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与重生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长得什么样子,大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大体都由这些部件构成,而这次我所参观的大学,也差不多都有这些部分,但却是一所将近2000年前建造的佛教最高学府,连著名的“唐僧”——玄奘,都曾在此学习。这里就是印度东部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在5世纪到12世纪之间,是印度最高的佛教学府,曾有多达900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据说当时这里有个水池,池中栖息了一只名为那烂陀的龙,支配着水和雨,因而得名。那烂陀寺在全盛时期占地方圆48里,南北数10所寺院,有10000多名学生,教授也达2000人的盛况。现在挖掘出土的遗迹,据说不到十分之一。
  去那烂陀寺的那天,是个极热的日子,在印度的旱季中,这样炎热的日子里,神牛们一般都只是趴在树荫下用尾巴掸着苍蝇而不去下地干活,狗儿们都伸长了舌头仿佛成了一具具干尸,而我们却要去2000年前盖的没有屋顶的那烂陀大学参观,真是对我们礼佛虔诚度的考验。
  我们随着印度一所著名大学研究佛教的教授进入了这所神圣的大学。先是经过了一条两边种着无忧树的林荫大道,然后就看到像长城般高耸的城墙。顺着没有扶手的楼梯走上去,楼梯两边都离地面有10米多的高度,当我们胆战心惊的到了楼梯的尽头,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间间用砖垒成的小房间围起了整个几千平米的平台,每个小房间里还有用砂石搭建成的“床”。教授说,这里既有单人间,也有双人间,单人间一般是给级别比较高的僧侣住的,而在另一边的平台上的房间则是双人间。双人间里,一张床住着高年级的学生,一张床住着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床边上用砖垒了两个“书柜”,低年级在床边则只有一个“书柜”。真没想到,这样有趣细节的设计在千年以前已经被用在佛教大学的宿舍中了。再往前走,看到有一间比较大的房间,我问教授:是否这里是住着更高级别的僧侣呢?答日:这里是给新来的学生的,是一个大通铺,所以连床和书柜都没有搭。我这才恍然大悟。据说当年玄奘来的时候就是住在这其中的一个单人间里面。教授指着其中的一个“房间”说:“当时释迦牟尼的像就是放在这里,每一个来学的人都要来膜拜,但是具体的位置是这个下面三层的地方,因为我们现在所在的楼层是相对晚的一个时期盖的,越下面的楼层年代越早。”在这个500平米的平台上,不光有一个个房间,还有喝水的地方,是一个像水井一样的圆洞在平台正中间,而圆洞周围有一圈砖头搭成的“桌子”——当时的书桌,这时我的脑海立刻勾勒出一幅僧人们围坐在桌子边上读书的场景,闭上眼睛,仿佛都能听到摇头晃脑的念经声,甚至有点神往他们那种特别的“学生生活”。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事实上,那烂陀大学除了传授佛法之外,还教授天文学、数学、文学、哲学等课程,并不只是让僧人们到此来学习念经。
  那烂陀的名气还来源于它巨大的藏书量,那900多万册的书当时是放在哪里的呢?在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如同在悬崖上走路般,走在了一条两边没有护栏的高台上,走着走着,就看到了几个奇怪的巨型“房间”,深10米多,每个面积都有好几百平方米。“我们到了,这儿就是当时的图书馆”教授说。而图书馆旁边是好多个有着一米多厚的墙壁的“阅览室”。学生们从图书馆中借阅的书籍就是在这里阅读的,而这么厚的墙也是为了让阅读者可以安心阅读,起到隔音隔热的作用。阅览室里有两个洞,一个大的洞是用来供阅读者打坐或者摆放物品,小的洞则是用来放灯,而且图书馆和阅览室不光是学生可以用,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当地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确实是非常人性化的。这么巨大的藏书量,不要说是在那样古老的年代了,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是很可观的规模。然而后来突厥人侵略印度,破坏一切印度教和佛教的文化,那烂陀寺也未能幸免于难。这900多万本书的大部分都被毁掉了,只有少部分被逃脱屠杀的僧人带到了亚洲各国,得以保存下来。
  怀着对历史感慨的心情,我们离开了那烂陀寺。开车没几分钟,就到了玄奘纪念堂。建造玄奘纪念堂是中印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从1956年提起,直到2007年才建成后真正对世人开放。这个纪念堂有一个广场,上面竖着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玄奘雕像,他背着高过头顶的背篓,背篓上顶着一把伞,伞上吊着一个小灯台,一手拿着一个像观音菩萨手中的那种小瓶子,一手握着一把拂尘,似乎象征着玄奘千里跋涉来到印度,将中国的文明带到了印度,更将印度的佛教传播到中国甚至更广阔的地方,普度了众生。在中国人的心里,玄奘除了传播佛教,也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被吴承恩用神话的手法赋予了特有的性格。而在印度人心中的玄奘又是怎样的呢?就这个问题我问起印度这位60多岁的老教授,他告诉我,印度民众认识的中国人并不多,但是有两位中国人没有人不认识,一位是玄奘,一位是成龙。可见玄奘在印度的地位。
  在离开的时候听说印度政府正筹划在那烂陀寺原址附近建一所新的佛教大学,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可能过几年到几十年,这里又会传出琅琅书声。这所那烂陀大学,或许连佛祖都没有料想到,它会经历那么多的跌宕起伏,从无到有,再到发展成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教大学,然后在侵略者的掠夺下繁华散尽,只留下躯壳,而又在千年之后成为旅游胜地,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而这一次的重建是否会是那烂陀寺的又一次新生呢?
其他文献
今日美术馆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公益性美术馆,一直致力于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进和发展,以其现代性视野、国际化平台、规范化运营,力求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民营美术馆的生存发展之路。作为私立性质的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具有很多优势,并且在当代艺术领域里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在今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部,有六项教育活动支撑着展览的举办,共同推动美术馆的全面发展。其每一项活动均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
期刊
《自画像》(Deutsch: Selbstportr?t)  文森特·凡高,65 × 54 厘米,1889年  像伦勃朗和戈雅一样,梵高经常用自己作为模特,在他整个短暂的创作期十年内绘制了超过43幅的自画像。他曾在信件中对他弟弟说:“人们说认识你自己很难,我愿意相信,并且我觉得画你自己也很难。就像伦勃朗的自画像,已经超出视觉之所见,它们更像是一种启示。”  这幅奥赛博物馆收藏的,大面积蓝色的自画像
期刊
广州  广东美术馆 1—12号厅  风·雅·颂—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2013年2月5日~2013年3月13日  风雅颂—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将于2月5日—3月13日在本馆内开展,展览主题来源于诗经,“风”即各国当代艺术精品,“雅”即花鸟风景、静物陶瓷等致雅小品,“颂”则是颂美新生活的主流经典,旨在展现各个时期艺术家对社会形象及意义追寻的不同面向,为观众提供一场丰盛的精神大餐。  2月5日~3月
期刊
一直以来,西方博物馆总是通过对艺术的公众性来制定艺术公众政策,就其路径而言,大致分为调查统计,分析各社会阶层、文化阶层和各年龄段的需求和兴趣,和对“艺术接受”的过程与内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具体的公共教育措施。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艺术市场开始井喷,各类公、私立艺术馆、博物馆相继出现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我国的艺术公共教育处在一个怎样的真实状况之下?作为尚处尝试阶段,缺乏理论支持的艺术公众政策,
期刊
新加坡  新加坡季节画廊  新加坡季节画廊“盲人之盲”—韩国艺术家Choi Xooang个展2013年3月22日~2013年4月13日  韩国艺术家Choi Xooang在新加坡的个展“盲人之盲(The Blind for the Blind)”于2013年3月22日开幕。Choi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他对于人体结构理解的超级写实艺术技巧以及对其中的深邃寓意的极致体现。  3月22日~4月13日  法国
期刊
“对一个写实画家来说,没有比此种满怀敬意将物之真实带上前来的虔诚摹绘更令人沉醉和期待的方式了。‘寂静之吹拂’,吹来的是淌过我内心的时间之河,寂静的物之自身悄然谢幕,真实涌上前来。  我始终存在着一种怀疑,特别是在画到顺手的时候,会有一种恐慌感。因为写实绘画会有这个问题,你说这是对于画画始终有一种危机也好,警惕也好,我要有一些时间停下来想一想。”  50年前,中国美院附中,一位叫着来汶阳的学生的才气
期刊
重商主义下的学院派  提及学院派,往往和庸俗文化,僵化保守等这样的略含贬义的名词连结在一起,这种批判性质的异乎寻常的高度一致性也体现在不同版本的艺术史专著中。故19世纪的学院派被不约而同地打上了“无视艺术家个性自由和创造”、“脱离现实生活,回避艺术社会性”的标签。再加之晚期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等现代艺术在20世纪初期的蓬勃发展,学院派的教化无疑作为一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而成为众矢之的,被视为一种反动的、
期刊
卡米拉·英格曼出生于1966年,家乡是瑞典小镇Trollh睏ttan。从那里开始,她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记录下那些大多数人只会匆匆扫过一眼、然后迅速遗忘的碎片。长大后,卡米拉在歌德堡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并迅速成为瑞典乃至欧洲在艺术与设计博客领域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举办过9场个人画展,作品遍布全世界的博物馆和画廊。  卡米拉的创作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油画、拼贴画、铅
期刊
2012年9月16日,当我第二次来到奥赛博物馆,懵懵懂懂地跟着人群进了馆才发现没有买票。后来才知道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都是免费日,这样的好运气,让我瞬间感受到奥赛的亲切。  走进奥赛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大师的画室,满满的精彩作品让人不知如何取舍。米勒和莫奈,这是我上一次来奥赛印象最深的两位艺术家。米勒的《拾穗者》中那种安静朴实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没有强烈的环境色,一切都在柔和的光线下,人物的动作充满
期刊
话说玄奘法师登上了灵鹫山,站在释迦佛像前面,心中思潮起伏不已。他想灵山缥缈,佛迹难寻,自己冒了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现在总算到达了目的地。宗教徒的信仰,和哲学家的思想,纠缠在一起。作为一个宗教徒,他是信仰释迦佛的。他想起了晋朝的法显,以70多岁的高龄,渡过流沙,越过葱岭,来到这里,还在灵鹫山顶上,露宿一宵。这种无比的宗教热忱和对于事业坚持不懈的毅力,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醉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