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樵松将军是原国民革命军第30军中将军长,是一位具有浓郁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军人,在抗战中屡建功勋,成为抗日名将。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一贯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在山西太原前线酝酿率部起义时,因被“最忠实”的部下出卖而牺牲。黄樵松是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因阵前起义而牺牲的国民革命军唯一一名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樵松将军被确认为革命烈士。
战绩卓著的抗战将军
黄樵松1901年出生在河南省尉氏县蔡庄乡后黄村。幼年时,他家境贫寒,父亲黄金玉常年给富户扛长工,农闲时走街串巷,靠卖麻花、糖块等糊口。黄樵松少年时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因而发愤读书,每学期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尉氏县附近有个朱仙镇,是岳飞大败金兵的古战场。镇内有金碧辉煌的岳王庙,民间流传着“岳母刺字”、“马踏番营”的动人故事。中学时代的黄樵松,几次来这里凭吊,深为岳飞“驱逐胡虏,还我河山”的壮志雄风所感动,这对他后来爱国思想的滋长起了重要作用。
1922年,河南久旱不雨,饥鸿遍野。黄樵松愤于国家贫弱,立志从军报国,便毅然中断学业,去报考冯玉祥的学兵团。检查体格时,因个头不高,在脚下垫了一块砖头,结果被发现,未予录取。失望中黄樵松走出大门,抱着一棵大树放声痛嚎。中午,监考官出来,见他把树皮咬掉一大片,问明情由,深为这种立志从军的精神所感动,破例将他录取。黄樵松在学兵团不怕苦累,勤学苦练,测验时各个项目成绩优异。直到后来他当上师长,还时常到靶场和士兵比赛射击,而且常常弹不虚发。
1924年,黄樵松被挑选担任冯玉祥卫队连连长,旋升任营长。1926年冯玉祥在共产党人推动下组成国民联军,于9月17日在五原隆重誓师,强调要战胜军阀,达到北伐目的。这时,一批共产党员参加到国民联军中工作,共产党员刘伯坚任联军总政治部主任。黄樵松开始有机会与共产党人接触,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1930年,黄樵松随冯玉祥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冯失败出走,残部由蒋介石收编为26路军,孙连仲任总司令。从此黄樵松离开冯玉祥而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一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湖北的26路军官兵分头由孝感、花园、广水等车站开赴华北前线御敌。黄樵松时任26路军27师79旅旅长,他写给妻子王怡芳的信中说:“此次挥师北上,将与日倭决一死战!他不死,我便亡,最后关头便是今日。”
1937年10月,黄樵松率部随26路军转战晋东,陈兵娘子关。10月14日,日军77联队侵入娘子关,黄樵松率79旅迎战,经两日激战,肉搏十余次,击毙敌大队长中岛利男、少佐鲤登及其以下官兵300余人。1938年1月,黄樵松因战功升任27师师长。
1938年3月,黄樵松奉命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行军路上,黄樵松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悲愤地写下了“救国寸肠断,先烈血成河,莫忘山河碎,岂能享安乐?”的诗句。黄樵松自始至终率部战斗在第一线,给日寇以重大杀伤,该部在这次战役中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战后仅编为一个旅(不久又扩编为师)。台儿庄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随后,黄樵松还率部参加了武汉大会战、豫南截击战、信阳攻坚战和南阳守卫战等许多场激烈的战役、战斗,均给日寇以重创。1940年5月1日,黄樵松率部在豫南一次歼敌2000余人,这一消息轰动了后方,全国各报都在显著位置予以报道。
保卫南阳是黄樵松参加抗日的最后一次激战,也是他抗日史上的光辉篇章:1945年3月,日军集结7万多人,于21日分路向南阳、老河口、襄樊进犯。黄樵松此时已调任68军143师师长,受命固守南阳。他一面督促部队整修城防工事,一面屯积粮秣弹药,还备棺材一口,亲笔书写“黄樵松灵枢”,表示决心与南阳共存亡。战斗打响后,黄率部顽强抵御,当独山为日军占领时,黄樵松迁师部于一酱菜店的顶楼上,白天凭栏指挥,入夜亲临前沿阵地。黄部连续打退敌人四次进攻,经七昼夜激战,歼敌3000多人,黄部也付出了伤亡近半的惨重代价。后来,有人写了一部名叫《铁打宛城》的历史小说,描写了黄樵松保卫南阳的悲壮场面。
肝胆相照的中共朋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立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政治主张。正在江西剿共前线的黄樵松,闻讯感慨地对部下们说:“遥望东北半壁沦于日寇之手,作为军人不打外敌,却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兄弟姐妹,实我辈军人之奇耻大辱,政府何不响应毛泽东的主张?”这年12月14日,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第73旅旅长董振堂等率部1.7万人在宁都起义。这次起义黄樵松虽未能参加,但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
1938年1月,蒋介石到洛阳召开第二战区团长以上军官会议。会上,黄樵松有幸结识了八路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人,相互交换了对日作战战略战术。黄樵松从自己的实战体验中感到八路军将领的主张非常符合实际,非常正确。会下,他与朱德等接触颇多,谈得也很融洽。他后来给官兵讲话时,曾谈到对朱德的印象:“他穿一套粗布棉军衣,发言句句适合抗战需要。我们军官有的穿羔皮军衣,有的穿呢军服,却讲不出带兵打仗的道理。和八路军相比,实觉抱愧。”这次会上,黄樵松还为彭德怀拍了一张半身照,此后一直珍藏在身边。
1938年2月初,部队开往新郑县,黄樵松学习31师的政治工作经验,成立了27师抗战歌曲队。在台儿庄战役中,这支歌曲队曾冒着枪林弹雨,到前沿阵地为士兵演唱抗战歌曲,鼓舞士气。不久,在共产党员领导的安吴堡青训班的冯文彬、胡乔木等人负责组织下,歌曲队扩大为战地服务团。战地服务团共20多人,都是共产党员或民先队员,负责人是曲茹。黄樵松十分信赖和尊重战地服务团的同志,处处关心他们的生活;战地服务团的地下党员,也十分关心黄樵松政治上的进步。这段时间,黄樵松抗战情绪很高,常常在师部处长以上会议上讲形势,讲抗战必胜的道理,号召他们学习八路军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师部机关官兵为房东担水、扫院;军医主动为群众看病;农忙季节还令全师官兵下地帮助农民干活。
1939年2月,蒋介石命令撤销国民党军队中的战地服务团。迫于形势,曲茹和战地服务团部分团员決定撤离。黄樵松知无法挽留,给他们发了路费,临行前还和他们聚餐,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得远,想得周到,就这样办吧!不过你们不要忘了我们是肝胆相照的朋友。”并派人护送几个团员到达安全的地方。(6月,曲茹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到国民党第30军工作)。这年11月间,国民党军队向中共中原局所在地确山县竹沟镇新四军留守处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确山惨案”。曲茹带着揭露蒋介石制造惨案的有关材料赶回30军军部,途经27师驻地时,向黄樵松作了介绍。黄樵松当即表示:绝不参加摩擦活动,对冲出包围的新四军人员概不加阻挠。结果,27师防区非但未抓从竹沟突围出来的新四军人员,还帮助个别突围人员安全转移。
1940年初,黄樵松部移防河南叶县时,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接到密报,说27师有共产党人活动,并很快逮捕了27师的团长陈扶民、杜新民等七人,交军法处看押,并声言要加以处决。曲茹到桑园找到黄樵松商量对策,黄樵松表示先设法营救,以观事态发展。并说:“如果形势紧迫,我可以把队伍拉走,靠拢新四军,继续抗战。”曲茹认为此举须请示组织后再定。黄情绪激动地说:“我绝不会做民族和人民的罪人,逼得走投无路,我会杀它一个回马枪的。”
后来曲茹到延安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这件事。毛主席当时十分重视该部孙连仲、池峰城和黄樵松等人的情况,对黄樵松坚持抗战、反对蒋介石制造摩擦尤为满意。所以,当得知黄樵松“拉出部队,靠拢新四军”的坚决态度后,指示曲茹继续做好该部工作。
被逮捕的陈扶民、杜新民等七人,后经黄樵松等力保,得免于难,但都被逐出了27师。黄樵松也因此不再受到国民党当局的信任,而调任68军143师师长。
起义遇害的革命烈士
黄樵松整整参加了八年抗战,日本投降后,他满以为从此国家可以太平,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但蒋介石集团却蓄意挑起内战。此时,黄樵松担任国民党整编30师(原30军)副师长,他的厌战情绪日益强烈,感慨“撕杀半生,如今还要打内战,国家何日得安定,人民何日得更生?”对老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极为同情。
不久,黄樵松请了长假回开封闲住,特意书写了早年的一首诗作悬挂在自己的住处:“十年戎马久离家,踏遍关山与水涯。待到功成归故里,携儿月下种梅花。”这首强烈向往和平生活的诗作表达了他不愿参与内战的心情。但是,闲居年余之后,黄樵松还是被强令召回军中,当时整编30师驻扎于渭南,归一战区胡宗南指挥,军长鲁崇义调迁后,黄樵松升任整编30师师长。
1948年7月下旬,蒋介石让胡宗南派军增援太原,胡宗南将这一任务交给了非自己嫡系的整编30师,就在部队奉命集结在西安机场等待空运时,黄樵松称病住进渭南西关一家医院,以图躲避。胡宗南先后三次派人催促,老长官鲁崇义、孙连仲也多方劝告,胡宗南最后一次还派人带着他的手谕到渭南促黄北上,黄樵松只好应命,飞赴太原。
当他率领同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身陷四面楚歌的太原绝地之后,面对渺茫黯淡的前途,黄樵松的内心极其苦闷。这时,黄樵松的西北军老上级、起义将领高树勋,给他捎来一封密信,劝他及早弃暗投明。早对中国共产党非常崇拜的黄樵松,毅然决定阵前起义。1948年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会上决定将各整编师恢复军的番号,整编30师改成30军,黄樵松任该军军长。
1948年10月31日,黄樵松派遣他的谍报队长王震宇和谍报队员王玉甲穿越火线,来到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8纵阵地接洽起义事宜。徐向前接到由8纵转交的黄樵松的信件之后,回信一封,并派遣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高树勋将军连夜与王震宇进行了会谈,双方很快谈妥了起义的相关事宜。
11月初,黃樵松向该军第27师师长戴炳南宣布了他的起义计划并安排了任务。戴炳南自1932年起就开始跟随黄樵松,深得黄樵松的信赖和重用,从营长、团长一手提拔到师长,十几年共事的情谊使得黄樵松对戴炳南深信不疑。在上个月,黄樵松在与戴炳南讨论全国战局时,黄樵松说,东北失利,徐州也不妙,不如早作打算,戴炳南说,时机不到。此次黄樵松宣布全部起义计划后,戴炳南认为阎锡山手中还掌握有大量军队,弄不好会全军覆灭,请求黄樵松再认真考虑一下,黄樵松说没有再考虑的必要,并命令他向所属各团传令行动。
戴炳南虽然勉强同意了黄樵松的起义计划,但对固守太原仍存有一线希望。当天下午六点多,他找来他的结拜兄弟、27师副师长仵德厚等人商议对策,仵德厚等人劝他告密。戴炳南随即派心腹向阎锡山“揭发”,背叛了将他一手提拔起来、同生共死十几年、把他视为可以托付大事的生死之交的军长黄樵松。
当晚10时,阎锡山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诱捕了黄樵松,随后又逮捕了从东山解放军指挥部返回的谍报队长王震宇、队员王裕家以及同来的解放军联络干部晋夫等人,11月6日将他们押往南京。
蒋介石对黄樵松的密谋起义十分恼怒。黄樵松等到南京后,蒋介石即指令组织军法会审,由余汉谋任审判长,国防部第二厅、第三厅、军法局、新闻局各派一人为审判官,并令“迅予严办报核”。
1948年11月19日,国民党国防部特别法庭开庭宣判。当天,特别法庭以“率部投降共军”的罪名,判处黄樵松、王震宇死刑,以“煽惑军人逃叛既遂罪”,判处晋夫死刑。黄樵松、晋夫均拒绝在判决书上签字。11月27日,黄樵松、晋夫、王震宇三人被枪杀于南京江东门外中央军人监狱刑室。其后,王怡芳出重金买通狱卒运出黄樵松等三人的遗体,置棺立碑并葬于南京莫愁湖畔。
1949年4月,南京、太原终于获得解放。出卖黄樵松的戴炳南、仵德厚被人民解放军逮捕归案。7月8日12时半,人民解放军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特别法庭在太原前伪高级法院内,对戴炳南、仵德厚进行了开庭公审,判处戴炳南死刑,许德厚有期徒刑10年。戴炳南随即被枪决。
1950年,政务院确认黄樵松为革命烈士,其照片、事迹、遗物均陈列于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供人瞻仰。1979年,黄樵松烈士的骨灰迁往举义地太原。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省政协及省城各界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薄一波、程子华等领导人送了花圈和挽联。悼词称赞“黄樵松烈士是一位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军人,是一位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的爱国人士,他为解放太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死犹生。”这是对黄樵松最公正的评价。
战绩卓著的抗战将军
黄樵松1901年出生在河南省尉氏县蔡庄乡后黄村。幼年时,他家境贫寒,父亲黄金玉常年给富户扛长工,农闲时走街串巷,靠卖麻花、糖块等糊口。黄樵松少年时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因而发愤读书,每学期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尉氏县附近有个朱仙镇,是岳飞大败金兵的古战场。镇内有金碧辉煌的岳王庙,民间流传着“岳母刺字”、“马踏番营”的动人故事。中学时代的黄樵松,几次来这里凭吊,深为岳飞“驱逐胡虏,还我河山”的壮志雄风所感动,这对他后来爱国思想的滋长起了重要作用。
1922年,河南久旱不雨,饥鸿遍野。黄樵松愤于国家贫弱,立志从军报国,便毅然中断学业,去报考冯玉祥的学兵团。检查体格时,因个头不高,在脚下垫了一块砖头,结果被发现,未予录取。失望中黄樵松走出大门,抱着一棵大树放声痛嚎。中午,监考官出来,见他把树皮咬掉一大片,问明情由,深为这种立志从军的精神所感动,破例将他录取。黄樵松在学兵团不怕苦累,勤学苦练,测验时各个项目成绩优异。直到后来他当上师长,还时常到靶场和士兵比赛射击,而且常常弹不虚发。
1924年,黄樵松被挑选担任冯玉祥卫队连连长,旋升任营长。1926年冯玉祥在共产党人推动下组成国民联军,于9月17日在五原隆重誓师,强调要战胜军阀,达到北伐目的。这时,一批共产党员参加到国民联军中工作,共产党员刘伯坚任联军总政治部主任。黄樵松开始有机会与共产党人接触,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1930年,黄樵松随冯玉祥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冯失败出走,残部由蒋介石收编为26路军,孙连仲任总司令。从此黄樵松离开冯玉祥而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一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湖北的26路军官兵分头由孝感、花园、广水等车站开赴华北前线御敌。黄樵松时任26路军27师79旅旅长,他写给妻子王怡芳的信中说:“此次挥师北上,将与日倭决一死战!他不死,我便亡,最后关头便是今日。”
1937年10月,黄樵松率部随26路军转战晋东,陈兵娘子关。10月14日,日军77联队侵入娘子关,黄樵松率79旅迎战,经两日激战,肉搏十余次,击毙敌大队长中岛利男、少佐鲤登及其以下官兵300余人。1938年1月,黄樵松因战功升任27师师长。
1938年3月,黄樵松奉命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行军路上,黄樵松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悲愤地写下了“救国寸肠断,先烈血成河,莫忘山河碎,岂能享安乐?”的诗句。黄樵松自始至终率部战斗在第一线,给日寇以重大杀伤,该部在这次战役中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战后仅编为一个旅(不久又扩编为师)。台儿庄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随后,黄樵松还率部参加了武汉大会战、豫南截击战、信阳攻坚战和南阳守卫战等许多场激烈的战役、战斗,均给日寇以重创。1940年5月1日,黄樵松率部在豫南一次歼敌2000余人,这一消息轰动了后方,全国各报都在显著位置予以报道。
保卫南阳是黄樵松参加抗日的最后一次激战,也是他抗日史上的光辉篇章:1945年3月,日军集结7万多人,于21日分路向南阳、老河口、襄樊进犯。黄樵松此时已调任68军143师师长,受命固守南阳。他一面督促部队整修城防工事,一面屯积粮秣弹药,还备棺材一口,亲笔书写“黄樵松灵枢”,表示决心与南阳共存亡。战斗打响后,黄率部顽强抵御,当独山为日军占领时,黄樵松迁师部于一酱菜店的顶楼上,白天凭栏指挥,入夜亲临前沿阵地。黄部连续打退敌人四次进攻,经七昼夜激战,歼敌3000多人,黄部也付出了伤亡近半的惨重代价。后来,有人写了一部名叫《铁打宛城》的历史小说,描写了黄樵松保卫南阳的悲壮场面。
肝胆相照的中共朋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立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政治主张。正在江西剿共前线的黄樵松,闻讯感慨地对部下们说:“遥望东北半壁沦于日寇之手,作为军人不打外敌,却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兄弟姐妹,实我辈军人之奇耻大辱,政府何不响应毛泽东的主张?”这年12月14日,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第73旅旅长董振堂等率部1.7万人在宁都起义。这次起义黄樵松虽未能参加,但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
1938年1月,蒋介石到洛阳召开第二战区团长以上军官会议。会上,黄樵松有幸结识了八路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人,相互交换了对日作战战略战术。黄樵松从自己的实战体验中感到八路军将领的主张非常符合实际,非常正确。会下,他与朱德等接触颇多,谈得也很融洽。他后来给官兵讲话时,曾谈到对朱德的印象:“他穿一套粗布棉军衣,发言句句适合抗战需要。我们军官有的穿羔皮军衣,有的穿呢军服,却讲不出带兵打仗的道理。和八路军相比,实觉抱愧。”这次会上,黄樵松还为彭德怀拍了一张半身照,此后一直珍藏在身边。
1938年2月初,部队开往新郑县,黄樵松学习31师的政治工作经验,成立了27师抗战歌曲队。在台儿庄战役中,这支歌曲队曾冒着枪林弹雨,到前沿阵地为士兵演唱抗战歌曲,鼓舞士气。不久,在共产党员领导的安吴堡青训班的冯文彬、胡乔木等人负责组织下,歌曲队扩大为战地服务团。战地服务团共20多人,都是共产党员或民先队员,负责人是曲茹。黄樵松十分信赖和尊重战地服务团的同志,处处关心他们的生活;战地服务团的地下党员,也十分关心黄樵松政治上的进步。这段时间,黄樵松抗战情绪很高,常常在师部处长以上会议上讲形势,讲抗战必胜的道理,号召他们学习八路军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师部机关官兵为房东担水、扫院;军医主动为群众看病;农忙季节还令全师官兵下地帮助农民干活。
1939年2月,蒋介石命令撤销国民党军队中的战地服务团。迫于形势,曲茹和战地服务团部分团员決定撤离。黄樵松知无法挽留,给他们发了路费,临行前还和他们聚餐,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得远,想得周到,就这样办吧!不过你们不要忘了我们是肝胆相照的朋友。”并派人护送几个团员到达安全的地方。(6月,曲茹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到国民党第30军工作)。这年11月间,国民党军队向中共中原局所在地确山县竹沟镇新四军留守处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确山惨案”。曲茹带着揭露蒋介石制造惨案的有关材料赶回30军军部,途经27师驻地时,向黄樵松作了介绍。黄樵松当即表示:绝不参加摩擦活动,对冲出包围的新四军人员概不加阻挠。结果,27师防区非但未抓从竹沟突围出来的新四军人员,还帮助个别突围人员安全转移。
1940年初,黄樵松部移防河南叶县时,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接到密报,说27师有共产党人活动,并很快逮捕了27师的团长陈扶民、杜新民等七人,交军法处看押,并声言要加以处决。曲茹到桑园找到黄樵松商量对策,黄樵松表示先设法营救,以观事态发展。并说:“如果形势紧迫,我可以把队伍拉走,靠拢新四军,继续抗战。”曲茹认为此举须请示组织后再定。黄情绪激动地说:“我绝不会做民族和人民的罪人,逼得走投无路,我会杀它一个回马枪的。”
后来曲茹到延安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这件事。毛主席当时十分重视该部孙连仲、池峰城和黄樵松等人的情况,对黄樵松坚持抗战、反对蒋介石制造摩擦尤为满意。所以,当得知黄樵松“拉出部队,靠拢新四军”的坚决态度后,指示曲茹继续做好该部工作。
被逮捕的陈扶民、杜新民等七人,后经黄樵松等力保,得免于难,但都被逐出了27师。黄樵松也因此不再受到国民党当局的信任,而调任68军143师师长。
起义遇害的革命烈士
黄樵松整整参加了八年抗战,日本投降后,他满以为从此国家可以太平,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但蒋介石集团却蓄意挑起内战。此时,黄樵松担任国民党整编30师(原30军)副师长,他的厌战情绪日益强烈,感慨“撕杀半生,如今还要打内战,国家何日得安定,人民何日得更生?”对老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极为同情。
不久,黄樵松请了长假回开封闲住,特意书写了早年的一首诗作悬挂在自己的住处:“十年戎马久离家,踏遍关山与水涯。待到功成归故里,携儿月下种梅花。”这首强烈向往和平生活的诗作表达了他不愿参与内战的心情。但是,闲居年余之后,黄樵松还是被强令召回军中,当时整编30师驻扎于渭南,归一战区胡宗南指挥,军长鲁崇义调迁后,黄樵松升任整编30师师长。
1948年7月下旬,蒋介石让胡宗南派军增援太原,胡宗南将这一任务交给了非自己嫡系的整编30师,就在部队奉命集结在西安机场等待空运时,黄樵松称病住进渭南西关一家医院,以图躲避。胡宗南先后三次派人催促,老长官鲁崇义、孙连仲也多方劝告,胡宗南最后一次还派人带着他的手谕到渭南促黄北上,黄樵松只好应命,飞赴太原。
当他率领同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身陷四面楚歌的太原绝地之后,面对渺茫黯淡的前途,黄樵松的内心极其苦闷。这时,黄樵松的西北军老上级、起义将领高树勋,给他捎来一封密信,劝他及早弃暗投明。早对中国共产党非常崇拜的黄樵松,毅然决定阵前起义。1948年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会上决定将各整编师恢复军的番号,整编30师改成30军,黄樵松任该军军长。
1948年10月31日,黄樵松派遣他的谍报队长王震宇和谍报队员王玉甲穿越火线,来到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8纵阵地接洽起义事宜。徐向前接到由8纵转交的黄樵松的信件之后,回信一封,并派遣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高树勋将军连夜与王震宇进行了会谈,双方很快谈妥了起义的相关事宜。
11月初,黃樵松向该军第27师师长戴炳南宣布了他的起义计划并安排了任务。戴炳南自1932年起就开始跟随黄樵松,深得黄樵松的信赖和重用,从营长、团长一手提拔到师长,十几年共事的情谊使得黄樵松对戴炳南深信不疑。在上个月,黄樵松在与戴炳南讨论全国战局时,黄樵松说,东北失利,徐州也不妙,不如早作打算,戴炳南说,时机不到。此次黄樵松宣布全部起义计划后,戴炳南认为阎锡山手中还掌握有大量军队,弄不好会全军覆灭,请求黄樵松再认真考虑一下,黄樵松说没有再考虑的必要,并命令他向所属各团传令行动。
戴炳南虽然勉强同意了黄樵松的起义计划,但对固守太原仍存有一线希望。当天下午六点多,他找来他的结拜兄弟、27师副师长仵德厚等人商议对策,仵德厚等人劝他告密。戴炳南随即派心腹向阎锡山“揭发”,背叛了将他一手提拔起来、同生共死十几年、把他视为可以托付大事的生死之交的军长黄樵松。
当晚10时,阎锡山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诱捕了黄樵松,随后又逮捕了从东山解放军指挥部返回的谍报队长王震宇、队员王裕家以及同来的解放军联络干部晋夫等人,11月6日将他们押往南京。
蒋介石对黄樵松的密谋起义十分恼怒。黄樵松等到南京后,蒋介石即指令组织军法会审,由余汉谋任审判长,国防部第二厅、第三厅、军法局、新闻局各派一人为审判官,并令“迅予严办报核”。
1948年11月19日,国民党国防部特别法庭开庭宣判。当天,特别法庭以“率部投降共军”的罪名,判处黄樵松、王震宇死刑,以“煽惑军人逃叛既遂罪”,判处晋夫死刑。黄樵松、晋夫均拒绝在判决书上签字。11月27日,黄樵松、晋夫、王震宇三人被枪杀于南京江东门外中央军人监狱刑室。其后,王怡芳出重金买通狱卒运出黄樵松等三人的遗体,置棺立碑并葬于南京莫愁湖畔。
1949年4月,南京、太原终于获得解放。出卖黄樵松的戴炳南、仵德厚被人民解放军逮捕归案。7月8日12时半,人民解放军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特别法庭在太原前伪高级法院内,对戴炳南、仵德厚进行了开庭公审,判处戴炳南死刑,许德厚有期徒刑10年。戴炳南随即被枪决。
1950年,政务院确认黄樵松为革命烈士,其照片、事迹、遗物均陈列于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供人瞻仰。1979年,黄樵松烈士的骨灰迁往举义地太原。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省政协及省城各界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薄一波、程子华等领导人送了花圈和挽联。悼词称赞“黄樵松烈士是一位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军人,是一位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的爱国人士,他为解放太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死犹生。”这是对黄樵松最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