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合理开发,关系到河池、百色、崇左市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广西“十二五”规划的大局。要搞好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必须作好长远规划,积极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老少边山穷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
[关键词]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广西“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把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摆在实现跨越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位置。因此,研究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开发是各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资源富集区通常是指自然资源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提出了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概念,桂西资源富集区包括百色、河池和崇左等市,集大石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水库淹没区等6种类型地区为一体,是特殊类型地区比较密集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较薄弱,但具有矿产、水能、旅游、农业土特产等资源富集的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的潜力巨大。当前自治区正按照《意见》明确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老少边山穷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切实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集中开发这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过去,桂西是“老少边山穷”的代名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排在全国、全区后面,许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主要表现在,在河池市,当地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产业链短的问题非常突出。例如该市宜州工业园区构建起“桑蚕——茧丝——织绸——印染——服装”一体化工业新体系,打造“丝绸城”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大部分矿产品缺乏深加工,处在提供初级产品、低附加值的产业低端,而且企业规模也比较小,竞争力不强,比如河池市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市全部工业企业不到1%。
百色市在铝工业方面,已初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铝产业基地,构建了比较完整的铝产业体系,但电力体制仍制约了资源型产业发展,比如广西供电解铝生产电价高于同是西部地区的山西、贵州、内蒙古和新疆,用电成本约占总成本比重的43%,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崇左市糖产业的发展方面,虽然2010年,崇左已经成为广西最大的锰深加工基地,并形成了年产机制糖24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名副其实的“糖都”。但由于大新、宁明等富矿区尚未通达高速公路,铁路货运运力不足,铁路货场面积有限等制约着发展步伐。①
由于这些区域经济总量较小,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产业链短,电力体制严重制约铝锰等资源型產业发展,资金和人才短缺,基层设施落后,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这6大问题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但这里有丰富的资源有待开发和利用。主要有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广西最大“南菜北运”基地、全国最重要的甘蔗和蔗糖产区、亚热带名优水果以及桑蚕生产基地都分布于此。因此,必需尽快开发与利用。
二、广西资源富集区的资源状况和特点
广西资源富集区(以下简称该区域)是指地处广西桂西地区的河池、百色、崇左三市所管辖的行政区域。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区一体”的特殊区域,在全国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典型性。作为革命老区,该区域在革命战争时期是“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策源地,是红七军、红八军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该区域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地区,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9%。作为边境地区,该区域的百色市、崇左市有6个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893.5公里。从近代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沿中越边境的6个县(市)长期承担着守边御敌和建设家园的双重任务,付出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作为大石山区,该区域山区占总面积的90%以上,而且土地石漠化严重,可开垦利用的土地面积有限。作为贫困地区,该区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到2008年,该区域全部划为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其中属于国定贫困县21个,区定贫困县9个,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作为水库淹没移民区,该区域目前有多个国家大中型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纳入水库淹没搬迁移民人口20多万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该区域又是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三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具备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该区域处于广西与贵州、云南、越南的交接处,是广西与贵州、云南、越南合作交流的前沿阵地,是广西“东靠西联,南向发展”的“西联”第一站,是珠江流域上游环境保护区,是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的后方腹地。该区域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矿种较齐全,共生、伴生矿种多,分布广,质量好,储量大,综合利用性强和价值高等特点,已探明矿产有57种,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广西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保有储量居广西首位的有铝、锡、铅、锌、锑、银、铟、镉、硫、砷等,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铝土矿已探明储量7.8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锰矿储量1.38亿吨,居全国之首,占广西的62.72%、全国的19.41%,已形成50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锡金属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膨润土储量6.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一位。此外,钒、铜、镓、金、铁、石灰石、大理石、煤的储量也极为丰富。该区域河流众多,河流密度大,是珠江流域的发源地,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占广西水能资源二分之一以上,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是华南未来的能源中心之一。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姿、特色各异,有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巴马长寿之乡、乐业大石围天坑、靖西大峡谷群、大新德天跨国瀑布、宁明花山壁画、凭祥友谊关等著名旅游景区景点,拥有国家级4A旅游景区5个,3A级景区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一批。该区域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等优惠政策,是多项优惠扶持政策的富集区和重叠区。② 目前百色、河池、崇左等市重点开发的领域有:百色大力发展铝业。“十一五”期间,在平果铝基础上,德保、靖西两大铝生产基地迅猛发展,还初步建成田东铝配套产业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以百色工业园和田阳新山工业园为平台的产学研基地。目前,百色已形成年生产氧化铝580万吨、电解铝58.5万吨、铝材加工43万吨的生产能力。仅2009年,铝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5%;缴税9.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6.2%。铝工业已成为百色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河池矿产资源亦让人惊叹。锡储量居全国之首;铟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居全国第二。2010年1-9月,河池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累计达108.1亿元,同比增长81.7%,约占工业总产值47%。
崇左则充分发挥“打开门是越南、走两步进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糖、锰等资源禀赋,打造中国糖都和绿色锰都,建设中国-东盟重要的物流基地。③
三、桂西资源富集区主要开发途径
(一)作好规划,重点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搞好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必须作好长远规划,自治区要尽快编制出《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十二五”规划》:积极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老少边山穷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发。
1.在百色加大红城铝都建设。国务院《意见》中直接关于百色发展的内容多达15处,覆盖百色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关于百色的发展战略定位,明确百色重点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开展中国生态铝工业循环经济试点,有若干重大建设项目和城镇化建设,有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政策,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等等。但首先要抓好红城铝都建设。百色是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的光荣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怀的地方,建设发展好百色是全国人民的期望。在国务院关于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战略布局中,百色处于北部湾经济区的腹地、西江经济带的龙尾、资源富集区的核心。我们将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这个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学好用足《意见》精神。我们将围绕打造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右江河谷特色城镇带和出海通边交通枢纽的目标,围绕改善民生这个主旨,坚持以优势资源换优势产业,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让百色老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2.在河池做好“山、水、人”文章。河池既是资源富集区,又处于西江上游。《意见》提出“河池要重点打造有色金属、水电和生态旅游基地”,“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桑蚕等产业”,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这给河池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方向,送来了和谐发展的“及时雨”,提供了跨越发展的驱动力,对河池市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基地、打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意义重大。
一方面,河池要加快推进资源富集区的发展,把各种优势资源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以资源换产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做优有色金属、水电、化工、桑蚕、特色食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做好“山、水、人”文章,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桑蚕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快积极融入西江经济带发展。充分发挥红水河流域资源富集优势和区位优势,将河池建设成为打造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和连接大西南的重要枢纽。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推进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3.在崇左打造中国-东盟重要物流基地。崇左市是广西最年轻、全国壮族人口最集中、广西陆路边境线最长、中国经陆路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地级城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崇左要着力抓好“四大建设”。
一是着力抓好面向东盟的产业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糖、锰等资源禀赋,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启动、国家批准建设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为契机,抓紧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打造中国糖都和绿色锰都,建设中国-东盟重要的物流基地。二是着力抓好以江州、凭祥、扶绥为重点的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力争到建市10周年即2013年,一座现代化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三是着力抓好以民族特色和山水园林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建设。打好红色旅游、绿色生态的牌子,做大“红、绿、边”文章。四是坚持发展为先、富民为本,着力抓好以富民惠民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
(二)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桂西资源富集区要摆脱单一的资源输出地地位,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一要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做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品附加值。二要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优势资源型产业
的下游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鼓励企业把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上,建设铝、锰等有色金属开采加工和蔗糖加工等行业技术的示范企业,建设中国铝、锰、蔗糖等产品创新技术加工示范基地,力争代表整个行业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使电耗、能耗、物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⑤
(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
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和农产品深加工业产业集群以及养生产业集群。立足于百色市丰富的铝资源,崇左市丰富的锰资源,以及河池市丰富的锌、铟等有色金属资源,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培育和发展下游配套企业,打造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以甘蔗为龙头,以崇左市东亚和南华两大大糖企业为重点,拉长糖业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集群;以河池市为中心,培育扶持一批缫丝、丝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丝绸、丝织品、服装等蚕丝下游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培育丝绸产业集群,建立起高度产业化、生态化和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业产业集群。以巴马寿乡品牌为依托,以东巴凤长寿区域为重点,着重发展长寿旅游、田园观光、养生度假、长寿食品、保健服务等全方位养生产业链,建成以山林养生和文化养生为核心特色,以长寿养生产品及设备制造为延展的养生度假及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的长寿养生产业集群。
(四)加强开放合作,统筹开发资源
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合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要将改革开放合作贯穿于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始终。一是针对广西资源富集区的实际情况,统一组织编制广西资源富集区对外合作交流的规划、细则、支持政策、配套项目等,与区域内的资源类型、开发配套项目捆绑起来,精心包装,统一招商引资,共同合作开发。二是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區、西南五省七方经济协作区、珠江流域生态防护工程等平台和机制,寻找切入点,选好载体,主动融入,争取在多区域合作格局中统筹开发资源。三是借助于该区域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商贸、文体等节庆活动和对外交往活动,定期举办以推介富集资源开发项目为主的招商引资会、项目推介会等,打造扩大开放、加强合作的新平台,吸引更多外商参与投资建设。
[注释]
①乔晓莹:自治区政协就推进桂西资源富集区产业发展进行研究.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0908/newgx4e67f234-41117
38.shtml2011.
②周明钧:增强广西资源富集区自我发展能力对策研究http://www.gxzw17.com/zw125/news/china/2010-06-29/470.html.
③曾铁强:桂西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 迈上可持续发展产业大道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01107/newgx4cd611c0-3396
753.shtml.
④赵乐秦:桂西资源富集区:潜力巨大的富矿http://news.hexun.com/2010-03-09/122916724.html.
⑤周红梅:桂西:实施产业升级及集群战略.
[作者简介]周荣英,巴马县委党校。
[关键词]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广西“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把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摆在实现跨越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位置。因此,研究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开发是各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资源富集区通常是指自然资源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提出了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概念,桂西资源富集区包括百色、河池和崇左等市,集大石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水库淹没区等6种类型地区为一体,是特殊类型地区比较密集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较薄弱,但具有矿产、水能、旅游、农业土特产等资源富集的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的潜力巨大。当前自治区正按照《意见》明确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老少边山穷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切实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集中开发这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过去,桂西是“老少边山穷”的代名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排在全国、全区后面,许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主要表现在,在河池市,当地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产业链短的问题非常突出。例如该市宜州工业园区构建起“桑蚕——茧丝——织绸——印染——服装”一体化工业新体系,打造“丝绸城”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大部分矿产品缺乏深加工,处在提供初级产品、低附加值的产业低端,而且企业规模也比较小,竞争力不强,比如河池市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市全部工业企业不到1%。
百色市在铝工业方面,已初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铝产业基地,构建了比较完整的铝产业体系,但电力体制仍制约了资源型产业发展,比如广西供电解铝生产电价高于同是西部地区的山西、贵州、内蒙古和新疆,用电成本约占总成本比重的43%,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崇左市糖产业的发展方面,虽然2010年,崇左已经成为广西最大的锰深加工基地,并形成了年产机制糖24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名副其实的“糖都”。但由于大新、宁明等富矿区尚未通达高速公路,铁路货运运力不足,铁路货场面积有限等制约着发展步伐。①
由于这些区域经济总量较小,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产业链短,电力体制严重制约铝锰等资源型產业发展,资金和人才短缺,基层设施落后,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这6大问题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但这里有丰富的资源有待开发和利用。主要有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广西最大“南菜北运”基地、全国最重要的甘蔗和蔗糖产区、亚热带名优水果以及桑蚕生产基地都分布于此。因此,必需尽快开发与利用。
二、广西资源富集区的资源状况和特点
广西资源富集区(以下简称该区域)是指地处广西桂西地区的河池、百色、崇左三市所管辖的行政区域。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区一体”的特殊区域,在全国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典型性。作为革命老区,该区域在革命战争时期是“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策源地,是红七军、红八军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该区域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地区,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9%。作为边境地区,该区域的百色市、崇左市有6个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893.5公里。从近代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沿中越边境的6个县(市)长期承担着守边御敌和建设家园的双重任务,付出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作为大石山区,该区域山区占总面积的90%以上,而且土地石漠化严重,可开垦利用的土地面积有限。作为贫困地区,该区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到2008年,该区域全部划为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其中属于国定贫困县21个,区定贫困县9个,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作为水库淹没移民区,该区域目前有多个国家大中型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纳入水库淹没搬迁移民人口20多万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该区域又是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三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具备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该区域处于广西与贵州、云南、越南的交接处,是广西与贵州、云南、越南合作交流的前沿阵地,是广西“东靠西联,南向发展”的“西联”第一站,是珠江流域上游环境保护区,是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的后方腹地。该区域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矿种较齐全,共生、伴生矿种多,分布广,质量好,储量大,综合利用性强和价值高等特点,已探明矿产有57种,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广西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保有储量居广西首位的有铝、锡、铅、锌、锑、银、铟、镉、硫、砷等,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铝土矿已探明储量7.8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锰矿储量1.38亿吨,居全国之首,占广西的62.72%、全国的19.41%,已形成50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锡金属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膨润土储量6.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一位。此外,钒、铜、镓、金、铁、石灰石、大理石、煤的储量也极为丰富。该区域河流众多,河流密度大,是珠江流域的发源地,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占广西水能资源二分之一以上,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是华南未来的能源中心之一。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姿、特色各异,有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巴马长寿之乡、乐业大石围天坑、靖西大峡谷群、大新德天跨国瀑布、宁明花山壁画、凭祥友谊关等著名旅游景区景点,拥有国家级4A旅游景区5个,3A级景区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一批。该区域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等优惠政策,是多项优惠扶持政策的富集区和重叠区。② 目前百色、河池、崇左等市重点开发的领域有:百色大力发展铝业。“十一五”期间,在平果铝基础上,德保、靖西两大铝生产基地迅猛发展,还初步建成田东铝配套产业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以百色工业园和田阳新山工业园为平台的产学研基地。目前,百色已形成年生产氧化铝580万吨、电解铝58.5万吨、铝材加工43万吨的生产能力。仅2009年,铝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5%;缴税9.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6.2%。铝工业已成为百色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河池矿产资源亦让人惊叹。锡储量居全国之首;铟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居全国第二。2010年1-9月,河池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累计达108.1亿元,同比增长81.7%,约占工业总产值47%。
崇左则充分发挥“打开门是越南、走两步进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糖、锰等资源禀赋,打造中国糖都和绿色锰都,建设中国-东盟重要的物流基地。③
三、桂西资源富集区主要开发途径
(一)作好规划,重点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搞好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必须作好长远规划,自治区要尽快编制出《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十二五”规划》:积极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老少边山穷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发。
1.在百色加大红城铝都建设。国务院《意见》中直接关于百色发展的内容多达15处,覆盖百色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关于百色的发展战略定位,明确百色重点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开展中国生态铝工业循环经济试点,有若干重大建设项目和城镇化建设,有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政策,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等等。但首先要抓好红城铝都建设。百色是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的光荣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怀的地方,建设发展好百色是全国人民的期望。在国务院关于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战略布局中,百色处于北部湾经济区的腹地、西江经济带的龙尾、资源富集区的核心。我们将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这个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学好用足《意见》精神。我们将围绕打造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右江河谷特色城镇带和出海通边交通枢纽的目标,围绕改善民生这个主旨,坚持以优势资源换优势产业,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让百色老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2.在河池做好“山、水、人”文章。河池既是资源富集区,又处于西江上游。《意见》提出“河池要重点打造有色金属、水电和生态旅游基地”,“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桑蚕等产业”,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这给河池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方向,送来了和谐发展的“及时雨”,提供了跨越发展的驱动力,对河池市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基地、打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意义重大。
一方面,河池要加快推进资源富集区的发展,把各种优势资源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以资源换产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做优有色金属、水电、化工、桑蚕、特色食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做好“山、水、人”文章,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桑蚕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快积极融入西江经济带发展。充分发挥红水河流域资源富集优势和区位优势,将河池建设成为打造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和连接大西南的重要枢纽。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推进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3.在崇左打造中国-东盟重要物流基地。崇左市是广西最年轻、全国壮族人口最集中、广西陆路边境线最长、中国经陆路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地级城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崇左要着力抓好“四大建设”。
一是着力抓好面向东盟的产业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糖、锰等资源禀赋,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启动、国家批准建设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为契机,抓紧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打造中国糖都和绿色锰都,建设中国-东盟重要的物流基地。二是着力抓好以江州、凭祥、扶绥为重点的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力争到建市10周年即2013年,一座现代化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三是着力抓好以民族特色和山水园林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建设。打好红色旅游、绿色生态的牌子,做大“红、绿、边”文章。四是坚持发展为先、富民为本,着力抓好以富民惠民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
(二)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桂西资源富集区要摆脱单一的资源输出地地位,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一要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做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品附加值。二要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优势资源型产业
的下游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鼓励企业把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上,建设铝、锰等有色金属开采加工和蔗糖加工等行业技术的示范企业,建设中国铝、锰、蔗糖等产品创新技术加工示范基地,力争代表整个行业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使电耗、能耗、物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⑤
(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
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和农产品深加工业产业集群以及养生产业集群。立足于百色市丰富的铝资源,崇左市丰富的锰资源,以及河池市丰富的锌、铟等有色金属资源,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培育和发展下游配套企业,打造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以甘蔗为龙头,以崇左市东亚和南华两大大糖企业为重点,拉长糖业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集群;以河池市为中心,培育扶持一批缫丝、丝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丝绸、丝织品、服装等蚕丝下游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培育丝绸产业集群,建立起高度产业化、生态化和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业产业集群。以巴马寿乡品牌为依托,以东巴凤长寿区域为重点,着重发展长寿旅游、田园观光、养生度假、长寿食品、保健服务等全方位养生产业链,建成以山林养生和文化养生为核心特色,以长寿养生产品及设备制造为延展的养生度假及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的长寿养生产业集群。
(四)加强开放合作,统筹开发资源
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合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要将改革开放合作贯穿于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始终。一是针对广西资源富集区的实际情况,统一组织编制广西资源富集区对外合作交流的规划、细则、支持政策、配套项目等,与区域内的资源类型、开发配套项目捆绑起来,精心包装,统一招商引资,共同合作开发。二是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區、西南五省七方经济协作区、珠江流域生态防护工程等平台和机制,寻找切入点,选好载体,主动融入,争取在多区域合作格局中统筹开发资源。三是借助于该区域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商贸、文体等节庆活动和对外交往活动,定期举办以推介富集资源开发项目为主的招商引资会、项目推介会等,打造扩大开放、加强合作的新平台,吸引更多外商参与投资建设。
[注释]
①乔晓莹:自治区政协就推进桂西资源富集区产业发展进行研究.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0908/newgx4e67f234-41117
38.shtml2011.
②周明钧:增强广西资源富集区自我发展能力对策研究http://www.gxzw17.com/zw125/news/china/2010-06-29/470.html.
③曾铁强:桂西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 迈上可持续发展产业大道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01107/newgx4cd611c0-3396
753.shtml.
④赵乐秦:桂西资源富集区:潜力巨大的富矿http://news.hexun.com/2010-03-09/122916724.html.
⑤周红梅:桂西:实施产业升级及集群战略.
[作者简介]周荣英,巴马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