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立仓镇水产养殖发展前景规划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范围、期限和依据,规划目标等方面阐述了蒙城县立仓镇发展水产养殖前景的规划总论,并介绍了该规划区优越的发展条件,以期为立仓镇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产养殖;规划;优越条件;安徽蒙城;立仓镇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51-01
  1 规划总论
  随着畜牧业受禽流感、猪流感等传染病影响以及畜牧业生产的粪污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加之蒙城县位于皖北,对水产品的需求使得人们逐渐将关注方向转移到渔业产业上来。蒙城县虽然水资源丰富,拥有淝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四大河流及待开发的塌陷区水资源,但渔业产业仍是大农业中的薄弱环节。为适应渔业发展新形势,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安徽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意见》明确的现代渔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按照蒙城县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省农委《安徽省水产跨越工程实施方案》的部署,推进蒙城县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1.1 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蒙城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蒙城县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以适应安徽省水产养殖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为依托,科学合理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品种养殖,建成一个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的现代渔业发展的典范和标杆,成为亳州市现代渔业示范高地。
  1.2 规划原則
  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低碳农业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顺应产业集群与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空间积聚和带动效应不断增强的客观规律,按照农业生产经营“四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整合区域资源、引导资源高效配置,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群和产品循环网络[1-2],全面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将蒙城县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1.3 规划范围、期限和依据
  1.3.1 规划范围。蒙城县立仓镇水产养殖示范区详细规划总占地面积90.33 hm2,位于蒙城县立仓镇,茨淮新河北岸。
  1.3.2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19年。
  1.3.3 规划依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3-4];《安徽省关于实施水产跨越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09〕108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蒙城县带线农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园区地形图(1∶1 000);相关园区规划的现行规程、规范和规定;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1.4 规划目标
  1.4.1 总体目标。按照低碳、生态、科技、标准、和谐的整体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战略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特色水产、渔业休闲、高产蔬菜栽培产业,将工业经营理念与先进农业技术相结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协调,示范带动区域农业发展,承载服务国家政策方向的中部一流、安徽领先的现代化渔业示范区[5-6]。
  1.4.2 具体目标。产量目标:园区运营投产后,主要水产、农作物产量达到年产乌鳢400 t,年产青虾、河蟹10 t,年产黄颡鱼200 t,年产鳜鱼100 t,年产四大家鱼等常规鱼类1 200 t。带动就业目标:带动1 000户农户从事现代农业生产,间接带动5 000人就业。农民培训目标:年培训农户1 000人次。
  2 规划区优越的发展条件
  2.1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立仓镇位于蒙城县的东南部,地处华北平原,为中国中部地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东与怀远万福镇、辛集乡接壤,南与淮南的潘集、凤台隔河(茨河)相望,西与兄弟乡镇楚村、乐土毗邻,北与蒙城县的白杨相连,位于淮南、淮北之间,是淮南、怀远、凤台三县一市交界处。南芡河与茨淮新河东西横贯全镇,全镇国土面积201 km2,耕地1.15万hm2,人口104 340人,辖2个居委会、20个村民委员会、459个自然庄。
  立仓镇交通便利,环境优良,距307省道15 km,距南洛高速公路20 km。茨淮新河全年通航,经淮河通长江可直达南京、武汉、上海等港口,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2.2 自然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
  立仓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42.8 ℃,年平均气温16.8 ℃;年最大降水量为2 278 mm(1954年),最小降水量486 mm,年平均降水量为890 mm;日照时数为2 760 h;霜期98 d,无霜期267 d,梅雨天数50 d;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
  立仓镇主要为砂姜黑土地,地下水深一般在地表下18~20 m,儲量丰富,补给来源主要靠降水渗透。
  主要河流有南茨淮新河人工河流,抗洪能力较强。北部芡河自然形成,防洪能力较弱,洪涝灾害年年发生。茨淮新河河堤坝海拔为27.5~28.0 m;芡河堤坝海拔23.8~24.0 m,最高水位为海拔23.58 m(1954年),最低水位为海拔16.5 m,芡河无法通航,可适航1 000~2 000吨位船只。
  2.3 社会经济发达
  2012年,立仓镇实现财政收入463万元,同比下降 29.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 200万元,同比下降77.2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 2 27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 683万元;工业企业入库税金 223万元,同比增长17.58倍;粮食总产量为12.1万t,同比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 094元,同比增长15.09%;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9个,同比下降25.64%;规模化养殖场数量达 620个,同比增长12.32%。   2.4 农业基础良好
  立仓镇是蒙城县农业重镇,其水产、畜禽养殖为立仓镇一大特色。2012年立仓镇粮食面积达到8 066.67 hm2,其中小麦面积5 020 hm2,玉米面积1 620 hm2;生猪存栏量3.5万头,生猪出栏量5.16万头,家禽存栏量13.4万只,出栏量26.9万只;禽蛋产量1 107 t,肉类总产量5 332 t;水产品产量2 312 t,农民人均纯收入7 094元。
  2.5 政策發展机遇良好
  2.5.1 国家层面。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正式批复,对蒙城县立仓镇而言,宏观上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借助此机遇,可以享受对优势产业的财税、用地、项目审批等政策优惠;可以拉动产业发展所需的建材、物流等行业发展;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带动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5.2 地区层面。皖北崛起是安徽省“十二五”期间的两大战略之一,省委省政府将支持皖北各县区建立体量大、辐射广、影响大的支柱产业;同时,安徽省实施水产跨越工程,鼓励全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开发宜渔资源,提升水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立仓镇发展现代高效渔业必将获得相关政策支持。
  2.5.3 县域层面。立仓镇是蒙城东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其农业基础资源较好,2012年蒙城县政府出台的《蒙城县现代农业规划》也将立仓镇纳入到茨淮新河现代农业示范區内,进一步加强立仓镇的水产优势,这都为立仓镇发展渔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3 参考文献
  [1] 刘元军.浅议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10):31-32.
  [2] 王平,郑新.水产养殖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155.
  [3] 孙振纲,许琦,刘彦军.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7):96-97.
  [4] 汪三平,王玉明,洪国联,等.泉州市内陆水域水产养殖规划概述[J].福建水产,2009(3):87-92.
  [5] 罗国芝,朱泽闻,包存宽.中国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2):87-89.
  [6] 汪三平,方民杰,万为民.编制泉州市浅海滩涂水产养殖规划之浅见[J].福建水产,2007(2):80-83.
其他文献
摘要 吉田优701是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野败型三系不育系吉田A与选自广东原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抗稻瘟病恢复系泰701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6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阐述了吉田优701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吉田优701;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中圖分类号 S511
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蚕桑生产与经营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在进行了高效生态桑园建设、智慧蚕桑管理、精准蚕种生产、桑园立体种养复合经营、蚕桑资源开发利用、蚕桑茧丝绸文化传
富硒稻米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水稻叶面喷施粮油型锌硒葆转化为有机硒蛋白,可增加农产品硒含量,生产出富硒大米,为积极探索打破粮食生产效益低的瓶颈提供指导。
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p ADMA)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左心室肥厚(LVH)等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11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
进行深耕深松对土壤含水量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院深耕深松处理,1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增3.3个百分点,25 cm土层增加2.0个百分点;深耕深松处理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