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成为教育中所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德育教育其宗旨是让每一个孩子心中充满爱,能够理智地处理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全面发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28
初中正是人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并且在这个阶段中人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如今德育教育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凸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他们的心理走向,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思想教学时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德育教育旨在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品质。
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现状
(一)学生价值观的复杂化
初中时代,学生学习能力强,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也很难抵制外界不良思想和环境的影响。当前的社会滋生了许多不良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人们消费习惯的盲目攀比等等。大部分学生接触这些比较早,这都会影响到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使学生思想不断复杂化,加大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的难度。
(二)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程度有待提升
时下,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人们逐利现象严重,加之当前的教育只注重成绩,使得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度不够,他们只追求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他们认为学习只要有好的成绩就可以,其他的并不重要,这种看法很显然是错误的。
(三)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语文教育中,依然是传统的应试观念,把成绩的提高作为学习教育的目标,并没有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大部分学校进行学生道德教育时,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并没有单独的教学规划,也没有形成教学体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大多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将课上和课下联系起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将课堂和生活相联系
初中的语文教学学习内容简单,是语文能力培养开始阶段,这时候也是进行德育渗透最好、最有效的时候,所以,教师要探索不同的渠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的渗透。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立足于课堂,通过对语文教材的讲解,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学的双向渗透。
(二)创设情境刺激感官
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使教学如虎添翼,多媒体教学也被应用到各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去。在初中语文课中,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方法更为生动,它能直接触动学生心灵,增加学生的思考,达到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的课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电影中孔乙己被打断了腿以后是用手爬行的,电影情节在此处设置得很凄凉,这种情况定会激起学生的同情心,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去对孔乙己进行人物分析,剖析那个时代的特点,学生就更能够了解了,通过影片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知道以后如何去帮助和关心弱势群体,明白同情也是一种思想品德。通过这种方式,很直接地就实现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三)在教师行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最直接的示范者,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很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模拟,以此来找到自己的行为规范,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教师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注意仪表作风,这些都会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有效合理挖掘語文课本中德育教育素材
语文课本知识中所囊括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与生活状态,并且这些作品其宗旨是对高尚品德的宣扬。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中。教学中要把握住具有内涵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这一点来拓展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思想感情也得以提升。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语文课本能够成为德育教育中非常好的素材,每一堂语文课都能与思想品德教育搭边,所以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五)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如果将德育教育工作设立为课的形式,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对自己进行德育教育,此时学生就会十分反感这种教育形式,那么德育工作就很难获得进一步的开展。德育教育中很多理论通常较为晦涩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觉十分枯燥乏味,这样教育效果可以归为零。因此德育教育要与语文教育进行完美的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在《背影》一文中可以利用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设当时的一种情境,体会到自己的父亲变老了但是父爱如山的那种厚重,从而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六)将对生命的敬畏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报道,报道指出当今学生不珍视自己的生命,抽烟、喝酒甚至是吸毒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为学生渗透生命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是最为宝贵的,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中的很多实例对生命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在今后的行为中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珍爱自己的生命。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渗透进去实属一举两得之举。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以及生活的斗志,建立完善的人格,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彦彬.加强德育工作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3):11-11.
[2]刘蔚.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探究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J].速读旬刊,2017(9).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全面发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28
初中正是人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并且在这个阶段中人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如今德育教育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凸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他们的心理走向,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思想教学时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德育教育旨在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品质。
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现状
(一)学生价值观的复杂化
初中时代,学生学习能力强,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也很难抵制外界不良思想和环境的影响。当前的社会滋生了许多不良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人们消费习惯的盲目攀比等等。大部分学生接触这些比较早,这都会影响到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使学生思想不断复杂化,加大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的难度。
(二)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程度有待提升
时下,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人们逐利现象严重,加之当前的教育只注重成绩,使得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度不够,他们只追求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他们认为学习只要有好的成绩就可以,其他的并不重要,这种看法很显然是错误的。
(三)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语文教育中,依然是传统的应试观念,把成绩的提高作为学习教育的目标,并没有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大部分学校进行学生道德教育时,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并没有单独的教学规划,也没有形成教学体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大多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将课上和课下联系起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将课堂和生活相联系
初中的语文教学学习内容简单,是语文能力培养开始阶段,这时候也是进行德育渗透最好、最有效的时候,所以,教师要探索不同的渠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的渗透。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立足于课堂,通过对语文教材的讲解,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学的双向渗透。
(二)创设情境刺激感官
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使教学如虎添翼,多媒体教学也被应用到各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去。在初中语文课中,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方法更为生动,它能直接触动学生心灵,增加学生的思考,达到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的课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电影中孔乙己被打断了腿以后是用手爬行的,电影情节在此处设置得很凄凉,这种情况定会激起学生的同情心,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去对孔乙己进行人物分析,剖析那个时代的特点,学生就更能够了解了,通过影片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知道以后如何去帮助和关心弱势群体,明白同情也是一种思想品德。通过这种方式,很直接地就实现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三)在教师行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最直接的示范者,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很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模拟,以此来找到自己的行为规范,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教师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注意仪表作风,这些都会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有效合理挖掘語文课本中德育教育素材
语文课本知识中所囊括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与生活状态,并且这些作品其宗旨是对高尚品德的宣扬。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中。教学中要把握住具有内涵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这一点来拓展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思想感情也得以提升。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语文课本能够成为德育教育中非常好的素材,每一堂语文课都能与思想品德教育搭边,所以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五)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如果将德育教育工作设立为课的形式,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对自己进行德育教育,此时学生就会十分反感这种教育形式,那么德育工作就很难获得进一步的开展。德育教育中很多理论通常较为晦涩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觉十分枯燥乏味,这样教育效果可以归为零。因此德育教育要与语文教育进行完美的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在《背影》一文中可以利用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设当时的一种情境,体会到自己的父亲变老了但是父爱如山的那种厚重,从而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六)将对生命的敬畏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报道,报道指出当今学生不珍视自己的生命,抽烟、喝酒甚至是吸毒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为学生渗透生命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是最为宝贵的,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中的很多实例对生命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在今后的行为中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珍爱自己的生命。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渗透进去实属一举两得之举。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以及生活的斗志,建立完善的人格,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彦彬.加强德育工作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3):11-11.
[2]刘蔚.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探究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J].速读旬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