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高燃,1981年生,湖南人。清华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2004年创业,MySee总裁;2005年2月,高燃遇到了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两个人合并了公司,创立MySee.com。12个月后融进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打工仔花半年考上清华
1981年高燃出生在湖南益阳一个普通农家。很小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上学以后的高燃成绩名列前茅,但在升高中的当口儿,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父母不得不让他读中专。毕业后只有中专文凭的他在工厂里拿到的薪水微薄。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高燃开始自学ISO9000认证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久便跳槽到一家外企当上了工程师,月薪可以拿到5000元。
在外企工作自然会接触到许多大学生,与他们交往后高燃发现自己并不差,尤其是看到家乡那些上了高中的伙伴陆陆续续考入大学,高燃觉得理想开始飘远。在经过一番考虑后,高燃决定辞职回家准备高考。
见到回家准备插班就读参加高考的高燃,父母很是不解,因为5000元的月薪对这个偏僻农村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收入,而且上大学的费用家里也难以承担。但高燃坚持自己的决定,并且决心报考清华或者北大。在旁人眼里,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时距离高考只剩下半年时间。
高燃被分到全校最差的班,在学校的第一次月考中,他是该班倒数第二,但这丝毫未影响到他。“我觉得我一天高中都没上,就能考倒数第二,说明还有人比我更差,我觉得我还是可以的。”自信的背后高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全身心扑在学习上,上课时专心致志。
一个月后的第二次月考他已经是全班第一,这样的成绩一直保持到学期末。高考如期而至,高燃如愿以偿。他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且是清华大学。这消息在这个十多年都没有出过清华和北大学生的地方引起了轰动。后来有人为他解决了学费,高燃的大学梦想实现了,然而他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他众多梦想中的一个,现在才刚刚起步。
一块钱求职当上记者
1998年8月28日,高燃正式成为清华学子。强烈的求知欲使他显得有些不安分,四年里他先后就读于外语系和中文系,最后从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
在校期间高燃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他组织了很多讲座,请了很多企业家、政府官员、学者,还有一些国外的大企业家、知名人士来学校做演讲。在邀请这些名流之前,高燃都会进行充分准备,读了非常多的书,也做了非常多的功课,比如说了解他们个人的资料。而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那些所认识的人也无形中成为他后来创业的资本,这其中包括后来鼎立支持他的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
丰富的大学生活使高燃改变了许多。“我发现大学生活对我的改变非常大,让我重新树立了信心。”所以现在一有机会,他就告诉后来者,你们一定要上大学。
2003年7月1日,高燃大学毕业。他怀揣着自己的实习作品,花了一块钱坐公车,径直来到《经济观察报》社,找总编要工作。自信和实力让他得到职位成为一名记者。凭着对新闻的独特理解与自己的勤奋,他获得当年报社的最佳新记者奖。在报社工作8个月后,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躁动了,“我不希望我的人生一眼就看到头。”高燃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两年获得千万投资
2004年的中国IT行业,电子商务风起云涌。当了一段时间经济记者的高燃已对IT行业有所了解,也想在电子商务里发展,便做了一个商业计划。随后高燃找到结交已久的远东集团总裁蒋锡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2004年6月,高燃去江苏参加远东集团的董事会。在会上他阐释了自己的计划,但是这个项目风险太大,招致大多数董事和监事的反对。高燃的真诚与执著却打动了蒋锡培,他最终答应个人出资100万,并拍着高燃的肩膀说:“这个项目有非常大的风险,但你这个人没有风险。”
2004年7月,23岁的高燃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董事会的判断没有错,他的电子商务计划没有成功,公司的境况举步维艰。恰巧此时,高燃遇到了邓迪,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也创立了一个公司,同样是运营不佳。他们一个人有资源,一个人有技术,两人一合计,决定合并公司。2005年2月,高维视讯(mysee.com)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通过直播连、宋2005年大陆行演讲和神舟6号上天,高维视讯浮出水面,进入公众视野。在2005年12月,仅仅成立10个月的高维视讯就获得中国互联网协会颁发的“互联网产业创新第二名”“中国互联网产业100强”称号,在2006年上半年又被中国互联网协会以及国内外众多风险投资机构联合评为“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可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2006年10月,高燃退出高维视讯董事会。对此高燃解释说:“之所以离开MySee,是自己已经对这个行业没有兴趣了。”
果然,2007年新春伊始,高燃创立海川传媒的消息传来,海川传媒融资达1000万元。有人在网上这样评论高燃:“这个让人炫目的年轻人,已经把自己对速度的追求带入了下一单元。我不知道这算是屡败屡战的坚持,还是‘80后’率性自我的体现,但我看到,高燃在享受这种速度的晕眩感,享受这种创业的刺激。”
而对他的速度人生,高燃则说:我知道,故事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一一人生的故事。我深信,一个激动人心的人生故事会继续上演。
(摘自《蓝铃·打工妹》)
编辑/苗与
打工仔花半年考上清华
1981年高燃出生在湖南益阳一个普通农家。很小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上学以后的高燃成绩名列前茅,但在升高中的当口儿,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父母不得不让他读中专。毕业后只有中专文凭的他在工厂里拿到的薪水微薄。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高燃开始自学ISO9000认证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久便跳槽到一家外企当上了工程师,月薪可以拿到5000元。
在外企工作自然会接触到许多大学生,与他们交往后高燃发现自己并不差,尤其是看到家乡那些上了高中的伙伴陆陆续续考入大学,高燃觉得理想开始飘远。在经过一番考虑后,高燃决定辞职回家准备高考。
见到回家准备插班就读参加高考的高燃,父母很是不解,因为5000元的月薪对这个偏僻农村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收入,而且上大学的费用家里也难以承担。但高燃坚持自己的决定,并且决心报考清华或者北大。在旁人眼里,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时距离高考只剩下半年时间。
高燃被分到全校最差的班,在学校的第一次月考中,他是该班倒数第二,但这丝毫未影响到他。“我觉得我一天高中都没上,就能考倒数第二,说明还有人比我更差,我觉得我还是可以的。”自信的背后高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全身心扑在学习上,上课时专心致志。
一个月后的第二次月考他已经是全班第一,这样的成绩一直保持到学期末。高考如期而至,高燃如愿以偿。他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且是清华大学。这消息在这个十多年都没有出过清华和北大学生的地方引起了轰动。后来有人为他解决了学费,高燃的大学梦想实现了,然而他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他众多梦想中的一个,现在才刚刚起步。
一块钱求职当上记者
1998年8月28日,高燃正式成为清华学子。强烈的求知欲使他显得有些不安分,四年里他先后就读于外语系和中文系,最后从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
在校期间高燃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他组织了很多讲座,请了很多企业家、政府官员、学者,还有一些国外的大企业家、知名人士来学校做演讲。在邀请这些名流之前,高燃都会进行充分准备,读了非常多的书,也做了非常多的功课,比如说了解他们个人的资料。而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那些所认识的人也无形中成为他后来创业的资本,这其中包括后来鼎立支持他的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
丰富的大学生活使高燃改变了许多。“我发现大学生活对我的改变非常大,让我重新树立了信心。”所以现在一有机会,他就告诉后来者,你们一定要上大学。
2003年7月1日,高燃大学毕业。他怀揣着自己的实习作品,花了一块钱坐公车,径直来到《经济观察报》社,找总编要工作。自信和实力让他得到职位成为一名记者。凭着对新闻的独特理解与自己的勤奋,他获得当年报社的最佳新记者奖。在报社工作8个月后,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躁动了,“我不希望我的人生一眼就看到头。”高燃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两年获得千万投资
2004年的中国IT行业,电子商务风起云涌。当了一段时间经济记者的高燃已对IT行业有所了解,也想在电子商务里发展,便做了一个商业计划。随后高燃找到结交已久的远东集团总裁蒋锡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2004年6月,高燃去江苏参加远东集团的董事会。在会上他阐释了自己的计划,但是这个项目风险太大,招致大多数董事和监事的反对。高燃的真诚与执著却打动了蒋锡培,他最终答应个人出资100万,并拍着高燃的肩膀说:“这个项目有非常大的风险,但你这个人没有风险。”
2004年7月,23岁的高燃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董事会的判断没有错,他的电子商务计划没有成功,公司的境况举步维艰。恰巧此时,高燃遇到了邓迪,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也创立了一个公司,同样是运营不佳。他们一个人有资源,一个人有技术,两人一合计,决定合并公司。2005年2月,高维视讯(mysee.com)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通过直播连、宋2005年大陆行演讲和神舟6号上天,高维视讯浮出水面,进入公众视野。在2005年12月,仅仅成立10个月的高维视讯就获得中国互联网协会颁发的“互联网产业创新第二名”“中国互联网产业100强”称号,在2006年上半年又被中国互联网协会以及国内外众多风险投资机构联合评为“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可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2006年10月,高燃退出高维视讯董事会。对此高燃解释说:“之所以离开MySee,是自己已经对这个行业没有兴趣了。”
果然,2007年新春伊始,高燃创立海川传媒的消息传来,海川传媒融资达1000万元。有人在网上这样评论高燃:“这个让人炫目的年轻人,已经把自己对速度的追求带入了下一单元。我不知道这算是屡败屡战的坚持,还是‘80后’率性自我的体现,但我看到,高燃在享受这种速度的晕眩感,享受这种创业的刺激。”
而对他的速度人生,高燃则说:我知道,故事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一一人生的故事。我深信,一个激动人心的人生故事会继续上演。
(摘自《蓝铃·打工妹》)
编辑/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