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ong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陆续减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力图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提升就业竞争力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金融领域并且向其他领域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11月14日,“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就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如何通过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更通畅的就业渠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会议精神的反复研究和学习,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就业压力的最佳途径。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旧有的教育模式,使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一、 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1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往往被视作知识课,只注重知识的传播,不重视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不具备职业化特色。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专业化要求,虽然具有一定英语水平却难以学以致用。在此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必定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2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不符合国际用人标准。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并且大规模启动用人计划,其中想要聘用高职人才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是目前培养的学生英语实战能力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换句话说,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直接影响其就业率。
  1.3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定位不明确,教学目的不能反映市场需要,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设施简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分重视“教与学”的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就业前景。在此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必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4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任务繁重。而学生往往有这样错误的理念:英语只是一门必修课,和就业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很多学校老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浮躁。这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 目前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亮点和不足
  
  2005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其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型和技能型人才”。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近新浪、搜狐、中国新闻网等大量媒体相继报道了高职生就业形势中的亮色。高职高专学生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薪资期望值低;具备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因素明显优于研究生和本科生。例如上海曾报道拥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人才受到青睐,有些高级人才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的高职毕业生就业亮点比较突出。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面临由于英语水平不过关而遭遇淘汰的尴尬局面。近年来,外资,合资企业在选择录用人才时,比较重视英语水平,大量的高职毕业生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有所把握的层面上,对英语的实际运用和把握十分生疏。在某种程度上,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应聘成功率,所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改善。
  
  三、 改变旧有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1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的必须重新定位,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切实贯彻建构主义理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知识的驾驭能力比较差,实践能力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建构主义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英语教学中强调建构主义,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变成课堂的主人,并且富有创造力的对文本进行解读甚至重新建构,由此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教学效果良好。
  3.2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必须不断开发、完善教学设施,引入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我国的传统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要,很多陈旧的设备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务必开发、完善全新的教学设备。除此以外,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势在必行。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使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2.1教育技术一词起源于美国,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给出了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教育技术被称作现代教育技术,其实质和国际通行的说法完全一致。
  3.2.2在形式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比较适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目前,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现代英语教学早已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倾向于使用交互式的教学手段,而多媒体教学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最佳的情感状态,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交流平台。除此以外,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便于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交流沟通。基于此这一模式理应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3.3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
  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高素质的教师必不可少。除此以外,教师的创新能力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而言,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引发其厌学情绪,针对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就要尽量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引入新思路、新理念;同时可以把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改良,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4高职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技能教育、能力培养,避免过分单一的成绩评估方式。
  一直以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估,往往局限于考试成绩,尤其是笔试成绩,这样不仅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容易把教学引入一种误区:即,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并不代表其就是合格的英语人才。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侧重于口语教学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3.5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多学科的知识,做到知识传播的多元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新信息、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作为教师,应该以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向学生传播跨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外国习俗及风土人情进行介绍,或者对中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进行分析。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语言,是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工具,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普及知识、传递情感、交流经验。
  事实上,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断提高其英语水平只是其中必要的一个方面。学生在应聘时还应该注意自身仪表、讲究谈吐、控制语速,最重要的是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文化知识。高职毕业生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这种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不仅仅是职业学校或者教师的任务。
  当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萧条。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如何保证就业的强大压力。在我国,企业缺少技术工人和大学生就业不易的现象长期共存。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开始投入到职业教育当中。
  2008年的大学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人数达到创纪录的559万,有专家预计,未来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92万多人,加上去年没能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这个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在这样严峻的挑战下,高职院校和教师始终应该把人才培养和就业结合在一起,为国家培养更多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凌红、杨秋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3月
  [2]钟国飞,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体现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探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7月
  [3]徐勇飞,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微探,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8月
  [4]张胜伟,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内江科技,2006年8月
  [5]赵芝英,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疯狂英语,2008年6月
  [6]王艳艳,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探究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7]姚济国、戴日新,论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就业,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9月
  [8]崔颖,职业需求本位——高职英语教学新导向,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年3月
  网址: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2/2/14755/html
  http:www.eol/mou_lue_4351/20081105/t20081105_337418_1.shtml
  http:www.report.qianlong.com/33378/2008/11/15/118@4747642.htm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偏低的情况,广大研究者和教师开始尝试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强调写作认知过程的过程教学法,其中以师生合作、同伴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反馈是对传统的结果教学法的重大突破。大学英语写作课堂里作文批改反馈途径有两种,一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信息交互(教师评语),另一种是学生间的信息交互(同伴互评)。鉴于两种反馈形式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切实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我们提倡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学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统计人才培养的要求,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如果只进行理论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探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统计学;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无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预测,还是企事业单位及
期刊
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了,但教师只是依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去建构评价标准并去评价学生,教师设定的评价项目和课程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偏离,或遗漏课标某些内容,或超出课标要求,导致教师无法得到有效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信息,进而影响下一步教学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新课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它在学生发展中的特有功能。综合性学习的实质是要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而适合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有效动力。为了确保语文
期刊
摘 要:京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针对京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从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讨,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京江学院;电信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改革    序言
期刊
摘 要:英语分层次教学法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兼顾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本文介绍了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测评手段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分层次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从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界定出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层次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简介了题元角色理论的提出和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分析了题元角色与语法成分的关系,主要是不对应性。文中通过一些例句说明一个语法成分可以由不同的题元角色来扮演,同一个语法成分可以获得多个不同的题元角色,在一些特殊的句子中还可能出现某一语法成分的题元角色不确定的情况。造成这些不对应的原因主要由句式的多样性,动词的复杂性和语言的特殊性等。  关键词:题元角色; 语法成分; 不对应;句式; 动词
期刊
摘 要:如今,创作和拍摄校园DV剧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种独特的时尚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走近DV,他们用DV记录自己的成长,用DV拍摄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用DV表达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看法。而这种原生态的创作充分体现了校园审美文化的特征也折射着校园审美文化的全貌。通过目前校园DV作品的种种积极意义和存在问题的观察,我们可以探寻到正确引导校园“DV热”现象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校园审美文化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中专女生自主参与体育课准备活动对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详细而深刻地论述了自己在体育课准备教学为培养中专女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并从实践效果中得出结论。  关键词:中职女生;自主参与;体育课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过程,而目前,我们准备部分的教学形式比较单调,包括活动的组织,量的安排等方面都比较呆板、保守,忽视学生的个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国内多所高校开展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但社会各界对此举的看法不尽相同。本文首先说明了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就当前该课程双语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从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教学条件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建议  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哲学彻底抛弃本体思维方式,在欧洲哲学史上实现了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在马克思哲学中,只有某个关系或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没有本体。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没有体现这一革命性变革,它的逻辑起点是具有浓厚本体色彩的“物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彻底抛弃本体思维方式,把“现实的人”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既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要求,也符合当代哲学的主要价值和时代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