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年轻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
08(A)—0008—02
听课
学校都重视听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都不同程度地给教师下达了听课任务,但年轻教师听课往往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听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听课是为了“克隆”——年轻教师容易把优秀教师的课“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甚至有的年轻教师还不知道听课究竟听什么?
为了提高年轻教师的听课质量,减轻他们过多听课的负担,我们主张年轻教师应把听课视为一种研究及对课例的比较探究。如听同一年级的课时,年轻教师先要自己备好课,再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然后分析比较找出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优秀教师的有什么不同。如有差距,要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同时分析自己的优势,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如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的课要预先了解上课的内容,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再去听课。听课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听课后要同上课教师交换意见。同时,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调查,如询问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反映等。
教学是需要经验的活动,比较式听课可以给年轻教师提供另一种“教学样本”及可供学习的经验,从而加速专业成长。
评课
听完课就要进行评课,评课是一种教学研究。评课者要对所听之课做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分析。这里所讲的年轻教师的评课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年轻教师的课要请老教师或同伴来评点。二是对老教师的课作出评价。
请老教师来评课是每一位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因为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轻教师必须虚心学习,认真对待。请同事听课或对同事的课进行点评意义也很大。因为同事相当于一面镜子,从中能对照自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及优势。
年轻教师在听了老教师的课后也要作出评价,总结学习老教师的优点,听一堂课要有一堂课的收获,听一位老师的课就应积累一点经验。
反思
教学是一门不乏遗憾的艺术。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与寻找问题,年轻教师要做好每节课的教学后记,以便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年轻教师的反思应包括听课、上课等教学后的反思。反思是同自己已有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进行比照。没有反思的教育是不可能深刻的,没有反思的教师是不可能快速成长的。
年轻教师要力争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就是要养成教学中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习惯。应该重视教学后记和教学反馈,通过与学生、同事的沟通,了解对自己教学的客观评价,进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汲取先进的理念及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主动坚持反思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快速进步的关键。
读书
从师范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可以说是一些年轻教师的“共同困惑”。一方面他们自我意识较强,欠缺主动关心学生的精神。此外,现在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明显高于过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严峻挑战,而我们对教师的培养过于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许多年轻教师缺乏系统的、应用性强的教学理念。读书可以弥补年轻教师的这一缺陷。随着教学的深入,读书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年轻教师刚工作的一段时间是感情最丰富、感觉最敏锐、精力最充沛、意志最脆弱的时期,读书能为年轻教师提供精神支柱。因此,读书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基本学习能力,也是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
引领
采用专家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校本培训,实施专业引领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聆听专家讲课,和名师面对面交流,在听讲中思考,在交流中获得真实的启迪。听专家名师的报告会只是专家名师引领的一个前奏,更好的乐章还在后面。听完报告要及时写出心得感受,就培训的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认识存在的问题,重视新课程理念的内化过程,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悟出“我该怎么做”,这种反思使得教师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教师不再盲目地相信权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更有意义的新理念。从理念到操作要走的路还很长,这需要教师在学习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课堂理念,并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操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发展。
教研
我校在年轻教师中实施“青蓝工程”,开展老师之间的师徒结对活动,由有经验、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敬业精神和管理学生、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老教师向年轻教师学习新信息技术等。鼓励年轻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把自己融入到大家之中,借鉴集体智慧。撰写“论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参加课题组活动,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对年轻教师来说,每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就能获得一些新的教学信息,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实现对教育实践认识的新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教研(科研)意识与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教师体验到了工作的乐趣,收获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
08(A)—0008—02
听课
学校都重视听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都不同程度地给教师下达了听课任务,但年轻教师听课往往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听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听课是为了“克隆”——年轻教师容易把优秀教师的课“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甚至有的年轻教师还不知道听课究竟听什么?
为了提高年轻教师的听课质量,减轻他们过多听课的负担,我们主张年轻教师应把听课视为一种研究及对课例的比较探究。如听同一年级的课时,年轻教师先要自己备好课,再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然后分析比较找出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优秀教师的有什么不同。如有差距,要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同时分析自己的优势,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如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的课要预先了解上课的内容,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再去听课。听课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听课后要同上课教师交换意见。同时,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调查,如询问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反映等。
教学是需要经验的活动,比较式听课可以给年轻教师提供另一种“教学样本”及可供学习的经验,从而加速专业成长。
评课
听完课就要进行评课,评课是一种教学研究。评课者要对所听之课做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分析。这里所讲的年轻教师的评课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年轻教师的课要请老教师或同伴来评点。二是对老教师的课作出评价。
请老教师来评课是每一位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因为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轻教师必须虚心学习,认真对待。请同事听课或对同事的课进行点评意义也很大。因为同事相当于一面镜子,从中能对照自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及优势。
年轻教师在听了老教师的课后也要作出评价,总结学习老教师的优点,听一堂课要有一堂课的收获,听一位老师的课就应积累一点经验。
反思
教学是一门不乏遗憾的艺术。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与寻找问题,年轻教师要做好每节课的教学后记,以便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年轻教师的反思应包括听课、上课等教学后的反思。反思是同自己已有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进行比照。没有反思的教育是不可能深刻的,没有反思的教师是不可能快速成长的。
年轻教师要力争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就是要养成教学中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习惯。应该重视教学后记和教学反馈,通过与学生、同事的沟通,了解对自己教学的客观评价,进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汲取先进的理念及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主动坚持反思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快速进步的关键。
读书
从师范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可以说是一些年轻教师的“共同困惑”。一方面他们自我意识较强,欠缺主动关心学生的精神。此外,现在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明显高于过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严峻挑战,而我们对教师的培养过于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许多年轻教师缺乏系统的、应用性强的教学理念。读书可以弥补年轻教师的这一缺陷。随着教学的深入,读书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年轻教师刚工作的一段时间是感情最丰富、感觉最敏锐、精力最充沛、意志最脆弱的时期,读书能为年轻教师提供精神支柱。因此,读书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基本学习能力,也是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
引领
采用专家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校本培训,实施专业引领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聆听专家讲课,和名师面对面交流,在听讲中思考,在交流中获得真实的启迪。听专家名师的报告会只是专家名师引领的一个前奏,更好的乐章还在后面。听完报告要及时写出心得感受,就培训的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认识存在的问题,重视新课程理念的内化过程,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悟出“我该怎么做”,这种反思使得教师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教师不再盲目地相信权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更有意义的新理念。从理念到操作要走的路还很长,这需要教师在学习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课堂理念,并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操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发展。
教研
我校在年轻教师中实施“青蓝工程”,开展老师之间的师徒结对活动,由有经验、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敬业精神和管理学生、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老教师向年轻教师学习新信息技术等。鼓励年轻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把自己融入到大家之中,借鉴集体智慧。撰写“论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参加课题组活动,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对年轻教师来说,每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就能获得一些新的教学信息,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实现对教育实践认识的新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教研(科研)意识与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教师体验到了工作的乐趣,收获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