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五华县水寨中学 魏苑华
探索中学历史教学运用
立足历史核心素养
为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相适应,现阶段的教育更应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在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需要下,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格外关键。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仅仅让学生了解历史史实并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通过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真正了解历史、尊重历史,又热爱历史。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1.时空观念素养
与其他学科不同,历史学科教学往往是以时空的不同为前提,在学生认识并理解不同事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将某一时空下发生的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内在联系。时空观素养是历史核心素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八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近代中国历史史实的讲述,从时间轴出发讲述自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和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放道路历程。
2.史料实证素养
历史这门学科是基于史实资料出现的,史料证实素养是通过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和论证的素养。初中生要具备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并加以论证的能力,而不能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有限时间的讲述。
3.历史理解和解释素养
历史理解素养和解释素养是针对某一事件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其中历史理解能力是学生从史实中获得的情感取向和处理现实问题的启示,而历史解释素养是对历史问题的解释能力。历史理解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两者相辅相成,是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4.历史价值观素养
历史价值观素养实在历史研究中自然形成的价值取向,是在历史研究中形成的人文情怀。学生应该在历史学习中学会用客观、开拓的视野审视历史,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完善个人品格,树立全球观念、大局意识和积极的认识态度,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价值观素养是个人价值观和历史学习的融合。
二、立足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措施分析
1.在不断巩固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学生们感受历史主要是借助历史教材这一载体,教材中的历史史实凝结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多年以来文明的大事件,能够满足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需要。基于此,历史教师更要灵活运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透彻教材中的内容,构建科学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古代欧洲文明》一课时,教师可以顺势巩固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在對比分析中探索不同地域文明的异同,从横向分析不同文明发源地带来的不同文化的现象。
2.优化传统历史教学模式,重视历史核心素养培育
现阶段的历史教学应实现和科学技术的融合,优化过去的历史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革命行者孙中山》一课时,可以借助先进多媒体设备展示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内容,播放和辛亥革命相关的影片。借助课件和学生一起梳理知识点,能够清晰地理解到孙中山在资产阶级革命和道路探索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除了借助多媒体等工具之外,还要更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给予小组不同的命题,通过分析和讨论,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这是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观探索。
3.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好与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探索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以学生主体学习能力差异为基础安排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所写的诗词,在诗词研究中切实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当时所遭受四道封锁线的艰难处境,在设身处地的假设中树立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以提升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4.适当安排课后练习,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而在练习中学生往往有充足的时间内化知识,在全面练习中发现历史学科学习的不足。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自主总结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在自主框架整理中感受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在课后自我整理和知识内化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历史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龙建刚
探索中学历史教学运用
立足历史核心素养
为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相适应,现阶段的教育更应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在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需要下,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格外关键。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仅仅让学生了解历史史实并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通过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真正了解历史、尊重历史,又热爱历史。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1.时空观念素养
与其他学科不同,历史学科教学往往是以时空的不同为前提,在学生认识并理解不同事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将某一时空下发生的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内在联系。时空观素养是历史核心素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八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近代中国历史史实的讲述,从时间轴出发讲述自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和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放道路历程。
2.史料实证素养
历史这门学科是基于史实资料出现的,史料证实素养是通过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和论证的素养。初中生要具备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并加以论证的能力,而不能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有限时间的讲述。
3.历史理解和解释素养
历史理解素养和解释素养是针对某一事件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其中历史理解能力是学生从史实中获得的情感取向和处理现实问题的启示,而历史解释素养是对历史问题的解释能力。历史理解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两者相辅相成,是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4.历史价值观素养
历史价值观素养实在历史研究中自然形成的价值取向,是在历史研究中形成的人文情怀。学生应该在历史学习中学会用客观、开拓的视野审视历史,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完善个人品格,树立全球观念、大局意识和积极的认识态度,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价值观素养是个人价值观和历史学习的融合。
二、立足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措施分析
1.在不断巩固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学生们感受历史主要是借助历史教材这一载体,教材中的历史史实凝结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多年以来文明的大事件,能够满足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需要。基于此,历史教师更要灵活运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透彻教材中的内容,构建科学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古代欧洲文明》一课时,教师可以顺势巩固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在對比分析中探索不同地域文明的异同,从横向分析不同文明发源地带来的不同文化的现象。
2.优化传统历史教学模式,重视历史核心素养培育
现阶段的历史教学应实现和科学技术的融合,优化过去的历史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革命行者孙中山》一课时,可以借助先进多媒体设备展示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内容,播放和辛亥革命相关的影片。借助课件和学生一起梳理知识点,能够清晰地理解到孙中山在资产阶级革命和道路探索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除了借助多媒体等工具之外,还要更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给予小组不同的命题,通过分析和讨论,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这是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观探索。
3.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好与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探索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以学生主体学习能力差异为基础安排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所写的诗词,在诗词研究中切实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当时所遭受四道封锁线的艰难处境,在设身处地的假设中树立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以提升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4.适当安排课后练习,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核心素养,而在练习中学生往往有充足的时间内化知识,在全面练习中发现历史学科学习的不足。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自主总结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在自主框架整理中感受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在课后自我整理和知识内化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历史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