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与价值虚无主义的克服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lc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采在价值的意义上系统地探讨了现代性所暗含的虚无主义困境,从而使得虚无主义成为一个必须给予克服的当务之急.但是,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从尼采到海德格尔,由于始终囿于价值论的视域,因而并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其实,在尼采之前,马克思就已经意识到了,伴随着“神圣形象”解体的是虚无主义的来临,但马克思并没有把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寄托于如何在哲学的意义上重建新价值,而是很快实现了视域的转换,转向了对现实历史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就是后来《资本论》的诞生.《资本论》不仅发现了虚无主义产生的现实根源——资本,而且也通过确证资本的虚
其他文献
认识过程中的科学认知和价值评价是相统一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统一的,科学认识知和价值评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此三个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全球民主化、科技信息化、苏东巨变、中国改革的新形势、发展的新观点和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等8个方面阐述了新世纪党的建设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学分制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实行导生制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导生的培养管理、导生的考评奖励机制等问题,并
成人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性,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特点的发展之路,其中学
当代中国社会吁求崇尚马克思主义深切认识现实、明识现实之为自然条件、社会矛盾、人思观念多因作用下的文化观念,其自体携带着正能量与负能量.现实与理论结合的意涵,吁求人
目的了解我国少女产妇性知识的认知程度与性行为发生的诱因,为开展青少年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36例少女产妇进行性知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少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