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哲学问题讨论综述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近两年来,国内哲学界以“改革的哲学思考”为题,发表了不少文章,进行了瞩目的讨论。现就其中部分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改革的哲学基础什么是改革的哲学基础?主要有四种不同见解: 第一种意见认为,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是进行改革的哲学基础。理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1)指明了社会主义时期不断改革的必然性。(2)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断改革的最终动因。(3)指
其他文献
<正> 早在14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断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以后在一系列著作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论述”的《资本论》中(思格斯语),马克思更透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
<正> 一、做法 <一>配合《热爱人民》一课开展了“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我就做”的主题活动。这课的中心是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最终的落脚点是要求学生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从《青少年修养》课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必须引导学生及时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逐步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根据学生特点,把
在探讨中间组织的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演绎构建资源外包启发性模型,解释了资源外包模式形成的必然性,并从资源基础理论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资源外包演进的方式--基于核心能力
<正> 一、黄籍的本义及其演变黄籍一词,最早出现于晋朝。《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学术界一般认为,黄籍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户籍登记在黄纸上的缘故。我觉得这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孔子读书,韦编三绝,说明上古时期,木牍竹简是最基本的书写材料。《论语·乡党篇》说:孔
<正> 叶紫,是三十年代一位优秀作家。他从事文学活动时间不长,1939年,还不满28岁,便去世了,留下作品也不多,总共约计二十余万字。但是,他的这些作品,今天看来,的确有分量,放光采,使人越读越感到亲切,越读越受到震动。
<正> 由山东大学与滕州市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墨子学术研讨会暨墨子学会成立大会于1991年6月4日至6日在墨子故里山东滕州市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专著)50余篇(部)。著名学者匡亚明、任继愈、张岱年、杨向奎、张政烺、漆侠、田昌五等出席了会议并做了大会发言。与会学者就如下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
虽然既有的研究表明忠诚与绩效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剥去忠诚的多维性和复杂性特点,直接用忠诚预测厂商绩效,其结果使一些现象不能得到很好地解释。用D&B的忠诚模型去预测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性和二重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过渡性,表现为传统的生产力向现代生产力,即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发达的商品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
教育要“三个面向”,这促使我们认真考虑如何改革第一课堂教学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问题。本文则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我校政教系应届毕业生的教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