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体系中公益性民间组织制度规范研究--以城市流浪人员救助为考察域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流浪人员救助领域中。较之官方救助体系,公益性民间组织在救助态度、救助类型和救助资金来源方面拥有优势,然而,目前公益性民间组织面临获准登记难、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若要扶持和引导公益性民间组织发挥应有的功能,需要尽快推行“直接登记制”.确立适度的“准入门槛”,加速“服务型政府”的形成。并立法对公益性民间组织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机制作出明确规范。辅以健全的评估机制,以此来推动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充分、高效地实现其社会救助的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针对非平稳农民收入时间序列,在多次动态调整参数和反复比较模型性能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优滤波参数取值,最终建立了BK(2,14,4)频域分析模型,将农民收入时序分解为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两者之和。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分别以1982、1994和2003年三个波谷年份为分界点,可划分为三个增长周期。相对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波动周期呈现明显的滞后性。进入新世纪后,农民收入波动的上升趋势非常清晰,但也可能处于当前增长周期上升阶段的末期。
在回顾近十年我国农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几何模型分析认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劳动要素和土地要素更加稀缺的情况下,农业诱致性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率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并利用2001—2011年的我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计量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投资和政府支农是推动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
本文通过提出“跨境融资总规模”的概念,重点分析了跨境收支和跨境融资总规模的波动性特征以及当前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贬值)预期、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差异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特别显著。
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技术(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运用中国的省级数据进行了验证.运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控制住地区固定效用和FDI潜在的内生性后.实证结果显示FDI提高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条件收敛趋势。
在建国后的60多年里,我国农民收入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超低速曲折增长和改革开放后的比较快速增长.而这两个阶段的增长都与中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密切相关.可以说中央政策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风向标。因此只要政策到位.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解决好农民收入问题,实现和维护好农民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日加剧以及中国自身政治统治的没落,传统庄子哲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把中国“四千年文明”判定为“吃人”文化,比喻为憋死人的“铁屋子”,于是,“别求新声于异邦”,从西方文化中盗来人文精神的火种.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之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庄子哲学批判者则将矛头全部对准庄子和传统庄子哲学,以启蒙话语彻底粉碎了庄子哲学话语.以西方现代理念彻底肢离了传统中国的价值体系.由此将传统庄子哲学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之困境充分凸显出来。为此.本文提出以历史观来化解庄子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而尤其以科学的、革命的超越性著称。尽管超越性乃是西方哲学比较普遍的一种属性.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性则是对通行的超越性的一种再次超越。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和产物.则是对这种超越性的更加明确而深刻的贯彻和沿用.更是一种发展和创新。本文就集中探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大的视野下超越性向度的相关内涵。
人性善恶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始终不分伯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可知.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考量,人性无分于善恶,是社会决定了人的善恶,而不是人性善恶决定了社会。向“善”是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并非延续人性善恶的争辩.而是通过对自然灾害过程中显现的不同人性的分析.意欲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唯有改变社会存在不合理的状态和加强主观教育,才能改造人的“恶意”,引导人们向善。
先秦时期是语言哲学探讨的鼎盛时期。老、庄、孔等先哲思想主要突出了语言的超语言特征及其治世功能;自古希腊时代的赫拉克里特起.西方哲学家多强调语言的可言说的创世功能。中西方在语言的工具性特征之间的纠结体现了语言与哲学的紧密关联。研究中西语言在工具性特征上的分歧。可进一步观照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并为语言教学及语际翻译提供理论依据。
霍松林和卜松山是叶燮《原诗》研究领域的突出代表.两人研究的主要倾向性在于叶燮诗歌本体之“志”与“情”的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问题切入上的差异、研究思路上的不同、理论视点上的差异和范畴阐释上的差异。霍松林以本土化的视野和国学的功力着力于唯物辩证的阐发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挖掘到了叶燮诗歌“言志”之本体:卜松山以文化自觉之视野和文论的身后理论根基致力于文本细读与范畴阐释.咀嚼到了叶燮诗歌在“缘情”之“怎是”。他从更加广泛的古代文论历史长河中去寻觅和凸显《原诗》的思想体系以及体现“诗歌的本质和诗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