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实践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7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本学期我的一人一问题主题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思维训练的实践与研究”,下面我就结合《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这一课,进行案例分析。
  一、注重教材分析,充分认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P64页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它将乘法与加法进行了联系,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本课在计算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
  二、合理设计过程,在实践探究中进行思維能力训练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决定了数学这门学科在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而乘法分配律就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在这节课中,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过程,亲历探究乘法分配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情感。
  1、找准教学起点,初步发现规律。
  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几个几加减几个几”,也就是对乘法分配律有过具体接触。所以,这节课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例如在教学中,我首先提出问题:“运来橘子和苹果一共重多少千克?”,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40+50)×20或者40×20+50×20。然后请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这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发现“先加后乘”与“先乘后加”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即(40+50)×20=40×20+50×20。然后我又问:“两边的算式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表述出:“左边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分别乘,再把和相加。”通过这一步步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雏形。
  2、注重新知探索,猜测验证定律。
  教材只是提供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我们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因此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是否符合这一特点的两个算式一定都相等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先进行猜想,然后通过独立的探究举例,发现符合这一特点的算式都是相等的。在具体例子中,自然而然完成猜测与验证,形成对“乘法分配律”较为具体化、数字化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巩固练习递进,适度拓展提升。
  系统性、逻辑性是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数学本身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很紧密的,各部分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将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教给学生,也不可能学一个例题,就在一个例题的范围内进行练习。因此在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多样化的习题,在基础练习和变式练习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而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适度的拓展。比如“(20+30+10)×2 =               ”这一题,我问“三个数相加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是否也能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呢?”通过计算验证,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延伸到了几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另外,“(24-4)×5 = 24×5-4×5”这一题又可以自然延伸到“差乘一个数的形式,是否也能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呢?”促进学生自主的再次进行猜测、探究、验证,从而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又进一步丰富、深化、提高,使学生思维向多向发散,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一个人而言,记忆一个知识、规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知道从哪里去寻找知识和规律,要知道他的发现如何去获得证明。在这节课上,为了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不再是一句空话,我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给学生提供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自然就激起了探究的火花,也就让这节课真正是立足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而在教学。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而当前我国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利于学生培养这些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一些改进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能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评价方式存在局限性  在小学生美术教学中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催生出的创新理念,这一理念追求实现互联网与社会各个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使各个行业获得全新发展空间。基础日语教学在日语专业整体教学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打造“互联网+基础日语教学”,是促进基础日语教学质量改善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基础日语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全新教学途径,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基础日语教学;新途径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学习平台日益完善,高校公共英语立体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研究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提出了构建高校公共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公共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  1 国家教育政策推动信息技术应用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由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和推进的,近10年来
期刊
摘 要:小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在课堂上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内化的关键,然而,小学生对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且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教育对象,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更应该深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设疑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想学、乐学、钻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注意力;教学手段  注意是意识状态中的一个非常重
期刊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开设,是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经过适当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的成长。但是在体育课堂上,一些学生在缺乏安全意识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学生出现拉伤或者其他的运动损伤,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培养策略两方面进行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看图写话是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和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养成乐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提高就图片素材内容发挥合理想象、根据图意写出生动文章的写作能力,为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  看图写话是一种符合我国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教师要培养特长生的学习能力,要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授课手段的更新等,引领特长生们朝着正确的方向突破自我,最终实现个性化成长的目标。特长生化学知识研究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化学教师有序推进指导工作,尝试组织更多类型的练习活动,等到增强了特长生大胆探究的热情后,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化学教学工作也可以走向更大的成功。鉴于此,本文特意进行了高中化学特长生培养策略的分析及总结。  关键
期刊
摘 要:手持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手上可以完成的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到化学实验。当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课改教学走进课堂,创新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初中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新型学科,单靠枯燥的教材讲解提升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有趣的化学实验和神奇的手持技术会让学生大开眼界。  关键词:手持技术;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化学的学习过程不仅包括课堂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知识,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会运用大量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但是板书这一传统教学手段却似乎被忽略了。本文结合具体课例与板书,分析了如何根据教学活动的进行来设计板书,以及笔者板书设计后的一些教学设想。  关键词: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变得越来越深入。教师在课前利用网络搜索上课所需的资料,在课上使用
期刊
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改革,就是充分考虑了在信息时代,教学内容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