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新农田的建设发展情况,农村农业开始对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質量水平与正常运行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效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平稳运行,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是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保障。本文研究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问题和建议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维护服务机制不完善
我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基本上都是由国家主导建设,建成后由地方政府及受益人来共同维护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完善管护的机制,往往存在权责不明晰的情况,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建成后却被忽视的现象出现,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护都由乡(镇)水利(管)站行业管理,但水利(管)站无论在人力、财力还是权力上,都相对较弱,难以高水平完成管护任务,工程设施更换不及时、人为损坏、丢失的情况时常发生。
(二)水利工程进入老化状态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农村地区一些年轻人不满于农村生活,掀起了弃农从工的浪潮,纷纷外出打工,结果很少有人问津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护,部分建设好的工程出现坍塌、淤积或是荒废的现象,水利设备逐步进入老化状态,多数设备带病运行。而且,一些地方虽然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但是在工程竣工后却很少问津,维护与管理的意识十分薄弱。
(三)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方面的资金短缺
现阶段,受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制度无法被有效的落实。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维护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做支撑,加之缺少新的投入机制,最终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工作的实施受到了限制,管理工作也无法正常的实施,严重的影响目前小型农业的发展。
(四)工程管理不到位
已经完成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其管理问题集中体现在对工程情况不了解、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资源分配不够合理以及工程检修等方面内容。工程项目建设通常是经过招标投标后确定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很少全程参与项目建设,这也使得管理人员不够熟悉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难以发挥出工程的最大效益 [2] 。在水资源划分环节,配套设备建设不够完备,大水灌溉问题更是频繁发生,水资源缺失和水量分配工作迟迟得不到改善;就工程维修工作而言,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有限,自筹投劳难度较大,渠道养护工作漏洞日渐严重。
(五)群众缺乏参与意识
水利工程事业是影响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特别对于稳定粮食产量,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加上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重大型轻小型的观念,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群众不能在思想上重视,对于工程的管护也没有一定的意识,不但不保护,有的甚至还为了个人私利,对工程设施设备进行毁坏、偷窃,使工程难以发挥作用。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的方法
(一)提高水利工程管护责任意识
水利主管部门要加大水法、水情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介手段,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对水的重视,使群众都能从内心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从而重视水利,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自觉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来,形成自觉保护意识,共同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力度
要加大小型农田水利管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建立了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资金,保证了按时到位。同时也要建立多元的水利资金筹措渠道,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资金的充足,这样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充足的经费供给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和管护的重要保障,各级要保证经费补助,村、组可以通过计收水费、承包经营权等方式,利用水利工程筹备维修费用。
(三)优化管理制度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会影响后期管护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实现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制度的建立不仅对各单位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划分,也对工程运行与管理行为进行了约束,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贯彻实施。尤其是对管理盲区的改善,并对管理方案与措施进行了规范化研究,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管护灵活性。
(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建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益的是工程周边的群众,需要全体民众参与保护,确保水利工程使用性能得以延长。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等多媒体宣传,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覆盖,确保水利工程的保护意识能够深入广泛农户观念中,实现工程保护目标。要广泛发动群众,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实现全民参与,开展水法教育,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减少对工程的破坏行为。
(五)加强农村水利人才培训
农田水利人才是工程管护的主体,工程的管护质量直接取决于管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所以要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队伍。一方面加强内部人才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要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员工责任心、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另一方面要从外部引进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将他们充实到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队伍中来,提高整体的管护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农村土地分块方面依旧以小型农田为主要单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的建设问题,另一个是工程的管护问题,其中工程的管护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情况。因此,一定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惠帅先,王培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18):72.
[2] 孙喜龙.浅谈如何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J].科技展望,2016,(22):107.
[3]李建华,刘庆国.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江西农业,2017(9):47.
(作者单位:常州市金坛区水利局薛埠水利管理服务站)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问题和建议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维护服务机制不完善
我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基本上都是由国家主导建设,建成后由地方政府及受益人来共同维护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完善管护的机制,往往存在权责不明晰的情况,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建成后却被忽视的现象出现,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护都由乡(镇)水利(管)站行业管理,但水利(管)站无论在人力、财力还是权力上,都相对较弱,难以高水平完成管护任务,工程设施更换不及时、人为损坏、丢失的情况时常发生。
(二)水利工程进入老化状态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农村地区一些年轻人不满于农村生活,掀起了弃农从工的浪潮,纷纷外出打工,结果很少有人问津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护,部分建设好的工程出现坍塌、淤积或是荒废的现象,水利设备逐步进入老化状态,多数设备带病运行。而且,一些地方虽然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但是在工程竣工后却很少问津,维护与管理的意识十分薄弱。
(三)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方面的资金短缺
现阶段,受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制度无法被有效的落实。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维护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做支撑,加之缺少新的投入机制,最终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工作的实施受到了限制,管理工作也无法正常的实施,严重的影响目前小型农业的发展。
(四)工程管理不到位
已经完成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其管理问题集中体现在对工程情况不了解、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资源分配不够合理以及工程检修等方面内容。工程项目建设通常是经过招标投标后确定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很少全程参与项目建设,这也使得管理人员不够熟悉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难以发挥出工程的最大效益 [2] 。在水资源划分环节,配套设备建设不够完备,大水灌溉问题更是频繁发生,水资源缺失和水量分配工作迟迟得不到改善;就工程维修工作而言,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有限,自筹投劳难度较大,渠道养护工作漏洞日渐严重。
(五)群众缺乏参与意识
水利工程事业是影响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特别对于稳定粮食产量,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加上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重大型轻小型的观念,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群众不能在思想上重视,对于工程的管护也没有一定的意识,不但不保护,有的甚至还为了个人私利,对工程设施设备进行毁坏、偷窃,使工程难以发挥作用。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的方法
(一)提高水利工程管护责任意识
水利主管部门要加大水法、水情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介手段,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对水的重视,使群众都能从内心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从而重视水利,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自觉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来,形成自觉保护意识,共同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力度
要加大小型农田水利管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建立了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资金,保证了按时到位。同时也要建立多元的水利资金筹措渠道,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资金的充足,这样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充足的经费供给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和管护的重要保障,各级要保证经费补助,村、组可以通过计收水费、承包经营权等方式,利用水利工程筹备维修费用。
(三)优化管理制度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会影响后期管护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实现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制度的建立不仅对各单位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划分,也对工程运行与管理行为进行了约束,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贯彻实施。尤其是对管理盲区的改善,并对管理方案与措施进行了规范化研究,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管护灵活性。
(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建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益的是工程周边的群众,需要全体民众参与保护,确保水利工程使用性能得以延长。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微博、微信网络平台等多媒体宣传,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覆盖,确保水利工程的保护意识能够深入广泛农户观念中,实现工程保护目标。要广泛发动群众,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实现全民参与,开展水法教育,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减少对工程的破坏行为。
(五)加强农村水利人才培训
农田水利人才是工程管护的主体,工程的管护质量直接取决于管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所以要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队伍。一方面加强内部人才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要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员工责任心、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另一方面要从外部引进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将他们充实到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队伍中来,提高整体的管护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农村土地分块方面依旧以小型农田为主要单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的建设问题,另一个是工程的管护问题,其中工程的管护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情况。因此,一定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惠帅先,王培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18):72.
[2] 孙喜龙.浅谈如何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J].科技展望,2016,(22):107.
[3]李建华,刘庆国.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江西农业,2017(9):47.
(作者单位:常州市金坛区水利局薛埠水利管理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