁,其中男性平均寿命约为74岁,女性平均寿命约为77岁。在我国女性的退休年龄早于男性,但平均寿命却高于男性。在日益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男性和女性退休年龄是否应当相同也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二、德国社会情况分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逐渐成为一个经济迅速繁荣发达的世界强国。俾斯麦清楚地看到了在建立庞大的帝国资本时不能放任容克对工人进行无底线地剥削,认为“在经济斗争中站在弱者一边是我效忠这一王朝的传统”,因此他首创了社会保险包括退休金制度。但是,工人在他看来仅仅是在工业流水线上维持机器运转的“生物体”,工人之前是不存在什么差异的。为了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资本家更愿意去雇佣用工成本相对低廉的女工,但是女工所要负担的工作量与男工无异。在1957年,德国政府首次制定了退休年龄标准,但男女之间无异,均为65岁。
另一方面,在德国,性别平等运动空前高涨。在这一思想浪潮的作用下,德国女性被刻画成了一种“强势”的女性形象。在传统的德语语法中,每个职业都有带阳性或阴性的词尾以示对男女的区别,而事实是,大部分人在生活中惯用阳性词尾的名词来指代职业,这就引起了德国女权主义者们的极度不满。最终在他们的不断倡导下,德语现在用中性的词尾来描述职业,并不在性别上加以区分。德国女权主义的杰出代表爱丽丝·史瓦泽就曾提出“灵魂没有性别”,并收到了很多德国女性的拥护。在德国政府不堪人口老龄化负担时选择在2012年起开始逐步小幅延长退休年龄时,男性与女性间的退休年龄仍是没有区别的。
德国在男女退休年龄方面的政策可以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解释。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基于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力,将其精髓运用到性别尤其是女性方面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是理性,无论是男人或是女人,本性都是人性与理性的结合体,而不是所谓的生殖性。女人首先应当是人,然后再是性别上的女性。在生活中,两性应该平等平权。女性不仅应当和男性有着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更应为了自身的充实和自我提高存在于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成长并不是为了回归家庭。女性需要有一技之长来使其立足于社会之中,男性和女性有同等的竞争机会,这样公平开放的社会环境才会导致社会整体在“优胜劣汰”下良好运作。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女性认为和男性在工作中是有同等的能力和权利,男女退休年龄一致也是有理可循的。
三、中国社会情况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前,女性的职能定位大都是在家负责家务琐事等,出门担负起有酬劳动的更多定位在男性。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甚至“男女平等”的观念被编入了《共同纲领》中,女性也开始逐渐走出家门,去进入到各个行业和男性一起进行体力劳动。
我国的退休政策始于1951年,参照苏联模式,制定出了“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性50岁退休”的政策模式。而男女退休年龄间的这5年或10年的差距,是出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妇女解放”、“按劳分配”等思想的影响下,对于女性“特殊生理性”的一种照顾或者说是保护。此外,中国人民的家庭观念比较重,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的情感支持是更加明显的。因此,女同志也被期待着早些离开工作岗位,尽早回归家庭。在料理好家事的同时,帮助子女对第三代进行“隔代抚养”等现象在我国也是尤为普遍的。
我国的退休政策于1951年起实施,中间有一段时间的政策停滞,最终于1978年再度在全国推广实施的。而中间政策停滞的那个阶段,正是我国“左”倾思想严重的时期。女性在那一时期被赋予了“国家形象”,以一种轰轰烈烈的姿态加入到了工农业的生产建设中去。我们耳熟能详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正是出自“大跃进”时期。
在党的“拨乱反正”后,退休制度又被重新推行,但此时随着社会的风气面貌也焕然一新。例如女性也能够接受义务制教育,并且有条件继续深造,大批的“知识女性”开始出现。
这个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女性进入工作岗位的年龄推后,女性也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越来越拥有话语权。因此,在我国提出推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意见时,有关“男女退休年龄差”的问题也被摆上议程。但对于这项政策改进建议,至今呼声不高。在我国,基于传统的社会角色分工,女性还是更多的被期望于能够更多地投入到照顾家庭的责任中去,我国客观上由于社会体系还未完善,女性还是被期待能够早于男性退休的。
社会性别理论能够较好解释我国的社会现象。社会性别理论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社会性别的角色塑造以及塑造出的这些角色在社会性制度方面的差异,由此可以揭露出因为“刻板印象”所带来的种种不平等的根源,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等方面的权利关系及权利分工的不平等。社会性别的形成是基于社会文化发展变迁下对男女差异的阐释,是一种特定的在社会文化中专属于女性或男性的行为模式或特征。
社会性别指的是在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模式、角色分工、社会期待和社会定位不同的综合表现。女性的角色期待更多的是落在家庭方面的,女性如果仅仅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在夫妻、子女等家庭问题上没有很好地兼顾到,社会对于这个女性的评价往往是不成功的。由此,女性也以一种弱势的带有母性光环的身份,被期望比男性更早的退休。
四、结语
在思考“男女退休年龄该不该相同”这一问题时,本质上是在思考:我们所想要追求的理想化的“男女平等”中的“平等”,究竟指的是什么?
首先,所谓的“平等”,并不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在能力上的完全相等,也不是指退休年龄数值上的相等。男性女性在客观生理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强求的“平等”是以男性为基准的,实质上也就是让女性为了追赶而放弃自身的这种差异,这种做法显然是偏离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的。
其次,家庭的功能在本质上是个人基本需求的一种表现,但并不代表着个人的需求或者价值仅能通过家庭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和满足,对于女性这个群体来说亦是如此。
最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随着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逐步推行,生于这个新时代的女性,她们应当具备选择自己人生的信心和魄力。诸如兴趣、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权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蓝图和打算,是可以充分自由选择的。
由此,“弹性退休制”的想法开始被提出。“弹性退休制”是指,通过设立一个法定最低退休年龄,然后在这基础上给予一个合适的区间供女性去灵活选择什么时候退出劳动力市场。实行弹性退休制,意味着是将一个固定的退休年龄,慢慢向一个退休年龄区间转变。这样,不同的女性个体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弹性选择,这何尝不是一种“平等”的做法呢?
参考文献:
[1]王加丰,陈勇,高岱,等.《强国之鉴——八位央视(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J]. 理论与当代, 2007(8):58-58.
[2]刘伯红,郭砾,郝蕊.她/他们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同龄退休?——对选择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11(3):22-30.
[3]何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知识女性发展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关键词:男女平等 退休年龄 女性主义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西方诸多发达国家的问题。而如今,我国也成为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6世界卫生統计》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人均寿命为76.1岁,其中男性平均寿命约为74岁,女性平均寿命约为77岁。在我国女性的退休年龄早于男性,但平均寿命却高于男性。在日益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男性和女性退休年龄是否应当相同也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二、德国社会情况分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逐渐成为一个经济迅速繁荣发达的世界强国。俾斯麦清楚地看到了在建立庞大的帝国资本时不能放任容克对工人进行无底线地剥削,认为“在经济斗争中站在弱者一边是我效忠这一王朝的传统”,因此他首创了社会保险包括退休金制度。但是,工人在他看来仅仅是在工业流水线上维持机器运转的“生物体”,工人之前是不存在什么差异的。为了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资本家更愿意去雇佣用工成本相对低廉的女工,但是女工所要负担的工作量与男工无异。在1957年,德国政府首次制定了退休年龄标准,但男女之间无异,均为65岁。
另一方面,在德国,性别平等运动空前高涨。在这一思想浪潮的作用下,德国女性被刻画成了一种“强势”的女性形象。在传统的德语语法中,每个职业都有带阳性或阴性的词尾以示对男女的区别,而事实是,大部分人在生活中惯用阳性词尾的名词来指代职业,这就引起了德国女权主义者们的极度不满。最终在他们的不断倡导下,德语现在用中性的词尾来描述职业,并不在性别上加以区分。德国女权主义的杰出代表爱丽丝·史瓦泽就曾提出“灵魂没有性别”,并收到了很多德国女性的拥护。在德国政府不堪人口老龄化负担时选择在2012年起开始逐步小幅延长退休年龄时,男性与女性间的退休年龄仍是没有区别的。
德国在男女退休年龄方面的政策可以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解释。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基于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力,将其精髓运用到性别尤其是女性方面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是理性,无论是男人或是女人,本性都是人性与理性的结合体,而不是所谓的生殖性。女人首先应当是人,然后再是性别上的女性。在生活中,两性应该平等平权。女性不仅应当和男性有着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更应为了自身的充实和自我提高存在于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成长并不是为了回归家庭。女性需要有一技之长来使其立足于社会之中,男性和女性有同等的竞争机会,这样公平开放的社会环境才会导致社会整体在“优胜劣汰”下良好运作。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女性认为和男性在工作中是有同等的能力和权利,男女退休年龄一致也是有理可循的。
三、中国社会情况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前,女性的职能定位大都是在家负责家务琐事等,出门担负起有酬劳动的更多定位在男性。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甚至“男女平等”的观念被编入了《共同纲领》中,女性也开始逐渐走出家门,去进入到各个行业和男性一起进行体力劳动。
我国的退休政策始于1951年,参照苏联模式,制定出了“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性50岁退休”的政策模式。而男女退休年龄间的这5年或10年的差距,是出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妇女解放”、“按劳分配”等思想的影响下,对于女性“特殊生理性”的一种照顾或者说是保护。此外,中国人民的家庭观念比较重,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的情感支持是更加明显的。因此,女同志也被期待着早些离开工作岗位,尽早回归家庭。在料理好家事的同时,帮助子女对第三代进行“隔代抚养”等现象在我国也是尤为普遍的。
我国的退休政策于1951年起实施,中间有一段时间的政策停滞,最终于1978年再度在全国推广实施的。而中间政策停滞的那个阶段,正是我国“左”倾思想严重的时期。女性在那一时期被赋予了“国家形象”,以一种轰轰烈烈的姿态加入到了工农业的生产建设中去。我们耳熟能详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正是出自“大跃进”时期。
在党的“拨乱反正”后,退休制度又被重新推行,但此时随着社会的风气面貌也焕然一新。例如女性也能够接受义务制教育,并且有条件继续深造,大批的“知识女性”开始出现。
这个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女性进入工作岗位的年龄推后,女性也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越来越拥有话语权。因此,在我国提出推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意见时,有关“男女退休年龄差”的问题也被摆上议程。但对于这项政策改进建议,至今呼声不高。在我国,基于传统的社会角色分工,女性还是更多的被期望于能够更多地投入到照顾家庭的责任中去,我国客观上由于社会体系还未完善,女性还是被期待能够早于男性退休的。
社会性别理论能够较好解释我国的社会现象。社会性别理论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社会性别的角色塑造以及塑造出的这些角色在社会性制度方面的差异,由此可以揭露出因为“刻板印象”所带来的种种不平等的根源,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等方面的权利关系及权利分工的不平等。社会性别的形成是基于社会文化发展变迁下对男女差异的阐释,是一种特定的在社会文化中专属于女性或男性的行为模式或特征。
社会性别指的是在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模式、角色分工、社会期待和社会定位不同的综合表现。女性的角色期待更多的是落在家庭方面的,女性如果仅仅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在夫妻、子女等家庭问题上没有很好地兼顾到,社会对于这个女性的评价往往是不成功的。由此,女性也以一种弱势的带有母性光环的身份,被期望比男性更早的退休。
四、结语
在思考“男女退休年龄该不该相同”这一问题时,本质上是在思考:我们所想要追求的理想化的“男女平等”中的“平等”,究竟指的是什么?
首先,所谓的“平等”,并不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在能力上的完全相等,也不是指退休年龄数值上的相等。男性女性在客观生理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强求的“平等”是以男性为基准的,实质上也就是让女性为了追赶而放弃自身的这种差异,这种做法显然是偏离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的。
其次,家庭的功能在本质上是个人基本需求的一种表现,但并不代表着个人的需求或者价值仅能通过家庭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和满足,对于女性这个群体来说亦是如此。
最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随着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逐步推行,生于这个新时代的女性,她们应当具备选择自己人生的信心和魄力。诸如兴趣、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权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蓝图和打算,是可以充分自由选择的。
由此,“弹性退休制”的想法开始被提出。“弹性退休制”是指,通过设立一个法定最低退休年龄,然后在这基础上给予一个合适的区间供女性去灵活选择什么时候退出劳动力市场。实行弹性退休制,意味着是将一个固定的退休年龄,慢慢向一个退休年龄区间转变。这样,不同的女性个体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弹性选择,这何尝不是一种“平等”的做法呢?
参考文献:
[1]王加丰,陈勇,高岱,等.《强国之鉴——八位央视(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J]. 理论与当代, 2007(8):58-58.
[2]刘伯红,郭砾,郝蕊.她/他们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同龄退休?——对选择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11(3):22-30.
[3]何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知识女性发展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