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研究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抽油机井工作环境特殊,影响油井生产效率的因素众多,比如抽油泵柱塞运动规律、悬点运动规律等。本文从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角度出发,先分析了其工作环境,然后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旨在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抽油机井;模型;采油设备
  石油是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在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很对人对此提出了研究,建立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旨在提高抽油机井的生产效率。
  一、建立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的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石油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应用领域涉及多个方面。在抽油机井采油过程中,由于其环境特殊,开采难度大,建立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高抽油机井生产效率的需要
  在抽油机井的采油过程中,受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多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良好解决,泵阀球运动规律、流体进泵阻力等。因此,必须要加强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状况方面的研究,建立一系列的模型,从而不断提高抽油机井生产效率。
  (二)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需要
  随着节能降耗观念的不断发展,节能降耗观念深入人心。采油设备能源耗费大,更应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因此,人们需要加强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状况的研究,从节能降耗角度出发,建立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
  (一)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研究现状
  在抽油机井工作过程中,影响油井生产效率的因素比较多,本文主要从泵阀球运动规律、抽油泵柱塞运动规律和井筒流体进出泵阻力这三个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模型研究现状。
  1、泵阀球运动规律模型
  就目前情况来看,关于抽油泵阀球运动规律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在研究的过程中,虽然采用了力学与数学模型,但是都比较简单,实际应用价值不高。比如鲁延丰和葛占玉在《抽油泵泵阀运动规律研究》[1]中,将油泵泵阀的魏氏效应考虑其中,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但这个模型没有考虑液体可压缩性对连续流的作用,而且也没有将阀球动态特性考虑在内,缺乏实际价值。此外,国外对此也做出了相关研究,比如阿道尔夫[2]在1968年,建立一个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这个模型有效弥补了鲁延丰和葛占玉所建立模型的不足,但是在描述泵阀球在开启和关闭这两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孟英峰等人在《往复泵泵阀运动规律》[3]一文中,建立了常微分方程,但仍然存在不足,即在升程中存在奇点问题。随后,为了研究出泵阀球运动规律,赵胜[4]等人,在阿道尔夫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模型进行简化,假设阀球的直径远远大于其升程,并且没有考虑阀盘运动的惯性力,最终得到关于阀球运动规律的解析计算公式。董世明[5]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借鉴前人的经验,建立了泵运动规律数学模型,仿真度较高。但是,在这个模型中,没有考虑到阀球的公转和自转。因此,它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差。
  2、抽油泵柱塞运动规律模型
  抽油泵柱塞运动规律对于抽油机井采油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葛占玉[6]等人在《井下抽油泵柱塞与泵筒运动规》一文中,充分利用三元振动模型,其中考虑了三个方面的振动,即油管柱、抽油杆柱以及井筒油柱,最终建立了数学模型,为后期研究抽油泵故障原因、井下工作机理这两个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但是,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到流体通过泵阀处的水力损失,而且将此方法用于分析非均质的井筒液体时,会产生误差。
  此外,刘猛[7]等人在《使用混合杆柱时抽油泵柱塞的超冲程》一文中,研究了抽油杆振动规律,并建立了偏微分方程,然后再利用固有函数法来对方程进行求解,从而得出了关于抽油泵柱塞运动的无穷级数解析计算式。
  3、井筒流体进出泵阻力模型
  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外的很多研究人员对此做出了研究。但是,在抽油机井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影响泵阀阻力的因素非常多;另一方面,流体进出泵规律也比较复杂。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关于其阻力计算多为经验公式。张琪等[8]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全面总结了泵阀流体流动阻力,充分利用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最终得出了关于泵阀阻力的理论计算式,从而分析出其大小与泵阀结构、流体密度的相关性。姚建设[9]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对不同的抽油泵进行试验研究,经过反复研究,得出泵阀系统的流体阻力损失情况,最终得出影响泵阀阻力的因素,并且绘画出试验曲线。在上述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没有全面考虑影响流体进出泵阻力因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改进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的建议
  针对目前抽油机井采油设备工作动态模型研究情况来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节能降耗。但是,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泵阀球运动规律模型研究中,应该将阀球的自转和公转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小误差。第二,在抽油泵柱塞运动规律模型研究中,应该考虑影响柱塞运动规律的因素,比如流体进出泵阻力,从而不断完善其模型研究。第三,在井筒流体进出泵阻力模型研究中,需要全面考虑其影响因素,包括泵阀结构、粘度、流体密度和流速等。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抽油机井采油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抽油机井生产效率和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人们必须要不断总结前人研究经验,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不断加强研究,解决目前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减小误差,建立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模型,用以指导抽油机井工作,促使采油作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占玉,鲁延丰.抽油泵泵阀运动规律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1995,19(1):66-69.
  [2]S.D.L.Lekia and R.D.Evans.A coupled rodand fluid dynamic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sucker rod pumping system.SPE21664.1991:296-334.
  [3]孟英峰,梁红,张仲良.往复泵泵阀运动规律的建模与仿真[J].石油机械,1995,23(5):16-20.
  [4]赵胜.往复泵泵阀的设计计算[J].化工与通用机械,1981:8-9.
  [5]董世民,姚春东,刘春忠等.抽油泵泵阀运动规律的计算机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0,12(2):116-119.
  [6]葛占玉,刘庆.井下抽油泵柱塞与泵筒运动规律的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1993,17(6):56-61.
  [7]刘猛,万邦烈,陈如恒.使用混合杆柱时抽油泵柱塞的超冲程[J].石油机械,1998,26(1).
  [8]张琪.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9]姚建设.抽油泵泵阀的流体阻力试验[J].石油机械.1993,21(3):21-25.
其他文献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在区域内竞争中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肇庆市城市竞争力弱主要是金融实力和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较差,阻碍着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被经济体有效吸收和利用。为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电力行业已经成为國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促使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获得发展和壮大,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电力资源的正常生产和运行。本文简要分析了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自动化运行;输配电;用电工程  随着电子信息
【摘要】苍海新城项目水系工程为梧州市的一个重要市政施工项目,它关系着这一片区域的水上观光项目的正常运营,同时也是浔江、上小河以及苍海三者之间的主要水系便道。顶管施工是整个苍海新城水系工程中的重要阶段,顶管技术所铺设的管段全长约为一千三百米,管道的品种也是选取的特定的类型和口径。本文将针对顶管技术在苍海新城水系工程中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苍海运河;水系工程;顶管;运用    1、顶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