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紧扣课文主线,把握整体美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槐乡五月(生齐读)。(课件出示)
  白茫茫白生生香喷喷甜滋滋大大咧咧傻乎乎好客俊俏读了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2.这篇课文就是向我们介绍槐花和槐乡孩子的,课文中是这样说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引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设计意图】
  课堂伊始,出示两组词语,一组是写槐花的,一组是写槐乡孩子的,这样的呈现,既复习巩固了字词,又对课文的脉络作了梳理,抓住了文章的主线。
  二、抓住关键字词,品析细节美
  1.品味槐花的“香”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槐花飘香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槐乡孩子的句子。
  (2)这么美的槐花把谁吸引来了?(蜜蜂)“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小蜜蜂的心情怎样呀?(高兴)
  (3)看,槐花还吸引来了——孩子们(课件出示,指名读)老师把这部分变了一下形式,它就变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一下诗的韵味。(课件映示“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4)多美的诗啊!小姑娘,你们就是勤劳的小蜜蜂,读——;小小子,该你们了,读——
  (5)再读诗行,你发现了诗行有什么特点?(第一行“嗡嗡嗡”是蜜蜂发出的声音,“啪啪啪”是孩子跑路时的声音)
  (6)想想看,这么美,这么香的槐花还把谁吸引来了?(小鸟、风、小花狗等等)
  (7)想不想做小诗人呀,好,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你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写第一组,也可自由发挥,写写第二组。
  【设计意图】
  此处的仿写设计,经历了一个从扶到放,由学到创的过程,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揣摩表达方法。这样的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关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运用与发展。
  (8)槐花多香啊,吸引来了小蜜蜂,小鸟,孩子们……这一段中,还有哪一句也写出了槐花的香?
  (9)(课件出示:中午……浸在香海中了。)这段话中哪些词表现了槐花的香?是怎样的香?(清香、醇香、浓香)有什么不一样?选词填空:
  清香醇香浓香
  ①走进美丽的槐乡,迎面飘来的是淡淡的()。
  ②桌上摆上了槐花饭,吃上一口,甜在心头,那是醉人的()。
  ③闻着槐花饭香,品着槐花酒香,就连人身上也沾满了诱人的花的芬芳,这就是扑鼻的()。
  (10)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字,它不带香,却让人感觉香气四溢,是哪个字呢?(浸)“浸”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泡;②渗入。在这里应选择哪一种呢?
  (11)读了这段话,我们感觉到槐花真——香呀!(板书:香)
  【设计意图】
  对于“清香、醇香、浓香”三个词语,通过变语境填词,让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渐渐意会词语的不同意思。再抓住一个“浸”字,体会槐乡的香飘四溢。这样的引导,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品味槐乡孩子的“乐”
  (1)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更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槐乡的孩子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下面我们继续来交流写槐乡孩子的句子。
  (2)(出示:好客的……拌上槐花蜜。)读了这段话,槐乡孩子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板书:好客)
  (3)听你这么一说,我们好像也闻到了香喷喷的槐花饭,你喜欢什么口味的,就请你读。
  (4)还从哪儿感受到了槐乡孩子好客的?连吃带送,槐乡的孩子可真——热情,好客。
  (5)(出示:“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可真有口福呢。”)想想小姑娘、小小子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6)小姑娘,留给你的印象是——俊俏。是的,她们衣襟上——(引读)别着槐花,戴着槐花。他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生接读)有一阵清香。
  (7)槐乡俊俏的小姑娘们,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不是走到哪里,而是飘到哪里呢?(心情快乐,香味在飘)你能读出小姑娘的快乐吗?
  (8)小小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大咧咧)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小小子的大大咧咧?(塞)从“塞”字还能看出什么?
  (9)总结:槐乡的小小子们真有口福呀,他们生活的真——快乐。(板书:快乐)
  (10)难怪作者会说——(引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设计意图】
  一个“飘”字、一个“塞”字,蕴藏着槐乡孩子的乐趣无穷,品味这两个字眼,让学生品析出细节之美。
  三、品读文章内容,唤醒发现美
  1.课文学到这儿,在你的心中,槐乡的五月是什么样的季节?请用一个美词赞美它。(美丽、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槐乡孩子呢,可以怎么形容?(快乐、自豪……)
  2.槐乡的美丽,槐乡的香气,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都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记住了《槐乡五月》(生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诗一般的美文,美文要美读,美文要美教,教师的总结看似轻松,实则是一种轻轻的唤醒,唤醒学生走出文本,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迁移阅读兴趣,实践内化美
  汪曾祺是我们高邮人,也是著名作家,他笔下的《晚饭花》与我们今天所学的槐花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有兴趣的同学去读一读。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不应该只限于读好这一篇文章,还应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让他们把课堂上产生的阅读兴趣迁移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从家乡的名人名作中学起,更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单位:高邮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分析汉字的结构,我们发现,其排列组合有序、有规、有趣,造型直观、形象,容易唤起人们的联想。在外形上,汉字体现出严整、均衡、对比等美学原则,具有形体美(点画美、结构美)的特征。  教识“鸟”字,我发现许多学生忘了写点,便启发学生们:“点像什么呢?”他们答:“像小鸟的黑眼球。”“黑葡萄。”“一只快乐的小鸟要是没有眼睛,它该多么痛苦啊!”学生恍然大悟,于是我领颂字形歌《有趣的点》——  鸟的眼睛闪闪亮,
期刊
二、特点与性质: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  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教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系统整理,认为有三大类七小项:(1)基本性质:工具性、人文性;(2)从属性质:综合性、实践性;(3)其他特点:基础性、多元性、辩证性。这种梳理是有意义的,但“比较”不明,因而特点也就不那么“特”了。  其实,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特点的表述,主要是通过语文课程与自然类课程、理论性课程比较后提
期刊
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说:“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说得多么好呀!其实儿童不也和花儿一样?如果能走进儿童的世界,把课上到他们的心里,那么每一个儿童不都将像每一朵花那样自由幸福地开放吗?  2007年,我成为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一员,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几年中,我获得了全国、省、市赛课
期刊
课堂教学要有“儿童味”,文本解读同样要有“儿童味”,就是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思维和方式解读文本。小语姓“小”,童眼看文本,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找到“故乡”。  一、紧扣认知起点的文本解读  一般而言,成人阅读作品,往往特别关注言外之意,对隐藏在文字背面的含义开掘较深,有时候还将文本意义上升到文化层面和哲学层面加以认识和思考。这样的解读,在多数情况下是背离学生的认知起点的,所以,教学中常有老师喜欢把
期刊
一个个高兴而来  上课铃还没有响,学生就陆续地来到上课的教室,识字活动课是他们最盼望的了。你看,他们手上都拎着一个塑料文件袋(剪贴本),那就是他们动手搜集、创编、剪贴的识字课本。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微笑,呈现着自信,都希望在今天识字活动课的舞台上露一手。  “同学们很能干,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收获多多,快把你的收获和伙伴们分享吧!”教师提出同桌两两交流的具体要求,然后,老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期刊
一、情境导入,明确教学目标  课前播放《渔舟唱晚》,学生伴着优雅的音乐,走进了书法教室。教师利用投影明确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学习书写“小字头”和带有“小字头”的字。  二、学写“小字头”,突出重点  教师投影出示“小字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小结。紧接着,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书空,默记写法。学生书写“小字头”,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三、练写“常”字,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感悟”和“体验”成了高频词,课堂上,老师们在不停地问学生:“你感悟到了什么?”“你体验到了什么?”若是要问一问:“感悟和体验一样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处?有什么功能,起什么作用?”恐怕很多老师一下问答不上来。现在,我们来听听感悟和体验的“心曲”吧!  一、感悟和体验:“我们不是一个意义。”  有的老师把感悟和体验当成一同事,其实是不妥的,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概念,有着不同
期刊
2010年,我报了课题《关于小学词义教学的研究》。当我正在为搜集课题资料发愁时,市教研员任菊莲老师告诉我,她在“凤凰语文网”上申办了青铜峡市小语论坛专区,其中一项功能就是便捷搜集课题资料,倡导大家在论坛上建立个人专帖。在她的指导下,我熟悉了该平台的操作,建立了两个个人专帖:一个是“词义教学研究”,另一个是“二年级循环日记”。没有想到,就是这两个论坛专帖,引导我走向了网络教研的崭新世界。  “词义教
期刊
【案例】  “你的奇思妙想属于哪个领域?”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1学习类、2生活类、3军事类、4交通类、5其他类”。学生用手势表明自己想参与的小组。我很快扫视并做出判断,第一组4人,第二组10人,第三组9人,第四组5人,第五组5人,第二、三组人数过多,完全可以分别拆成两个组。于是我进一步询问第二、四组的同学,根据内容,第二小组又可以细分成饮食小组(依然是第二小组)和生活设施小组(第六小组)各
期刊
苏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这篇散文语言质朴清新,感情真挚热烈,意境美好清纯,没有华丽词藻的运用,更不见高贵典雅的表达,语言文字透露出祖父与孙女间的亲情与深情、童年的快乐与美好,令人心生向往。  一、清新质朴的语言  该文语言质朴清新、浑然天成。不一般的语言将人带入清纯的世外桃源,人与植物和谐相处,天上人间任人思绪翻飞。随意朗读文中任何一段语句,都会为萧红独特的语言表达深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