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快乐数学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基石的地位,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意,帮助学生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成功的信心和再探索的欲望。基于这点,我努力探索着一条“快乐数学”的教学模式:
  一、以营造富有童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地走近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营造并维系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燃起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情感需要。这样在他们进行学习数学的一开始就产生快乐的情感,久而久之一想起“数学”都能快乐。
  二、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一)自选策略,张扬个性。
  自选策略,张扬个性要求彻底改变“教”和“学”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建构知识。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指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仅仅是某人这方面的智慧占优势,某人那方面占优势。通过每个学生个性体验的努力,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体验到探索的快乐,孩子们是喜欢这样的课堂的。
  (二)关注学“动”的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通过拼、摆、折、画、量等探索活动建立形象,以动促思,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体验“做”数学的快乐。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叫学生拿出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自己去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自主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教学“认识周长”时,设置了描边线、找一找、指一指周长,围一围探索周长,测一测、算一算周长等活动,获得对周长含义的充分感知和实际体验。
  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作出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不仅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活动时间,而且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方法上给学生一些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观经验。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常常是有差异的,并且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实现经验的相互补充,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这些经验条理化、系统化、概念化。
  三、在交流中分享快乐数学
  新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交流思维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从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开发。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有人用画“#”等图形作记录;有人用写数字记录;用人用打“√”的方法记录等等。于是我就把不同的方法张贴在黑板上,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各种记录方法的优缺点。有人先说画图形好,是什么图形就画什么图形,很清楚;马上就有人质疑:“如果统计的不是图形而是别的物体,也画图不是太麻烦了吗?”于是有人提议:“写数字好,什么都能统计。”又有人补充到:“而且最后不用数看看最后的数字是几,就知道一共是几个?很简单!”马上又有人反对:“可是写数字各个数字都不一样,要反复想下一个该写几了?容易出错!”也许受前面的启发,有人说打“√”好!代表正确好看!而且写起来简单方便等等,就在学生之问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指正,相互学习,真理往往就在这看似毫无秩序的交流中得出的。而且学生们因为有人聆听自己的见解,有人和自己争论,有人认可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增加了相互了解,互相介绍自己的发现,共同分享着自信的快乐。
  四、适时且有针对性的评价延伸快乐的情感
  通过评价全面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在评价中,学生是被评价者,但是,被评价者不能被动的接受评价,而应主动的参与评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自评学习,是一种方法。数学日记可记录今天数学课的课题以及涉及的数学知识;记录理解得最好的地方与还不明白的地方;记录所学内容能不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简单举例;记录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以及自己是否满意等。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允许他们对教师或同学做出评价结果发表不同意见,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合理恰当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有效的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学习活动之余继续体验积极的情感。
  “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在教育目标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得到改善,同时要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得到健康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内部情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起点,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从课堂提问重要性、设计问题的原则、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课堂提问;学习兴趣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在不断提出问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科学、合理地运用其进行辅助教学,对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方法  信息技术以其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信息手段,对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言而不尽,言而有意。因此,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使之合理、恰当,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体现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老师的提问应该是贯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盛行于神州大地的今天,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教育仍然发展缓慢,教育质量不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为了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发展农村教育,于是新课程教育理念也走进了农村课堂教学,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农村教师研究的课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行为极大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我试从影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情境、课堂讲授、探究活
期刊
【摘要】: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的。教师和学生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通过师生的各种互动关系,在活动课上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按一定的科学方法有目的地进行持续、深入地探究,达到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发挥实践活动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实效性  新课
期刊
[摘要]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策略  自主学习是指
期刊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更是学生是否能成才的关键。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语言障碍,师资力量欠缺,如何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物理教育,成了一个制约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严重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科的有利条件,加强对学生队物理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明确目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励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我们罗城仫佬族民族地区已实施几年了,纵观本地的初中数学教育,本人深感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数学是人类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和工具,培养少数民族同学的发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数学学习兴趣已成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课题。本人对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同学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差等问题做了几点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数学
期刊
摘 要:数学学习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旺盛的求知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气氛自然活跃。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代数烦,几何难,读着英语读出痰”。这句生活中的口头禅,足以说明数学这个学科的难学、难教。很多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方法,至使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另外由于数学抽象,灵活性大,中学生年龄小,
期刊
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课堂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设恰当的问题,激发探究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潜伏状态迅速转为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启发性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