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纳米比亚古老而广阔的沙漠之中,自然就是最伟大的建筑师。数百万年来,鸟类等动物不断改进自己在这里的栖身之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群织雀在驼刺合欢树上用树枝和杂草所筑的圆顶鸟巢,宽度通常可达三米。企业家和环保主义者Swen Bachran与他的设计师兼艺术家朋友Porky Hefer以此为灵感,花了八年时间,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名为“The Nest”(鸟巢)的住宅。
Porky是南非著名的设计师,热衷于打造茧式环境,即有趣而富有想象力的独立场所,代表作包括天马行空的豆荚形家具(模仿鲸鱼、鱼类和其他生物形状的吊椅)和巢穴(大型编织结构)。当他和Swen在沙漠中露营时,他一直在设想如何将这一理念扩大至整体建筑。
Swen在纳米比亚收购了三个相邻的农场,总面积达23000公顷。他发动周边邻居,大家团结一致,移除了各自立起的栅栏,携手铺设了道路和用水之类的基础设施,并清除了数百吨的碎石和废金属,建立起了占地10万公顷的Namib Tsaris自然保护区。他们为这个保护区制定了章程,以及旨在永久保留该区的100年计划。“现在这里是一片原始的土地。100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无论是啮齿动物还是犀牛,我们都将重新把它们带回来。”
伴随着保护区建设的如火如荼,拥有双层四室的“鸟巢”别墅也逐渐成形了。这项住宅工程浩大而艰巨。因为难度太高,他们找不到愿意合作的建筑师,于是自己组建了一支施工队伍,仅焊接钢筋框架就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他们想尽可能地使用当地材料和技术,还借鉴了群织雀巢的设计经验。铺设建筑内外的茅草使用了经过改良的本地技术,颠覆了一贯的内部装饰做法。茅草内外层之间的缝隙能起到隔热作用——在阳光照射最强烈的位置,两层之间的间隔被扩大,以便容纳更多空气进行隔热。其中的原理是让居住者模仿鸟类的活动——在自然通风即可保持环境凉爽的白天,鸟类会让雏鸟在靠近表面的位置活动;到了晚上,它们会将雏鸟移至巢穴深处,内部积攒的热量可令它们保持温暖。茅草来自北纳米比亚赞比西河两岸。建筑使用的砖块是在现场制作的,用于砌墙的石块也是工人现场挖的。
整体设计融合了仿生学理念,与独特的美学细节交相呼应。例如,Porky创新地将石板堆砌方式从水平堆放改成了垂直堆放,模仿了驼刺合欢树树皮上的纹路。地板和墙板的安哥拉紫檀木饰面让人仿佛身处悬于驼刺合欢树之上的树屋中。圆形舷窗仿照群织雀巢的入口,并延續至下沉式客厅、游泳池等处的细节,成为高效设计的基础。儿童房中的双层床嵌入豆荚形釉面墙之中,入口采用椭圆形舷窗,这一灵感也源于群织雀在巢中厚厚的杂草间通过身体开辟出各个棱角的过程,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筑家具。
室内装饰均出自Maybe Corpaci之手。她表示,因为“鸟巢”没有一面直墙,很难找到合适的家具。她一边通过牛车将进口的意大利家具带到这片土地,一边与工匠在现场合作设计和制作定制物件,从毛巾架和灯钩等繁复的焊接品到特大号圆形床和各种橱柜。“总体而言,我希望能对整个建筑进行补充。每件作品都与主色调及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又非常独特、精美。”捕捉到建筑本身的触感和质感后,她还将这一理念注入了其他家具中。例如,她选择了Pezula Interiors与斯威士兰草织工联合创作的一个系列,开辟了设计对话的新途径。大型桌子看起来像大理石,其实是由抛光纳米比亚花岗岩制成。“当你走进屋里看到桌子,抬头瞥见周围的群山,它们的色调相同,那种感觉会很美好。”
像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设计一样,“鸟巢”从其周遭环境自身具有的灵感、材料和技术出发,以一种其他建筑难以企及的方式,成为了沙漠的一部分。同时,它也具有Porky提到的、其豆荚系列设计理念所赋予的变革力量——为游客带来一种沉浸式体验,令他们有机会真正改变视角,并以深刻的方式与沙漠建立起联系。另外,“鸟巢”所赚取的收益都将用于支持自然保护区的运作,促进了这片土地的保护与复原。
“每件设计单品都与主色调及‘鸟巢’的概念融为一体,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又非常独特、精美。”
“设计师Porky Hefer一直热衷于创造茧式家具,在‘鸟巢’案例中,他将这一理念扩大至整个建筑。”
“盡管内部空间气势宏伟,但从外部来看,当地材料和有机形式的组合令它与周围环境形成了有机整体,大胆无畏而又谦虚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