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加成在中医医院经济运行中的利与弊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02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药品加成在中医医院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弊端。方法运用2012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相关数据,结合近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及资料,研究分析药品加成在中医医院经济运行中的利弊,以及对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的影响。结果药品加成在医院经济运行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且中医医院对药品加成的依赖较综合医院更大。结论取消药品加成,必需有切实可行的补偿政策才能使中医医院的经济运行不受影响。

其他文献
汪晓芳,198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1985年9月至1987年8月参加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班,跟随何绍奇等国家名老中医学习。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擅长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各种心血管疑难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2年余,受益颇多。
目的 采用决策树的数据挖掘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阳虚证与临床常规检测指标间的决策树模型.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得到249例合格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的判断和临床指标的收集,在t检验、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决策树的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阳虚证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249例患者中有78例(31.33%)为阳虚证,以脂蛋白a、游离T3、促甲状腺激素、空腹胰岛素4个核心指标建立
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称为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几处同时发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急性期未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瘀毒内结型慢性
目的 探讨周氏调气止痛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周氏调气止痛方三络穴列缺、丰隆、蠡沟为主穴方,对照组以常规穴合谷、地机、三阴交为主穴方。均于自预测经期开始前1周内接受针灸治疗3次,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痛经严重程度评分(CM
目的 评价中医维持治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和免疫的影响.方法 研究回顾了初次诊断为IIIC/IV期上皮型卵巢癌,在接受常规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或其后在广安门医院进行至少两个月以上辨证中医药干预治疗的患者,采集患者原发病时的数据,CA125基线值,CA125最低值,无复发生存时间及免疫功能.用Kaplan-Meier 法和Cox 回归分析影响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用student's t检验来评估免疫功
中医药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中药企业迫切的、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但我国中药企业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人才欠缺、研发投入不足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等问题,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通过对中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中药企业的现实情况,提出中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具体实施对策。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独立病灶,是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引起的甲状腺散在病变.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偶然触及时发现,少数患者出现声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研究发现,借助高分辨超声检出率可达20%~76%[1],女性及老年人群多见.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本文应用龙血竭胶囊联合消瘰丸治疗甲状腺结节,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症候群,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该类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导致猝死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同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更大,其中也包含心脏性猝死[1]。抗凝治疗为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用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仍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2]。本文采用灯盏花素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
子宫肌瘤以出血、腹部包块、压迫症状、疼痛、白带增多、不孕、流产及贫血为主要症状。在40~50岁女性中发病率约为20%~25%[1]。针对该病的病理特点,笔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脑卒中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除偏瘫外,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甚至出现抑郁.国外报道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40%~50%[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常规抗抑郁治疗,但副作用较大.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及心理干预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伴抑郁,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