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精灵”遇到“电杀手”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或缺的土壤守护者


  蚯蚓生活在地下,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身体被切断后还能再生,是做鱼饵的好原料……这些,只是大家对蚯蚓的普遍了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其实,蚯蚓在土壤中不停歇地穿梭爬行,它们爬过的通道让空气和水更容易抵达土壤内部,也让过多的水分不容易在土壤中积压,更容易被排走,这对植物而言是莫大的好处,避免它们因水涝而难以成长。
  蚯蚓每天能吞吃相当于自身重量的食物,它们的肠道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有机碳(肠道黏液)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同时,蚯蚓肠道内分泌的大量消化酶还会分解一部分微生物,可以促进微生物的活性。经过蚯蚓的吞咽、破碎、混合及排泄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转变为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有机质的蚯蚓粪。
  蚯蚓粪含量丰富的土壤可以保持优良的团粒结构,这种土壤结构更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除此之外,蚯蚓的吞食和排泄过程还有助于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含量,为作物生长提供必须的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现在,蚯蚓粪已经是了不起的肥料。
  蚯蚓对土壤中水分含量十分敏感,所以当土壤含水量很低时,蚯蚓会分泌黏液为自己制造一个微小的湿润空间以维持生存。同时,也会大大降低自身的活动量,甚至还会休眠,以减少水分散失。所以,蚯蚓的活动可以帮助提高土壤渗透率和土壤湿度,同时也有助于自身更好地生存。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

土壤固碳小帮手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土壤的固碳作用也成为科学家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现在,包括中國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想办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减碳”“脱碳”,而蚯蚓对土壤固碳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蚯蚓的取食和掘穴等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结构、碳氮组成,间接影响土壤温室气体的产生和释放。比如经蚓消化排泄后形成的团粒结构土壤能够将原先暴露的土壤有机质重新包围起来,提高土壤中碳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土壤的碳储量。不可否认的是,蚯蚓,虽然没有脊椎、没有牙齿、几乎一生都“躲”在地下,但它们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杀手”来袭


  “电捕蚯蚓”是通过购买电子诱捕装备,将装备的金属体插入土壤中释放高压电流,刺激地里的蚯蚓,蚯蚓在土壤里通过皮肤与空气交换呼吸,电流击打到皮肤上抑制了它与空气交换功能,蚯蚓因呼吸不畅被迫爬出,然后猎捕者捕获大量蚯蚓进行贩卖获利。由于蚯蚓并没有在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中,所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不能为其提供庇护,导致这一行为变得非常猖獗。
  过度电捕蚯蚓,会导致区域内的土壤坏死。由于没有蚯蚓的自然松土,土质就会变得坚硬,不利于农作物、花草灌木的生长,一些有机物掉落在地上也不容易被分解,土壤中的营养就会逐渐丢失。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腐殖土的形成与蚯蚓的作用》一书中这样描写蚯蚓:“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当这些土壤“精灵”遇到危机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还它们一片和谐的生存环境。
  (责任编辑/王佳颖 美术编辑/周游)
因电击爬出土壤的蚯蚓
其他文献
科幻电影中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动物角色,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理查德帕克,《猩球崛起》中的黑猩猩凯撒等,人们在观影的同时对这些"动物演员"产生好奇,究竟它们是如何演戏的呢?让我们跟着古生物复原师揭开它们的演技之谜。
冻土层的“时间胶囊”  在气温极低的环境下,染色体降解的速度会变慢,这让史前动物身上古老的DNA有了“可乘之机”。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地区,无疑是最适合保存古DNA的天然冰柜。  早在20世纪70年代,俄罗斯科学家安德烈·舍尔(Andrei Sher)就在俄罗斯东北部发现了不少猛犸象化石,在瑞典进化遗传学家洛夫·达伦(Lore Dalen)的帮助下,舍尔提取出这些猛犸象的遗传信息。很快,学者们从中提
期刊
實验室里的植物小白鼠  2016年1月,美国宇航员成功地在空间站培育出第一株百日菊,这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欣喜不已。为什么一朵花的绽放让科学家如此兴奋?科学家为什么选择百日菊来做实验材料呢?让我们一起了解挑战太空的鲜花——百日菊。探索发现  在探索太空的活动中,了解植物的活动和行为,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因为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说别的,我们所需要的氧气和食物都需要植物来提供。
期刊
扶荔宫温室群外观(摄影/宣宇)热带雨林区“生存战”  热带雨林区是扶荔宫主温室最大的馆区。一眼望去可以看到高大挺拔的独木成林、神奇的绞杀、壮观的板根等热带雨林特有生态景观。其中“大板根”最吸引人们的目光。  板根亦稱“板状根”,是热带雨林乔木最突出的一个特征,也是被早期欧洲探险家们描绘得最为神秘玄妙的部分。由于热带雨林处在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土壤中的水分在很长的雨季总是处于饱和或近于饱和的状况,
摘要:[目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新型智库体系初步形成,智力支撑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项目经费管理机制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同时显现而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特别是智库研究成果高质量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智库资金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使其成为地方新型智库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智力支持的必然选项。[方法/
无悔选择,爱党报国  黄志强从小就求知若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37年10月21日,日军侵占广州城,这极大地激发了黄志强的爱国情怀,他在悲愤中下定决心,将来要用知识拯救中国。  1938年,刚满16岁的黄志强被位于昆明的国立中正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的主要前身之一)录取,为了求学,他克服重重封锁抵达学校。在医学院,他废寝忘食地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等科目,再加上注重实践、缜密思考、亲身验证的临床习惯,
期刊
藕田里的观鸟笔记  夏季,有野鸭、鸻鹬、秧鸡、鹭鸟等几十种水鸟在藕田生境里生活。有些水鸟是利用藕田作为迁徙驿站的过客,它们在这里缓解长途迁徙带来的疲乏、觅食补充能量,到了繁殖期就迁徙离开。还有许多水鸟选择留下以藕田为家,在藕田繁殖幼鸟、抚育后代。黑水鸡、小鸊鷉是藕田最常见的繁殖水鸟,它们的繁殖生态十分有趣。由于武汉周边地区的藕田夏季气候适宜,食物充足,有些水鸟一年不止繁殖一窝小鸟。近年来的连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