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价一直是判断消费类企业成长的利器——市场份额扩张与调价能力,用同样的思路审视伊利,2.39%,是伊利有史以来的净利润率最低点,我们探知未来,这样的一个关键点是否意味着机会?
2010年可以说是乳品行业终于从三聚氰胺事件阴霾中走出的拐点,从2009年7月,在A股上市的伊利、光明、三元乳品企业一路高走,迎来乳业股市强势上涨,伊利股份股价增幅高达60%。2010年11月,伊利股价飙到46.1元。接近2010年底,乳品行业集体涨价,三家机构抛出伊利,股价大幅下挫,跌幅13%。但无论是46.1元还是最近的39元股价,都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伊利曾跌到6.45元。
700亿美元的乳业需求市场
未来25年,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消费市场,10年内中国乳业需求将达到700亿美元,而目前人均消费奶制品却仅仅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消费量依然较低,预计奶制品消费量将有2倍的增长空间。
如此广阔的需求潜力,乳品质量安全却一直拨动着在消费者的心弦。“自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品行业的重创之后,政府加强对乳品生产安全的审核标准,企业对自身品牌和质量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略均策的乳品分析师闫强说,“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拉动消费潮的兴起,并进一步提出,中国乳业总体发展规模应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政策导向、产品质量监管提升,无异于为乳品企业注入一粒强心剂。与国际知名的乳品企业相比,我国乳业依靠本土优势,液态奶市场份额较大,但是管理水平和产品技术方面,我们与国际知名乳企的还存在不小差距。”
伊利、蒙牛还是光明?
我国奶业有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股份、维维股份、皇室乳业等上市公司。其中伊利股份是我国乳业龙头公司,与蒙牛乳业(港股上市)共同构成我国乳业双寡头格局。
2007年,伊利由于股权激励计划导致净利润亏损,攀升的股价掉头下跌,当年被蓬勃发展的蒙牛超越,从此伊利的销售额开始放缓。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乳品行业面临质量和信任危机,股价直线下滑,蒙牛跌到6元,光明、三元下跌至3元。处于泥潭的伊利股价也因此跌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6.45元。
乳品行业整体受挫,伊利前景堪忧的情况下,09年迅速做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链。这一年,伊利股价也随着经营收入的不断提高,开始上涨,显现复苏迹象。2010年4月,伊利展开世博营销收获甜头,上半年主营收入146.93亿元高于蒙牛在2010年中期年报中披露的144.34亿元,重返中国乳品行业销售额第一。并以20.2%的销售增速领先其他乳品企业——蒙牛、光明的销售增速为19.3%和18.3%。
营业收入可喜 利润却太低
乳品行业整体受挫,伊利前景堪忧的情况下,09年迅速做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链。这一年,伊利股价也随着经营收入的不断提高,开始上涨,显现复苏迹象。2010年4月,伊利展开世博营销收获甜头,上半年主营收入146.93亿元高于蒙牛在2010年中期年报中披露的144.34亿元,重返中国乳品行业销售额第一。并以20.2%的销售增速领先其他乳品企业——蒙牛、光明的销售增速为19.3%和18.3%。
如果以营业收入排名,伊利在2010年刚刚荣登龙头宝座,但其三季度净利润却着实让投资者失望——2.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24.2%。看看下面的三张图表,不难发现,在2010年刚回到乳品行业龙头之位的伊利营业增速没有竞争对手蒙牛来得猛,净利润率也处于历史最低点。即使是不到40元的股价,给一个增长乏力的行业老大,值得吗?
三问伊利成长性
一问:整个乳品行业还会继续增长吗?
答:这个市场增长迅速,且还将大发展。
二问:可以看见2007-2009年伊利营业额增速已经下降到18%、12%、12%,2010年前三季度增长初达25%,今后几年伊利的营业额是否还能重回25%-30%的增长?
答: 提价、争夺市场份额,都是营业额增长的关键所在。
三问: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率为2.39%——不考虑亏损年份基本上处于历史最低位,净利润率还有改善的空间吗?
答:成本、费用的下降、产品结构的改善以及高利润的产品快速发展都是提高净利润的必经之路。
2010年可以说是乳品行业终于从三聚氰胺事件阴霾中走出的拐点,从2009年7月,在A股上市的伊利、光明、三元乳品企业一路高走,迎来乳业股市强势上涨,伊利股份股价增幅高达60%。2010年11月,伊利股价飙到46.1元。接近2010年底,乳品行业集体涨价,三家机构抛出伊利,股价大幅下挫,跌幅13%。但无论是46.1元还是最近的39元股价,都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伊利曾跌到6.45元。
700亿美元的乳业需求市场
未来25年,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消费市场,10年内中国乳业需求将达到700亿美元,而目前人均消费奶制品却仅仅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消费量依然较低,预计奶制品消费量将有2倍的增长空间。
如此广阔的需求潜力,乳品质量安全却一直拨动着在消费者的心弦。“自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品行业的重创之后,政府加强对乳品生产安全的审核标准,企业对自身品牌和质量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略均策的乳品分析师闫强说,“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拉动消费潮的兴起,并进一步提出,中国乳业总体发展规模应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政策导向、产品质量监管提升,无异于为乳品企业注入一粒强心剂。与国际知名的乳品企业相比,我国乳业依靠本土优势,液态奶市场份额较大,但是管理水平和产品技术方面,我们与国际知名乳企的还存在不小差距。”
伊利、蒙牛还是光明?
我国奶业有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股份、维维股份、皇室乳业等上市公司。其中伊利股份是我国乳业龙头公司,与蒙牛乳业(港股上市)共同构成我国乳业双寡头格局。
2007年,伊利由于股权激励计划导致净利润亏损,攀升的股价掉头下跌,当年被蓬勃发展的蒙牛超越,从此伊利的销售额开始放缓。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乳品行业面临质量和信任危机,股价直线下滑,蒙牛跌到6元,光明、三元下跌至3元。处于泥潭的伊利股价也因此跌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6.45元。
乳品行业整体受挫,伊利前景堪忧的情况下,09年迅速做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链。这一年,伊利股价也随着经营收入的不断提高,开始上涨,显现复苏迹象。2010年4月,伊利展开世博营销收获甜头,上半年主营收入146.93亿元高于蒙牛在2010年中期年报中披露的144.34亿元,重返中国乳品行业销售额第一。并以20.2%的销售增速领先其他乳品企业——蒙牛、光明的销售增速为19.3%和18.3%。
营业收入可喜 利润却太低
乳品行业整体受挫,伊利前景堪忧的情况下,09年迅速做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链。这一年,伊利股价也随着经营收入的不断提高,开始上涨,显现复苏迹象。2010年4月,伊利展开世博营销收获甜头,上半年主营收入146.93亿元高于蒙牛在2010年中期年报中披露的144.34亿元,重返中国乳品行业销售额第一。并以20.2%的销售增速领先其他乳品企业——蒙牛、光明的销售增速为19.3%和18.3%。
如果以营业收入排名,伊利在2010年刚刚荣登龙头宝座,但其三季度净利润却着实让投资者失望——2.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24.2%。看看下面的三张图表,不难发现,在2010年刚回到乳品行业龙头之位的伊利营业增速没有竞争对手蒙牛来得猛,净利润率也处于历史最低点。即使是不到40元的股价,给一个增长乏力的行业老大,值得吗?
三问伊利成长性
一问:整个乳品行业还会继续增长吗?
答:这个市场增长迅速,且还将大发展。
二问:可以看见2007-2009年伊利营业额增速已经下降到18%、12%、12%,2010年前三季度增长初达25%,今后几年伊利的营业额是否还能重回25%-30%的增长?
答: 提价、争夺市场份额,都是营业额增长的关键所在。
三问: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率为2.39%——不考虑亏损年份基本上处于历史最低位,净利润率还有改善的空间吗?
答:成本、费用的下降、产品结构的改善以及高利润的产品快速发展都是提高净利润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