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相变储热技术作为当前储热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方面效果显著.作为高效储热技术之一,固-固相变储热主要通过固体相变实现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相比于固-液相变储热,固-固相变储热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同时无明显相分离、泄露等现象,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机固-固相变储热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多元醇以及层状钙钛矿,其中聚合物类主要由“软相”大分子借助化学键连接“硬相”聚合物骨架形成.“软相”作为相变过程的主体,升温至转变温度发生固-液转变;而“硬相”骨架限制其宏观流
【机 构】
:
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储热技术作为当前储热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方面效果显著.作为高效储热技术之一,固-固相变储热主要通过固体相变实现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相比于固-液相变储热,固-固相变储热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同时无明显相分离、泄露等现象,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机固-固相变储热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多元醇以及层状钙钛矿,其中聚合物类主要由“软相”大分子借助化学键连接“硬相”聚合物骨架形成.“软相”作为相变过程的主体,升温至转变温度发生固-液转变;而“硬相”骨架限制其宏观流动,起到维持固体形态的作用.多元醇在低温下呈现层状晶体结构,层间分子通过氢键相连接,进行固相转变时部分氢键断裂,分子转向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层状钙钛矿则是由有机层的长链烷烃以及无机层的金属配位四面体[MX42-]交替组合而成的夹层状晶体结构,其固-固相变机理与高聚物相似,即有机层的长烷基链进行有序-无序转变,而无机层结构保持不变.现阶段在有机固-固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技术方面,聚合物类材料主要通过接枝共聚、嵌段共聚等方法,以聚乙二醇为相变介质借助化学键结合到聚合物骨架上而形成;多元醇适用于中高温工作条件下,其相变温度和相变焓与所含氢键数相关,通过多元复合配比可调整其热物性能;层状钙钛矿的热物性取决于其组成烷基链的长度,可选择制备多元体系以拓宽相变温度范围.近年来,为满足实际应用中对高储热功率的要求,除了致力于开发新型相变储热材料外,研究人员对相变材料的导热强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中.本文基于固-固相变的机理,针对当前国内外固-固相变储热技术的研究,分别从相变行为的特征、材料制备、性能优化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对固-固相变储热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材料制备和相变机制控制的角度,对固-固相变储热材料研究面临的技术壁垒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科学的展望,以期对新型储热材料,尤其是中高温固-固相变储热材料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参考.
其他文献
大线能量焊接用钢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桥梁制造、原油储罐等领域.宽厚板的大线能量焊接技术能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目前焊接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而焊接接头附近是焊后力学性能最为薄弱的位置,焊接热影响区(HAZ)尤其是粗晶焊接热影响区(CGHAZ)的力学性能是焊接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CGHAZ组织性能的控制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针状铁素体组织是基于氧化物冶金工艺的大线能量焊接用高强钢焊后CGHAZ内的主要微观组织.针状铁素体组织的交错互锁结构有效保证了CGHAZ的韧性.如何有效控制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能源巨大消耗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潜在的压力,解决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储存问题迫在眉睫,新型能源转化和储存器件的研究及开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聚合物为基体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赋予了电解质更高的强度和更优良的柔韧性,使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在柔性可穿戴设备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聚氨酯由不相容“软段-硬段”的两相结构构成,软段呈橡胶态,赋予材料一定的柔韧性,而由极性基团形成的分子硬段呈玻璃态,可以作为分子间的物理交联点.聚氨酯展现出从“刚性塑料”到“弹性橡胶”的广泛性能调控
当前网络数字化发展迅猛,网络性能要求和业务需求与日俱增,但传统网络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 version 6,IPv6)的云网融合新平台应运而生.本文分别从互联网发展背景、IPv6技术、网络智能化、精准业务、高效性能、云网融合等角度对IPv6新时代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了基于IPv6的网络可信智能化,实现网络可视化、业务敏捷化、业务实时性、运维智能化;还介绍了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分段路由(IPv6 segment rou-ting,SRv6)的云网融合新平台,展望了未来网络的高性能、
聚氨酯泡沫是汽车中常用的一种吸声材料,因为常规聚氨酯泡沫配方内含有机溶剂,影响车内空气质量,所以需要开发低污染聚氨酯泡沫吸声材料.本工作通过采用不含有机溶剂的低污染聚氨酯新型配方,并对配方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设计,由一步法合成聚氨酯泡沫,再使用LMS Test.Lab及阻抗管设备来测试分析材料的吸声性能.设计的低污染聚氨酯泡沫不仅可以降低汽车内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含量,而且其吸声性能较好,平均吸声系数为0.581,峰值吸声系数高达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