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葫芦狂欢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从你动手制作葫芦艺术作品开始,你就是葫芦艺术家。
  
  1778年,英国探险航海家库克船长第一次发现了夏威夷群岛,他在自己的北美航海日记中写道:“在我们临近或离开三维治岛的时候,每次都有好多戴着面具头盔、划着双体木舟到我们船边迎接或送行的土著勇士,场面滑稽可笑,充满了化妆舞会的感觉。那种面具是用一个大葫芦制作的,在葫芦上雕刻出眼睛和鼻子的洞口,葫芦下巴上粘着棉布条,像飘动的胡须……”
  可见,在欧洲移民没有大规模移居北美大陆以前,那里的美洲土著人已经把葫芦加工成具有艺术感的葫芦头盔了。
  如今,全美国每年都有20~30个全国性的葫芦节和葫芦博览会,活动上有葫芦乐器表演、工艺培训、艺术交流、主题比赛……影响遍及全世界。
  
  一场葫芦园的聚会
  
  清晨的太阳还没升起,威尔博恩先生便已早早来到庄园视察,他想看看庄园里的葫芦是否在夜里又悄悄长大了。10多年来,这已成了威尔博恩每天例行的工作。他守护着葫芦一天天成长,然后等到每年葫芦成熟的时节,在这里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葫芦艺术家和爱好者。
  威尔博恩是个农场主。偌大的农场位于洛杉矶与圣地亚哥交界的山间小市Fallbrook,农场周边群山环绕、土质肥沃、树木茂盛,犹如世外仙境。1995年,时任美国葫芦协会副会长的卡罗尔女士发现这里,她建议威尔博恩建个葫芦庄园,一来可为逐年增加的美国葫芦艺术爱好者们提供葫芦原料,二来风景秀丽的庄园还可作为加州葫芦协会举办年度葫芦节的场地之一。
  听了卡罗尔的建议后,第二年春天,威尔博恩立马试种植了300亩葫芦。他发现,加州的气候非常适合葫芦生长,并且成熟后的葫芦皮质坚硬,绝对是创作的好原料。他开始考虑筹备葫芦节的事情。
  1997年夏,威尔博恩在自家门前的草坪上举办葫芦艺术节,因为宣传并不广泛,那次只有13个民间艺术家前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只有一个餐馆应邀前来搭起了烤猪扒自选午餐摊点,只有一个夏威夷呼啦舞助兴者前来跳了两个小时夏威夷土著舞。尽管活动规模不大,还是吸引了近千个葫芦爱好者前来参观,13个民间艺术家的作品被抢购一空,许多参观者还购买了一些农场的毛坯葫芦,回家学习制作葫芦艺术品。
  几年下来,知道这个葫芦节的人越来越多,前来助兴的人也从最初的一千增加到五千余人。于是,威尔博恩把举办地从面积有限的自家门前草坪转移到了与葫芦庄园比邻的树林间,并把节日更名为“威尔博恩国际葫芦艺术节”。
  每年六月下旬的第一个周末,葫芦艺术节开幕,葫芦艺术爱好者们便蜂拥而至,他们有的是附近居民,有的则是驱车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从外州赶来。艺术节一般会持续两三天,第一晚有个盛大的自助晚宴,艺术家们可以自由选择佳肴,也可以流动寻找艺术挚友交流创作技巧和心得。
  为了活跃气氛,威尔博恩总会请来夏威夷土著歌舞队助兴。受那些舞者影响,很多有表演细胞的艺术家也会跟着狂欢起来,他们戴着自制的葫芦脸谱,挥舞着各种葫芦道具,敲打着葫芦鼓,在远离闹市的茂密森林里,体味印地安土著时代的快乐和梦想。夜深后,有的艺术家会开着房车在林间过夜,还有的艺术家直接支起帐篷,赏星望月,与葫芦共眠。
  
  葫芦协会遍及各州各县
  
  在美国,类似“威尔博恩国际葫芦艺术节”的葫芦盛会多如羊毛,几乎每月都有两三个大型葫芦活动,而这些缤彩纷呈的活动与美国悠久的葫芦文化和葫芦协会密不可分。
  为了将爱好葫芦艺术的人们凝聚起来,1937年,斯特灵
其他文献
位于老成都西门外,有一座高大巍峨、形同小山的夯土堆。相传这里曾是西汉词赋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成都的居所,人称“抚琴台”。  1940年底,为避免日机轰炸,人们在抚琴台边挖掘防空洞,不料竟掘到坚实的砖砌体。恰逢冯汉骥先生赴美学习归来,这位西南地区考古学的开拓者,正在着手筹建四川博物馆(又称川西博物馆)。经过实地考察,冯先生及考古学者们推断此处是座墓葬。1942年,经过一番挖掘,人们震惊地发现,原来相
在大理古城,人称“菜妈”的宋夏艳小有名气。她混两个圈,一个是“素食圈”,一个是“在家上学圈”。  两年多前,她为了女儿的教育,从广东定居大理,开了一家素食餐厅。如今,菜妈的名字在“在家上学圈”里忽然响起来了。这是由于她搞的教育共生社区(也叫蔬菜社区)吸收了很多在家上学孩子的父母的关注与追随。他们带着或退学或休学的孩子来到大理,住在亲子游学客栈或者菜妈免费提供的老院子里,依托一片四亩菜地和一个素菜馆
拥有“山中天堂”之称的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方兰和女儿穿梭于景色秀丽的古老建筑。然而,她们的目的地不止于此,从泰国到印度,再到尼泊尔……一件件充满当地风情的手工艺品让她们停不下脚步,每去一个地方,总有丰盛的收获,用方兰的话讲:带回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而在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藏匿着一家别样风情的店,它就是“尼姆的店”,店主正是方兰,她将“回忆”全部收藏在这里,展示给每一位喜爱手工艺的同好。  
[开栏语]  工美院校里青春飞扬的年轻人,说他们是工美行业的未来也毫不夸张。不过现在,这些还未步入社会的新一代大多还是籍籍无名。但是也许就在明天,他们之中会冒出一个设计天才;也许很多年后,某一位会成为工艺大师衣锦还乡。然而在一飞冲天之前,他们的学习生活、设计理念、创意思想又是怎样?于是,借这一篇篇访谈,探寻“未来大师”鲜为人知的一面,鼓励他们在艺术之路上继续前行。这就是“新生代”开栏的意义。  在
又到一年万圣节,厌倦了大街上的游行作乐,是否想过一个不噪不闹的节日?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植物园是个不错的地儿。因为每年万圣节,这里便会出现一个只有在童话里才存在的村庄——南瓜村。  童话里的南瓜庄园  浅绿色的南瓜小屋、金色南瓜铺就的林荫小道,还有一个个圆南瓜做的风车……走进达拉斯植物园里的南瓜庄园,眼前的南瓜数量比你这一辈子见的南瓜都多。尽管离万圣节还有些时日,但因为德克萨斯州纬度较低的原
“生活,如同时光中的一把座椅。”  走进爱恩喜实木家具公司,这句话映入眼帘。与其他的家具店不同,这里没有浪漫的情调,没有华丽的装饰,更像是一间木制的作坊,整齐安静地摆放着各种实木家具,简单地低调着。  随着木梯的吱呀声上到2楼,宋智林热情迎来,招呼我们坐在环桌的木椅上。他身着暗红色棉衣,外面套一件白色马甲,脚上穿一双柔软舒适的棉鞋,很随意地窝在木椅上。看得出,他很享受这充满木头气息的房间  尊重每
每一门手艺大概都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视自己的手艺为一种涉及灵魂的东西。在钟表制造业,这个人就是菲利普·杜佛。他一年只做十几只表,却是世界上最好的纯手工机械表。  车子在一座石头结构的房前停下,前门有些破败,一块小小的黄铜牌子上写着“菲利普·杜佛,制表师”。听到声响,穿着白色工作服、白头发、白胡子的菲利普·杜佛从工作台前起身,前额戴了一个小型放大镜。  工作室不到100平方米,摆满了各种制表的机械和仪
有什么样的格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土的艺术空间是别处的生活。  在员村红专厂,穿过城中村雨后略带泥泞的小路,从窄小的行人入口一拐进来,身心倍觉清凉:巨大的老榕树在雨后轻舒枝叶,间或还听到了久违的鸟叫声。我放慢脚步寻找红专厂E15,面前赫然出现了一间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厂房,门口还摆放着工厂废弃的重型机器,以及画家方土从各地搜寻回来的石雕。  很多来往的行人和衣着摩登的模特在围观拍照,这就是方土在红
50多年前,雨丝游荡的意大利北部小镇卡斯泰卢基奥,埃内斯塔·帕索蒂(Ernesta Pasotti)骑着她的小摩托从条条小巷中穿梭而过,兜售自己缝制的雨伞。她的丈夫就是这个家庭小作坊的另外一位员工。50年后,帕索蒂有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品牌,聚集了百名员工,却依然守在曼托瓦这个乡村小镇里,不做网销,甚少宣传,只在全球几十个国家最有声望的店铺中零售。在时尚王国意大利,帕索蒂带着意式贵族般的慵懒,以年
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油纸伞都大不相同,伞面图案反映着人们祈愿与历史环境。辛亥革命后,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倡导国货运动的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推广国货销售和旨在改进国货生产结构的运动也不时出现,各式各样倡导国货的活动更是层出不穷。至上世纪20年代已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全国性活动,30年代初期活动更到达顶峰,在当时人们将这一社会运动正式称作“国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