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能体味课文情感,理解思想内容,摄取文章的信息,强化理解记忆,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朗读;语文素养
朗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途径。笔者尝试引领学生“读”出新滋味,在有趣的语文学习中提升个人素养。
一、情景范读,入情入境
“言传不如身教”。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从教材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从字里行间中理解了表达的情思,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的示范朗读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身教”“领门”。尤其是情感性浓郁的篇目、片段,配上音乐和画面情景进行范读,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读、音乐和画面情景的衬托,往往直抵学生心灵的深处,陶醉期间,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哀其所哀,乐其所乐,达到学生情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共鸣的美妙境界。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使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开头课多媒体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沉思》,教师动情朗读一至四自然段,哀怨悲切,丝丝入扣,把学生的情感带进哀伤凝重的课文氛围中去,小女孩悲惨可怜的遭遇感同身受,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个性朗读,感悟独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而朗读作为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形成个性化感悟,用各自的表达方式演绎文本。“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人感悟,循循善诱,学生才能不受束缚,大胆思维,迸发绚丽的课堂精彩。高年级《草船借箭》《美猴王》《将相和》《晏子使楚》等经典名篇中刻画了鲜明的人物,适合个性化朗读。
《晏子使楚》第三段楚王和晏子正面交锋,教学时我这样做:1、请学生自由朗读,揣摩晏子说话時是什么语气。2、指名交流,并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有的说,应该读出坚定的语气,因为楚国想侮辱齐国,晏子是绝不会答应的;有的认为应该读出生气的语气,晏子是齐国的使者,齐国也是大国,凭什么楚王让他钻狗洞?还有的认为应该读出讽刺的语气,齐国也是大国,想侮辱齐国的使者,楚国太小瞧齐国了!同学们的的体会很深刻,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言之有理,还读出了个人风格,大家不住地点头赞赏。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本剧表演,用艺术的形式诠释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创意无限,表演各具特色,入木三分,精彩纷呈,令我感叹: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三、想象朗读,发展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想象还是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抓住课文留白点进行补文语言训练,补文还补在景物不够形象的地方,补在情感缺失的地方。补的文,是值得积累、值得欣赏的文字,这样的补文才有价值,才有意义。继而进行想象朗读。
《荷花》一文语言清新,颇有美感,值得品味与积累。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抓住文中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处可补上什么内容?展开想象,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童话世界里孩子的童心得以彰显。在形式多变的朗读中,学生乐此不疲,背诵也水道渠成。又如《窗前的气球》一课,为引导学生理解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我设置补白说话: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会想什么?会说什么?这些空白点都能为孩子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我引导学生先说后读,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
四、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生引路者而不是主宰者,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贯穿整堂课教学。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我创设情景提问:走在如此美景中,你的感受怎样?医生、工人、同学们,置身花海,大家感受如何?心情怎样?并引导反复诵读,以读促悟,熟读成诵。
师述:一位刚走下手术台的医生下班了(一位生病的工人路过,咱们五(4)班的同学有幸到了德国观光旅游,)他走过任何一条街。
生读: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他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五、以读引读,拓展延伸
“以读引读”是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念的成功一环,其做法是摒弃对教材的过度分析与讲解,摆脱考点与知识点的困扰,以学科素养提升为指引,真正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简而言之,就是以课本为踏板,实现跳出课本,跳向广阔的阅读天地,从而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比如学《将相和》一课,可布置前置小研究:1、廉颇和蔺相如中,你更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2、你还读过哪些爱国的故事?3、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怎样做就是爱国?你做到了吗?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了故事内容,对廉颇和将相和两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有了深刻的感受,同时还引导他们阅读课文书籍、报刊等,了解更多的爱国故事,从而达到以读引读,拓展延伸的目的。
学生积累多了,才能厚积薄发。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学生读到描写水的片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时,引导学生:我们学过什么课文有描写相仿的片段?有学生不由自主想起《颐和园》中的描写:“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并熟练地背诵出来。再引导:描写水的片段你还积累了哪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在语文教学中边实践边总结,通过有滋有味的朗读活动,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学生思维,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朗读;语文素养
朗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途径。笔者尝试引领学生“读”出新滋味,在有趣的语文学习中提升个人素养。
一、情景范读,入情入境
“言传不如身教”。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从教材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从字里行间中理解了表达的情思,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的示范朗读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身教”“领门”。尤其是情感性浓郁的篇目、片段,配上音乐和画面情景进行范读,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读、音乐和画面情景的衬托,往往直抵学生心灵的深处,陶醉期间,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哀其所哀,乐其所乐,达到学生情感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共鸣的美妙境界。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使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开头课多媒体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沉思》,教师动情朗读一至四自然段,哀怨悲切,丝丝入扣,把学生的情感带进哀伤凝重的课文氛围中去,小女孩悲惨可怜的遭遇感同身受,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个性朗读,感悟独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而朗读作为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形成个性化感悟,用各自的表达方式演绎文本。“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人感悟,循循善诱,学生才能不受束缚,大胆思维,迸发绚丽的课堂精彩。高年级《草船借箭》《美猴王》《将相和》《晏子使楚》等经典名篇中刻画了鲜明的人物,适合个性化朗读。
《晏子使楚》第三段楚王和晏子正面交锋,教学时我这样做:1、请学生自由朗读,揣摩晏子说话時是什么语气。2、指名交流,并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有的说,应该读出坚定的语气,因为楚国想侮辱齐国,晏子是绝不会答应的;有的认为应该读出生气的语气,晏子是齐国的使者,齐国也是大国,凭什么楚王让他钻狗洞?还有的认为应该读出讽刺的语气,齐国也是大国,想侮辱齐国的使者,楚国太小瞧齐国了!同学们的的体会很深刻,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言之有理,还读出了个人风格,大家不住地点头赞赏。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本剧表演,用艺术的形式诠释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创意无限,表演各具特色,入木三分,精彩纷呈,令我感叹: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三、想象朗读,发展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想象还是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抓住课文留白点进行补文语言训练,补文还补在景物不够形象的地方,补在情感缺失的地方。补的文,是值得积累、值得欣赏的文字,这样的补文才有价值,才有意义。继而进行想象朗读。
《荷花》一文语言清新,颇有美感,值得品味与积累。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抓住文中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处可补上什么内容?展开想象,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童话世界里孩子的童心得以彰显。在形式多变的朗读中,学生乐此不疲,背诵也水道渠成。又如《窗前的气球》一课,为引导学生理解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我设置补白说话: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会想什么?会说什么?这些空白点都能为孩子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我引导学生先说后读,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
四、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生引路者而不是主宰者,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贯穿整堂课教学。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我创设情景提问:走在如此美景中,你的感受怎样?医生、工人、同学们,置身花海,大家感受如何?心情怎样?并引导反复诵读,以读促悟,熟读成诵。
师述:一位刚走下手术台的医生下班了(一位生病的工人路过,咱们五(4)班的同学有幸到了德国观光旅游,)他走过任何一条街。
生读: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他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五、以读引读,拓展延伸
“以读引读”是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念的成功一环,其做法是摒弃对教材的过度分析与讲解,摆脱考点与知识点的困扰,以学科素养提升为指引,真正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简而言之,就是以课本为踏板,实现跳出课本,跳向广阔的阅读天地,从而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比如学《将相和》一课,可布置前置小研究:1、廉颇和蔺相如中,你更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2、你还读过哪些爱国的故事?3、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怎样做就是爱国?你做到了吗?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了故事内容,对廉颇和将相和两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有了深刻的感受,同时还引导他们阅读课文书籍、报刊等,了解更多的爱国故事,从而达到以读引读,拓展延伸的目的。
学生积累多了,才能厚积薄发。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学生读到描写水的片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时,引导学生:我们学过什么课文有描写相仿的片段?有学生不由自主想起《颐和园》中的描写:“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并熟练地背诵出来。再引导:描写水的片段你还积累了哪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在语文教学中边实践边总结,通过有滋有味的朗读活动,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学生思维,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