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管性痴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体衰退量表评分以及平均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02-02
血管性痴呆是因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引起记忆、认知以及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血管性痴呆疾病发病率为1.1%~3.0%[2]。血管性痴呆症可引起患者的脑组织以及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我国护理理念的不断改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路径逐渐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本组研究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护理血管性痴呆患者,以期给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5岁~84岁,平均年龄70.4±2.3岁;病程8个月~37个月,平均病程21.4±2.5个月;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64岁~86岁,平均年龄68.5±2.7岁;病程7个月~38个月,平均病程20.3±2.1个月。两组患者均排除意识障碍、重度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运用脑复康、银杏片等药物以及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常规用药指导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
1.3 评估方法 对患者实施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总体衰退量表评分(GDS),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组研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具体包括:患者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有关情况,对患者实施常规测量,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入院第2天对患者实施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病情变化等情况,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服药情况以及护理需求,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向患者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知识以及必要性,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第3天时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进行痴呆相关量表等的测评,对患者实施交流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安全干预。入院治疗4天~7天时,对患者进行感觉干预,充分刺激患者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促使患者保持感觉功能,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入院8天~14天时,对患者实施躯体锻炼以及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等方式开导患者,若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则应由职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入院15天~25天,对患者实施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出能使患者感兴趣并有助于恢复功能的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实施行为干预的同时给予患者认知干预,对患者实施阶段性评估。入院26天~35天时,对患者实施综合性娱乐性治疗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继续实施心理干预以及认知行为干预。入院46天后,评估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参与意识,调整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媛,陈越,廖淑芳. 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 ( 8) : 1318 - 1320
[2] 陈立荣,邵书琴,邵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肝炎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 ( 12) : 2151.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02-02
血管性痴呆是因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引起记忆、认知以及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血管性痴呆疾病发病率为1.1%~3.0%[2]。血管性痴呆症可引起患者的脑组织以及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我国护理理念的不断改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路径逐渐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本组研究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护理血管性痴呆患者,以期给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5岁~84岁,平均年龄70.4±2.3岁;病程8个月~37个月,平均病程21.4±2.5个月;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64岁~86岁,平均年龄68.5±2.7岁;病程7个月~38个月,平均病程20.3±2.1个月。两组患者均排除意识障碍、重度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运用脑复康、银杏片等药物以及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常规用药指导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
1.3 评估方法 对患者实施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总体衰退量表评分(GDS),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组研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具体包括:患者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有关情况,对患者实施常规测量,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入院第2天对患者实施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病情变化等情况,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服药情况以及护理需求,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向患者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知识以及必要性,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第3天时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进行痴呆相关量表等的测评,对患者实施交流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安全干预。入院治疗4天~7天时,对患者进行感觉干预,充分刺激患者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促使患者保持感觉功能,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入院8天~14天时,对患者实施躯体锻炼以及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等方式开导患者,若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则应由职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入院15天~25天,对患者实施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出能使患者感兴趣并有助于恢复功能的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实施行为干预的同时给予患者认知干预,对患者实施阶段性评估。入院26天~35天时,对患者实施综合性娱乐性治疗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继续实施心理干预以及认知行为干预。入院46天后,评估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参与意识,调整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媛,陈越,廖淑芳. 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 ( 8) : 1318 - 1320
[2] 陈立荣,邵书琴,邵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肝炎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 ( 12) :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