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在意“晒工资”

来源 :电脑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网上晒工资是一种短暂的时尚流行。网络上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流行那个,但是都会很快消失,所以大家大可不必那么认真地对待它。晒工资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二是在这个保有隐私的匿名空间中,不会有工资不如人的尴尬,也不会有丢面子的窘迫。可以说,这两个条件为网上晒工资条提供了便利,使之成为了网络社会的一个新现象。此外,它也是民主意识觉醒的一个预示。
  
  从行业角度来看,垄断行业的收入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一直受人们关注的。垄断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会获得比别的行业更多的垄断利润,也会给从业人员带来不能与一般工薪阶层同日而语的收入。垄断行业的存在与我们的社会结构有着紧密关系,虽然我们原来的等级结构正在消解,正在向网络化结构转变,但这种转变还并不充分,还需要进一步转型。
  我们的工资结构和市场经济,和现在的消费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它实际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结构,当时工资就是用来吃饭的,像住房、医疗、教育这些都不用老百姓自己掏钱。在工资结构合理性方面,北欧是处在世界前列的,他们的收入差距不是很大,福利待遇比较高。在1998年前后,他们的最高与最低的收入差距是6倍左右,美国是11倍,我国是30多倍。
  从去年开始,中央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在收入分配机制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实行了提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扩中(扩大中产阶级队伍)、限高(限制高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战略方针。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收入制度改革,我相信我们的收入水平的差别会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很节俭,即便收入很少,也还要在银行里存钱,为的是买房、看病和让孩子上学。政府提倡刺激消费,但前提是必须为老百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老百姓的住房、医疗、教育都没有后顾之忧了,才可能把钱拿出来消费。而现在的情况却是老百姓迫于经济压力,以效忠老板为求生之道,这是国民性格的肢解和破裂。我们的政府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要多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培养我们民族的向心力、内聚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
  刘蓉晖博士
  任何一种具备一定规模的社会现象的发生,其背后都有深层的群体心理动机的支撑,“晒工资”也是如此。网络对现代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它是信息来源、是联络手段、是工作设备、是表达平台、是社交场所也是情感寄托。网络是“晒工资”这一行为发生的主要环境,而网友的行为也会受到这个环境因素的制约。
  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工资固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网上“晒工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但在选择工作时,福利、地域、成就感、挑战性、稳定性、发展前景、个人兴趣等等无形因素也起着很大作用。相信随着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者就业观念的成熟,会逐渐将工资的影响放在一个合适的考虑比重上。
  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企业通常在工资发放制度上选择“背对背”的形式。其实,对雇主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隐匿了他们在工资设置中可能会有的“猫腻”现象。但员工“晒工资”,对他们既有不利又有好处,雇主可以利用此信息为将来的人员薪酬管理作参考,而账面工资较高的雇主,则可以据此做一些折扣。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