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善言辞为耻的高二女生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1982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案例看似简单,却足够经典,甚至配得上“神奇”二字。简单的对话暗藏玄机,完美演绎了贝克认知疗法的精髓,值得家长朋友们认真领会。如果用这种方法进行亲子交流,一定会避免许多误会和冲突,家庭教育必将驶入高效的轨道。
  他们都不喜欢我
  小菲是珠海市橫琴新区某寄宿制中学的高二女生,因长期沉默寡言、情绪低落,在其班主任蔡老师的陪同下找到我咨询。
  蔡老师在预约电话里告诉我:“小菲是个不爱说话的女孩儿,加上学习成绩一般,在班里很不起眼儿。可是前不久她让我为难了:不知因为什么,她突然不想住校了,非要回家住不可。我们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没有特殊情况,学生必须住校,所以,小菲这样要求,其实是要求退学啊!我不想放弃她,就跟她谈了两次话,但她什么都不想说。我没辙了,希望您能跟她谈谈,看问题出在哪儿。”
  蔡老师还告诉我,小菲可能患有抑郁症,因为她平时很少跟同学说话,就连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都显得非常紧张。另外,小菲喜欢独来独往,但她十分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有同学反映,她在班里走动,请别人挪挪椅子都很客气,甚至低三下四的,让同学们感觉很奇怪。
  果然如蔡老师所言,小菲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显得很拘谨。她不抬头,也不说话,手里拿着刚做完的心理测试试卷反复看,但我知道她没有看,而是用余光观察我的表情。
  “你对测试结果满意吗?”我打破了沉默。测试结果表明她只是有轻微的抑郁倾向,并非抑郁症。
  她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但没有抬头。可能是因为通过班主任来咨询的原因,她对我有一些抵触情绪。看来,我首先需要赢得她的信任。
  “你以前一定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儿。”我试探着说。
  这句话似乎引起了她的兴趣。她抬起头,十分肯定地说:“是的,我本来是一个很开朗的女孩儿,我性格本来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小时候是很开朗的。”语句略有重复,说明她没有放松警惕,说话技巧也不够娴熟。
  我问:“现在和以前比有什么变化吗?”
  “小时候我很开心,经常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他们都喜欢我,因为我不小气,愿意分享玩具和零食。那时父母也很喜欢我,觉得我乖,因为我学习成绩好。不过,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我没有朋友,因为我不善言辞,因为他们都不喜欢我。”
  “谁说你不善言辞?”
  小菲叹了一口气,不太情愿地回忆道:“记得是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的一个女生朋友总是对别人说我傻。她是那种很会交际的女孩儿,还得过演讲比赛的什么奖,说话方面我比不上她。仔细想想,说我不善言辞也就她一个。”
  我问:“男生们对你有不好的评价吗?”对于青春期女孩来说,来自异性的评价往往更重要。
  小菲迅速抬头看我一眼,平静地回答:“我很少和男生接触,因为我不会说话,他们不会喜欢我的。”说完又强调似的补充一句,“我的交际能力很差,因为我不善言辞。”
  我说:“所以你想走读,以此回避与同学的交往。是这样吗?”
  小菲点点头,说:“我的心情很不好,学也学不进去。我自己的成绩不好,只能和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来往,他们的心情都不好,我也被感染得快抑郁了。”
  真相是道数学题
  通过交谈不难看出,小菲是一个生性敏感,很在意别人评价的女孩儿。小时候父母和伙伴说她可爱、听话,加上那时学习成绩优异,她生活得很快乐。后来一个好朋友的评价和几个朋友对她的疏远,使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成绩的下降使父母对她的评价也有了一些改变,而这些使她的成绩滑坡得更厉害,到后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要求走读只是她避开同学的一种方式。
  小菲的自卑心理很明显,而自卑的类型属于非理性认知障碍;也就是说,她认为自己不善言辞,所以不讨人喜欢,进而引发一系列负性的回避行为,形成了“错误认知-回避交际-恐惧交往-加固错误认知”的恶性循环。
  针对小菲的具体情况,我决定采用贝克认知疗法,对其进行假设逻辑推理式的心理辅导。贝克认知疗法以阿伦·特姆金·贝克的名字命名,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十分有效。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和异常的行为。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非理性假設,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这些假设为某种严峻的生活实践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想法自动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界,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
  小菲的心理症状与此相符。“我不善言辞,所以我不讨人喜欢”就是她的非理性假设,必须想办法予以消除,而消除的方法便是运用夸张、逻辑推理等方法,通过讨论进行驳斥,最后形成正确的认知。
  第二次心理辅导,我开始实施我的方案。
  我问:“你真的认为自己不善言辞吗?”
  小菲断然回答:“是的。没错。”
  我问:“为什么这样想呢?有什么依据吗?”
  小菲说:“有的,上小学时有同学这么说。”
  我问:“别人说的一切话都很重要吗?他们说的话都与事实相符吗?”
  小菲犹豫了一下,说:“好像也不一定。”
  我趁热打铁:“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说你不善言辞?”这是通过夸张的提问来澄清事实。
  小菲回答:“不是的,只是有些人这样认为。”
  我追问:“有几个人?”
  小菲歪头想了想,说:“她是我的小学同学,也是平时比较要好的朋友,她对其他的同学说我不善言辞,别人转述给我的。”终于,我们用精确的语言进行对话,呈现了事实真相,即所谓“别人”只有一个人,于是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我继续用夸张的方式提问:“一个人必须才华横溢、能言善辩,才会受人欢迎吗?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这样的人才会有朋友,不然就要被别人孤立吗?”
  小菲明显动摇了:“不,不是的,毕竟能言善辩的人不是很多。”   我接着问:“那么,是不是一个没有涵养、没有思想、道德败坏,同时巧言令色的人会受欢迎呢?”
  小菲被逗笑了,说:“当然不是的!谁也不会和这样的人交朋友的。”
  我穷追不舍:“那么,一个思维敏捷、聪明、可爱又善良的女孩儿,会不会仅仅因为不善于表达就被人看不起呢?”
  “不会。”被我用夸张的提问步步紧逼,小菲对自己固有的错误认知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
  我总结道:“那么,一个人受欢迎,并非取决于他善于言辞,还包括其他很多的方面,比如思想、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等,是这样吗?”
  小菲快速点头,目光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
  我接着推理:“什么是好人缘?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你才是好人缘?”
  这时,小菲如释重负地笑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是我钻牛角尖儿了!怎么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我还不喜欢所有人呢!老师,和您谈话怎么像解数学题?”
  我笑道:“因为数学正是教人客观看待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学问。”
  这次咨询,我和小菲通过讨论得出两个新的认识:第一,别人的意见我们应当听取,但不必完全听从;第二,一个人是否受欢迎,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言辞。
  境遇由心态决定
  小菲来做第三次心理辅导时心情很好,明显比以前健谈了。
  她对我说:“我知道自己的一些想法是错误的,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我很害怕和别人说话,因为我怕自己说错了,被他们笑话。”
  我说:“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不过,上次谈话之后你有没有不同的感觉?”
  “好多了!”小菲双手拢了拢脑后的长发,“蔡老师也发现我不一样了,还专门把我叫到办公室,鼓励我勇敢与人交流,还问我想不想当班干部呢!”
  我故意逗她:“没有薪水的干部有什么好当的,还耽误功课,不当也罢!”
  小菲冲我做了一个鬼脸,说:“我答应做数学课代表,就是每天收收作业什么的,不耽误多少时间。”
  心理学认为,新的认知必然伴随着新的认知情感,当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生活时,生活就会回报你快乐,这样会使你原来的快乐加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境遇由心态决定”。小菲正处于这种积极的状态中。
  我和小菲约定,从今以后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具体做法如下:
  1.每天对人微笑。先试着对自己熟悉的同学,之后是不太熟悉的同学,然后对老师、父母等长辈,最后对陌生人。
  2.每天与人交流。當微笑变得自然,就试着与人聊几句。先对熟悉的人,然后是不那么熟悉的人,最后是陌生人。
  3.与你比较喜欢的人讨论问题。可以是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是生活中的问题,总之是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同时也是你比较擅长的问题。
  4.每天记录自己的感受,及时总结和反省。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因为交流被拒绝,小菲的情绪有过几次波动。这是正常的,因为认识和行为的改变总是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我和蔡老师及时沟通,寻找同学拒绝与小菲交流的原因,结论是大家不想在交流上花太多时间,以免影响学习,并非不喜欢小菲。对此,小菲表示不计较,其实内心大受鼓舞,做班级工作更起劲了。
  小菲的自卑心理并未完全治愈,但她已不需要专门的心理辅导了。我们现在是忘年交。每个周末她来我的咨询室玩一天,帮我用电脑整理患者资料,顺便与我聊聊天。不谦虚地说,我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和建议者。本来,小菲的父母应当扮演这个角色,可惜他们不情愿。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预演,不可倒退,所以显得尤为珍贵。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过些年,孩子小时候的一些事,可能爸爸妈妈就记不住了。对于孩子来说,幼儿时光更是他们的记忆盲区,而用“仪式”可以帮孩子留下早期的成长足迹,经年之后,回忆这段美好时光时,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百宝箱——孩子成长的脚印  我家有个精致的木箱子,那原本是我的首饰箱,后来我把它用来装儿子的成长物件,箱子上贴了标签,写着
2019年春,电影《流浪地球》成了当之无愧的热门影片。跟着这部硬科幻电影一起火起来的,除了演员、导演,竟然还有一个“奶爸”,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元卓教授。他给女儿复盘电影知识时,随手画的6张讲解图在网络上被火爆转发,被《人民日报》在内的数家主流媒体报道并上了微博热搜, 这位“硬核”科学家瞬间变成了“网红奶爸”。  手绘《流浪地球》,  科学家秒变“网红奶爸”
省心的女儿忽然拒绝交流  放暑假那天,我正准备打电话问女儿娟子到家没有,却接到班主任黄老师的电话。黄老师郑重其事地让我到学校把娟子接回家。我一下子蒙了,莫不是娟子闯祸了?我匆匆打车到了学校。  娟子正在老师的办公室写作业。黄老师把我拉到一边,严肃地告诉我:“娟子的学习成绩最近有些退步,我和她谈心,她一直沉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起逆反心理,你们做家长的要多关心孩子。”我连连称是,赔着笑脸说好话:
成绩好的学生总是被老师宠着、同学捧着,但是她——  她成绩很好,却总感觉同学、老师不喜欢她,常在背后议论她  新溪上高一,学习努力,成绩很好。但是,从上中学起,她就被人际关系所困扰,总感觉同学、老师不喜欢自己,常在背后议论自己。更麻烦的是,因为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好,担心别人讨厌自己,她在学校很少和同学交往,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进进出出总是孤身一人。  到了高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回到家,新溪跟父母
联词:智慧,脚步,默默,母亲节,憧憬,奉献,视频,如数家珍  去年母亲节,我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件长裙寄了过去。收到礼物的当晚,妈妈与我视频,对于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妈妈如数家珍,一脸幸福。  在我看来,妈妈不是一个智慧的女人,用“刀子嘴豆腐心”来形容她十分贴切。她一生默默地為这个家奉献,青丝变银发,皱纹爬眼角,脚步变蹒跚。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场景:我挽着她的手臂,看夕阳西下,朝霞升起,陪
问:下学期,我准备让孩子自己上下学,可又担心他做不好。孩子爸爸不在乎地说:“管他呢,栽了跟头,自然就懂了。”可有些跟头还是不栽为好,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如何让孩子安全通过没有红绿灯的街道,走在路上时要注意什么?   赵真真   答:日常生活中,我們经常会横穿没有红绿灯的街道。  过这种街道时,很多人喜欢斜穿马路,即把目的地放在对面45度上。城市里人多车多,这样斜穿马路危险很大。因为你身前身后的机动车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我们也可以  李青华是苏州市吴中区的一名国企职员。丈夫蒋勇先在一家外贸公司做销售员,收入颇丰。两人的独子蒋家辉在重点高中就读。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但这份和谐在儿子升入高二时,被李青华亲手打破了。  事情还得从李青华的同事彭娟说起。早在女儿读初中时,彭娟就开始计划将女儿送往新西兰求学,以求获取当地的高考资格,增加孩子考上国际高等学府的可能性。李青华知道后,十分心动。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潘沈涵夺得大赛花艺项目金牌,成为此次大赛中国代表团中个子最高、年纪最小的金牌获得者。2019年8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20岁的潘沈涵已经担任中国队花艺项目教练,正紧锣密鼓地训练着参赛选手们。谁能想到,头顶如此光环的他,曾经是一名中考失利的迷茫少年……  爱是牵挂,  儿行千里母担忧  潘沈涵1999年10月29日出生在上海,爸爸是一名技术精湛的机械制造
专家热线 热线电话:0371— 63581713  咨询时间:每月1日~15日  惩 罚  问:孩子顽皮好动,屡屡闯祸。然而,孩子的奶奶惯孩子,总用“他累了”“他没午睡”“他情绪不好”等借口为孙子开脱。有时我有心管教,她却担心我打骂她孙子。请问,有什么温和的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吗?  李明敏  答:孩子犯错,家长放任不管,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惩罚,既是爱孩子的表现,也能有效地规范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像他们的面貌和指纹,没有缺点,只有特点。但是许多家长总是喜欢拿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唯恐孩子与众不同。事实上,世界上没有“标准的孩子”,所以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育法则。以下是常见的四个误区,希望家长们引以为戒。  误区一:发呆就是百无聊赖  【案例1】喜欢发呆的昭昭  昭昭是一个活泼的4岁男孩,但有的时候喜欢独自发呆。昭昭妈以为昭昭无聊,就打发他下楼去找小伙伴玩耍,或是陪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