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桥梁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桥梁建设施工中,使用预应力后张法,要严格按照后张法的施工流程,并注重张拉计算和控制,以实现混凝土良好的性能发挥,確保桥梁施工质量。
【关键词】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张拉控制
在桥梁建设施工中,要对桥梁受力结构进行分析。在桥梁受力结构上,梁体上部属于受压区,下部属于受拉区,而砼结构具有较强的受压能力,但是受拉能力较差。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采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能实现预应力筋对结构受拉区的拉力的有效承载,进而防止梁体底部砼结构由于受拉而产生裂缝。
1、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概述
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采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首先要根据张拉过程进行材料准备和工艺准备。预应力后张法施工中,会对部分设备施加相应的预应力,对这部分设备,要严格校核。同时,对混凝土的各类构件的外观、强度以及尺寸进行检测,要确保检测的各项指标实现对张拉要求的良好满足。在预应力后张法的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强度控制,确保其强度不低于设计规范的要求。当强度过低时,不能实施张拉。另外,实施张拉之前,要仔细检查混凝土的预留孔道以及张拉垫板,确保其摆放正确,锚垫板必须与孔道成垂直状态,同时保证灌浆孔的大小适宜。
1.1分节段张拉
有的预应力桥梁具有巨大的跨径,对于此类桥梁,采用整体张拉的施工方式既不能有效地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张拉效果。因此,对于此类大跨径的桥梁的建设施工,应该采用分节段实施张拉。在张拉施工中,对钢筋骨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在预应力钢筋的位置预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值之后,将预应力钢筋穿入相应的孔道,对之进行张拉,并对预应力钢筋锚固,最后对孔道进行灌浆。
1.2分批次张拉
分批次张拉,是在结构试件中,在不同时间采取多批次的方式对预应力筋实施张拉。对预应力筋实施张拉的同时,其混凝土结构会出现相应的压缩,将对预应力筋的预应力造成一定的损失,无法取得良好的张拉效果。
2、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流程
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后张法的施工,并遵循对称张拉等原则,避免导致偏心加载,采用科学合理的张拉顺序。其具体的施工顺序如下:
(1)对混凝土的材料特性进行充分考虑。在张拉施工中,加强对拉应力的控制,避免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承载,避免大小偏心的拉应力出现。
(2)对于从上至下的张拉,要在梁体最低的一端进行张拉锚具的牢固固定,避免钢束滑动,从梁体两端实施依次张拉,最后对张拉完成的顶板钢束进行固定,实现从下到上的张拉。
(3)对双排预应力筋的实施张拉,要尽量避免偏心受拉,在一侧对最不利的荷载进行安排,当一侧张拉完成之后,对另一侧进行张拉,同时对张拉数据进行重新调整,确保两端形成对称的张拉应力。
(4)在现有的箱型截面中,存在有横向张拉和纵向张拉。横向张拉要加强对拉应力的控制,避免拉应力过大。
在后张法施工过程中,钢筋会在预应力作用下拉长。同时,钢筋塑性变形的相关特点,会造成钢筋在张拉完成之后出现回弹,进而导致钢筋收缩。混凝土会伴随钢筋的收缩而收缩,造成起拱。实施张拉,能实现钢筋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实现混凝土提前发挥其抗压强度。实施张拉的过程中,如果对轴向收缩和挠曲进行约束,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实施张拉,要对弹性变形进行充分掌握,对模板支架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对变形的约束。通常,实施张拉时,要确保模板支架保持以下状态:(1)拆除约束轴向弹性收缩的梁侧模板。避免梁体裂缝的产生,减少模板拆除的难度。(2)对支架约束以及模板约束的解除,要确保预应力的足够施加。(3)要对模板与支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支座活动没有受到约束作用。
3、张拉控制
3.1张拉计算以及张拉顺序
对预应力的钢丝下料进行长度计算:钢丝下料时,要充分考虑锚具的类型以及张拉设备的具体条件,以此为基础,对钢丝下料长度进行确定。通常,按照以下计算公式:
在上述公式中,L表示的是钢丝的下料长度; L0表示的是梁的管道加上两端锚具的总长度;n表示的是张拉端的具体数目;l1表示的是千斤顶的支撑端到夹具外边缘的距离,该距离包括锚垫板的圈厚度。
后张法梁预应力筋实施张拉的具体程序,按照力筋的种类不同以及锚具的类型不同而不同。通常,按照下列规定实施张拉。
(1)钢筋与钢筋束
0—初应力—1.05 б con( 持荷 2min)—б con( 锚固 )
(2)钢绞线束
对于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诸如夹片式锚具等:
普通松弛力筋 :0—初应力—1.03 б con( 锚固 )
低松弛力筋 :0—初应力—б con( 持荷 2min 锚固 )
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采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通常有两种具体实施张拉的方式,一种是分节段张拉,一种是分批次张拉。采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
参考文献:
[1]贺电.浅谈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及张拉计算[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关键词】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张拉控制
在桥梁建设施工中,要对桥梁受力结构进行分析。在桥梁受力结构上,梁体上部属于受压区,下部属于受拉区,而砼结构具有较强的受压能力,但是受拉能力较差。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采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能实现预应力筋对结构受拉区的拉力的有效承载,进而防止梁体底部砼结构由于受拉而产生裂缝。
1、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概述
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采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首先要根据张拉过程进行材料准备和工艺准备。预应力后张法施工中,会对部分设备施加相应的预应力,对这部分设备,要严格校核。同时,对混凝土的各类构件的外观、强度以及尺寸进行检测,要确保检测的各项指标实现对张拉要求的良好满足。在预应力后张法的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强度控制,确保其强度不低于设计规范的要求。当强度过低时,不能实施张拉。另外,实施张拉之前,要仔细检查混凝土的预留孔道以及张拉垫板,确保其摆放正确,锚垫板必须与孔道成垂直状态,同时保证灌浆孔的大小适宜。
1.1分节段张拉
有的预应力桥梁具有巨大的跨径,对于此类桥梁,采用整体张拉的施工方式既不能有效地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张拉效果。因此,对于此类大跨径的桥梁的建设施工,应该采用分节段实施张拉。在张拉施工中,对钢筋骨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在预应力钢筋的位置预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值之后,将预应力钢筋穿入相应的孔道,对之进行张拉,并对预应力钢筋锚固,最后对孔道进行灌浆。
1.2分批次张拉
分批次张拉,是在结构试件中,在不同时间采取多批次的方式对预应力筋实施张拉。对预应力筋实施张拉的同时,其混凝土结构会出现相应的压缩,将对预应力筋的预应力造成一定的损失,无法取得良好的张拉效果。
2、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流程
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后张法的施工,并遵循对称张拉等原则,避免导致偏心加载,采用科学合理的张拉顺序。其具体的施工顺序如下:
(1)对混凝土的材料特性进行充分考虑。在张拉施工中,加强对拉应力的控制,避免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承载,避免大小偏心的拉应力出现。
(2)对于从上至下的张拉,要在梁体最低的一端进行张拉锚具的牢固固定,避免钢束滑动,从梁体两端实施依次张拉,最后对张拉完成的顶板钢束进行固定,实现从下到上的张拉。
(3)对双排预应力筋的实施张拉,要尽量避免偏心受拉,在一侧对最不利的荷载进行安排,当一侧张拉完成之后,对另一侧进行张拉,同时对张拉数据进行重新调整,确保两端形成对称的张拉应力。
(4)在现有的箱型截面中,存在有横向张拉和纵向张拉。横向张拉要加强对拉应力的控制,避免拉应力过大。
在后张法施工过程中,钢筋会在预应力作用下拉长。同时,钢筋塑性变形的相关特点,会造成钢筋在张拉完成之后出现回弹,进而导致钢筋收缩。混凝土会伴随钢筋的收缩而收缩,造成起拱。实施张拉,能实现钢筋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实现混凝土提前发挥其抗压强度。实施张拉的过程中,如果对轴向收缩和挠曲进行约束,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实施张拉,要对弹性变形进行充分掌握,对模板支架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对变形的约束。通常,实施张拉时,要确保模板支架保持以下状态:(1)拆除约束轴向弹性收缩的梁侧模板。避免梁体裂缝的产生,减少模板拆除的难度。(2)对支架约束以及模板约束的解除,要确保预应力的足够施加。(3)要对模板与支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支座活动没有受到约束作用。
3、张拉控制
3.1张拉计算以及张拉顺序
对预应力的钢丝下料进行长度计算:钢丝下料时,要充分考虑锚具的类型以及张拉设备的具体条件,以此为基础,对钢丝下料长度进行确定。通常,按照以下计算公式:
在上述公式中,L表示的是钢丝的下料长度; L0表示的是梁的管道加上两端锚具的总长度;n表示的是张拉端的具体数目;l1表示的是千斤顶的支撑端到夹具外边缘的距离,该距离包括锚垫板的圈厚度。
后张法梁预应力筋实施张拉的具体程序,按照力筋的种类不同以及锚具的类型不同而不同。通常,按照下列规定实施张拉。
(1)钢筋与钢筋束
0—初应力—1.05 б con( 持荷 2min)—б con( 锚固 )
(2)钢绞线束
对于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诸如夹片式锚具等:
普通松弛力筋 :0—初应力—1.03 б con( 锚固 )
低松弛力筋 :0—初应力—б con( 持荷 2min 锚固 )
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采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通常有两种具体实施张拉的方式,一种是分节段张拉,一种是分批次张拉。采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
参考文献:
[1]贺电.浅谈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及张拉计算[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