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说:“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环境”。事实上,要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并不容易,在现今一些学校教育中,“人”不时地被“分”挤到了边缘甚至是界外。
某地教育局辖下有个“特殊教育中心”,每个学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门庭若市,好不热闹。往这里跑的人的目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争取“弱智”证明。原来,这个教育局辖下中心小学有近60所,为了监控各校的教学质量,教育局规定每个学期都要组织统考或抽考,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实绩的依据之一。教育局在发文件时明确规定,为了公平起见,除了弱智生外,所有在册的学生都必须参加统考,弱智生如果参加考试,其成绩不必统计在内。为了提高平均成绩,于是许多学校就动起了歪脑筋,尽最大的可能把成绩差的那几个学生归到弱智生里去。由于鉴定是否弱智的权力在“特教中心”,又由于鉴定弱智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使得个别特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异常吃香。某中心小学由于校长善交际,每一个年级都争取到了一定数量的弱智名额,这让别的学校很羡慕。但当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一下子成了弱智,每个家长的心头都在滴血;当孩子知道自己是弱智,他便放弃了努力。
一种教育行为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种教育理念,剖析这些教育个案,有助于我们找到中国教育的共同病灶。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素也曾断言:“凡是教师缺少爱的地方,学生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知识的种子只有播种在肥沃的情感土壤中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心中原有的一片爱的土壤,在唯分数教育的污染下,早已成为沙砾遍地的荒漠戈壁。为了分数,为了学校荣誉,为了一己私利,他们可以置家长的情感、孩子的终生前途和教育本身的目的于不顾,轻率粗暴地将孩子打入“另册”,这是最典型的反教育行为。试想:当你对这个孩子贴上“弱智”的标签之后,还会有鼓舞和激励,还会有呵护和期待吗?这样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心灵的摧残,不如说是精神的扼杀。
一些人在谈教育的层次与品位、教育的追求与理想的时候,总是在口头上“与时俱进”,什么“以人为本”,什么“人文关怀”。可是,在他们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却找不到半点“人”的影子。一切的教育措施都作了“非人化”的设计,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在“非理性化”中加以实施。一纸弱智的鉴定,极有可能断送孩子一生的前程,这是一个连常人都懂的道理,难道长期从事教育的人竟然不知?不!他们并非不知这种行为会带来怎样久远的伤害,然而他们还是在得与失的权衡中选择了对教育宗旨的背离,这正是问题的可怕之处。
也许不同的人会各自找到争取“弱智”的理由。比如:教育局会说,我们要对教育工作进行检测,要对工作实绩进行评价,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学校会说,上级要组织统考或抽考,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实绩的依据,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教师会说,学校要对各班的分数排队,我们也是迫于无奈。是的,也许这些都是理由,但无论是考核还是排队,无论是荣誉还是利益,不论怎样都不应将它建立在学生及家长的悲哀和不幸的基础上。试问,有哪一位局长、校长、教师会把自己的孩子划到“弱智”的行列?要知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儿童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如果说“加以爱护”是教育的一种境界,那么“不加伤害”应该成为教育的底线。如果教育对受教育者连“不加伤害”都做不到,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价值又在何处?事实上,乱贴“弱智”标签就是赤裸裸的加害,不负责任的测试智商也是变相的加害。
我们有理由对智商测试作出这样的怀疑:学业成绩差是否就是弱智?对孩子智商的测定真的就那么准确?“弱智”真的就没有出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托尔斯泰、爱因斯坦、罗丹均有“弱智”的嫌疑。托翁曾因成绩成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没有读书的脑袋。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罗丹早年就不仅仅是弱智的问题了,他曾被自己的父亲怨叹为白痴。然而他们长大后都创造了无人能及的辉煌。
生活中不是不存在弱智,但随意将它泛化就可能摧毁一个正常人的一生。多数的情形是,预先将他们“宣判”为“弱智”,结果他们真的成了弱智。我敢断言,在我们的学生中没有那么多的弱智。我们也没有必要事先给孩子“占卜”智商。如果一定要测试智商的话,那么请首先给某些局长、校长、教师测一测他们教育的智商。因为就教育中通常的规律而言,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者最容易给人乱贴“弱智”的标签。
当然,上述给孩子鉴定智商、乱贴“弱智”标签的做法毕竟只是出自教育中的个别人,但是,通过一些考试将一部分孩子定格在差生行列,虽没有将他们打入另册,却在心底将他们定为“另类”,这就不是个别人和少数人了,这倒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因为,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眼光,也是一种“弱智”行为。
某地教育局辖下有个“特殊教育中心”,每个学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门庭若市,好不热闹。往这里跑的人的目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争取“弱智”证明。原来,这个教育局辖下中心小学有近60所,为了监控各校的教学质量,教育局规定每个学期都要组织统考或抽考,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实绩的依据之一。教育局在发文件时明确规定,为了公平起见,除了弱智生外,所有在册的学生都必须参加统考,弱智生如果参加考试,其成绩不必统计在内。为了提高平均成绩,于是许多学校就动起了歪脑筋,尽最大的可能把成绩差的那几个学生归到弱智生里去。由于鉴定是否弱智的权力在“特教中心”,又由于鉴定弱智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使得个别特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异常吃香。某中心小学由于校长善交际,每一个年级都争取到了一定数量的弱智名额,这让别的学校很羡慕。但当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一下子成了弱智,每个家长的心头都在滴血;当孩子知道自己是弱智,他便放弃了努力。
一种教育行为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种教育理念,剖析这些教育个案,有助于我们找到中国教育的共同病灶。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素也曾断言:“凡是教师缺少爱的地方,学生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知识的种子只有播种在肥沃的情感土壤中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心中原有的一片爱的土壤,在唯分数教育的污染下,早已成为沙砾遍地的荒漠戈壁。为了分数,为了学校荣誉,为了一己私利,他们可以置家长的情感、孩子的终生前途和教育本身的目的于不顾,轻率粗暴地将孩子打入“另册”,这是最典型的反教育行为。试想:当你对这个孩子贴上“弱智”的标签之后,还会有鼓舞和激励,还会有呵护和期待吗?这样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心灵的摧残,不如说是精神的扼杀。
一些人在谈教育的层次与品位、教育的追求与理想的时候,总是在口头上“与时俱进”,什么“以人为本”,什么“人文关怀”。可是,在他们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却找不到半点“人”的影子。一切的教育措施都作了“非人化”的设计,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在“非理性化”中加以实施。一纸弱智的鉴定,极有可能断送孩子一生的前程,这是一个连常人都懂的道理,难道长期从事教育的人竟然不知?不!他们并非不知这种行为会带来怎样久远的伤害,然而他们还是在得与失的权衡中选择了对教育宗旨的背离,这正是问题的可怕之处。
也许不同的人会各自找到争取“弱智”的理由。比如:教育局会说,我们要对教育工作进行检测,要对工作实绩进行评价,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学校会说,上级要组织统考或抽考,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实绩的依据,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教师会说,学校要对各班的分数排队,我们也是迫于无奈。是的,也许这些都是理由,但无论是考核还是排队,无论是荣誉还是利益,不论怎样都不应将它建立在学生及家长的悲哀和不幸的基础上。试问,有哪一位局长、校长、教师会把自己的孩子划到“弱智”的行列?要知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儿童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如果说“加以爱护”是教育的一种境界,那么“不加伤害”应该成为教育的底线。如果教育对受教育者连“不加伤害”都做不到,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价值又在何处?事实上,乱贴“弱智”标签就是赤裸裸的加害,不负责任的测试智商也是变相的加害。
我们有理由对智商测试作出这样的怀疑:学业成绩差是否就是弱智?对孩子智商的测定真的就那么准确?“弱智”真的就没有出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托尔斯泰、爱因斯坦、罗丹均有“弱智”的嫌疑。托翁曾因成绩成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没有读书的脑袋。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罗丹早年就不仅仅是弱智的问题了,他曾被自己的父亲怨叹为白痴。然而他们长大后都创造了无人能及的辉煌。
生活中不是不存在弱智,但随意将它泛化就可能摧毁一个正常人的一生。多数的情形是,预先将他们“宣判”为“弱智”,结果他们真的成了弱智。我敢断言,在我们的学生中没有那么多的弱智。我们也没有必要事先给孩子“占卜”智商。如果一定要测试智商的话,那么请首先给某些局长、校长、教师测一测他们教育的智商。因为就教育中通常的规律而言,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者最容易给人乱贴“弱智”的标签。
当然,上述给孩子鉴定智商、乱贴“弱智”标签的做法毕竟只是出自教育中的个别人,但是,通过一些考试将一部分孩子定格在差生行列,虽没有将他们打入另册,却在心底将他们定为“另类”,这就不是个别人和少数人了,这倒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因为,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眼光,也是一种“弱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