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武》杂志从2009年年第9期起,陆续刊发了数则李紫剑先生的《太极拳杂谈》,编者曾用“通博广识、高人一筹”八字予以评介。我阅读后感到杂谈里显“五智”,杂谈后隐“三效应”,先分述如下:
一、五智
说到智,人们定会联想到诸葛武侯之智,那主要是谋略之智。实际上,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乃至幽默家(如东方朔)各有其智。儒、道、佛、医亦均有其智。不过形式不同而已。智,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是高于常人的领悟力。笔者将《太极拳杂谈》中所显露的“智”分五点来谈,即实、大、微、联、疑。
一曰实:含二义,一为真实,二为实质,即根本。实便是一种智。《三国演义》中蒋干被周瑜所骗,致使曹操误杀两位水军都督,愚在不实。世上许多事看来繁复,只要求实,就会明智地予以解决。而许多蠢举、蠢法均是不实引起,所谓“捏着鼻子哄眼睛”。李先生谈太极,前前后后贯穿着一种实在、求实的精神。李先生将太极训练分为三种目的,即养生休闲、表演与比赛、实战,又将训练方式分为三种,即单式重复练习、推手组合练习与套路连接演练。这是根据太极拳运动的实情的一种综合与分析。以对太极理念概括为例:李先生认为“循圆而动、形圆含机、就圆造势、因圆生力”这十六字可谓精准简明,抓住了根本。
要做到“实”,并非易事,因种种原因,不实乃至虚假总是干扰人们对实情的把握与对实质的分辨。故太极拳也就不断地演化为非太极、假太极、神秘化太极。
二曰大: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得高必看得远。故“大”亦是一种智。“大”体现大境界、大范围。“大”便能彰往察来。与“大”相反的愚的表现为:坐井观天。庄子以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表现其胸怀博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由九万八千斤的定海神针演变的,且其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以显其神力,这种夸张的大,就是一种智。佛祖言三千大千世界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你能说不是一种智吗?
李先生认为:站在世界武术的角度上讲,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站在中国武术的角度上讲,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拳种。又说:从知识产权上讲,太极拳是一个知名品牌,一个注册商标,一个知名商标。这是雄视天下武术,鸟瞰天下太极的说法。
许多研究太极拳的人,目光短浅,死守樊篱,必定造成“不可以语冰”之夏虫之愚。
三曰微:“微显阐幽”是《易经》提供的智慧。古人言:智者睹于萌。成语有明察秋毫、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等,这均是一种智。释迦牟尼能看出一碗水里有八万四千个小虫。后来被现代科学仪器检测证实,一碗水大约有十万个细菌。见微而显,是难能可贵之智。
这是因为,“见微”便可避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蠢笨的出现。以腹式呼吸为例,李先生提出了“稍加注意,不宜过分强调,更不宜刻意追求或长时间保持小腹下沉和膨胀状态”的原则。这是一个精微的要求。李先生指出:腹大腰粗与体重超重是形动影随,可能形成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高危疾病。
这就明确指出:一方面,太极拳是治好某些疾患的特效药,另一方面,如练法失当,将存在着致病乃至丧命的危险。
四日联:古语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表述。庄子认为,道在什么地方?一切。即便屎溺中亦有道。这是一种全面的联系,从现象联本性的观点。联之智有二义,一为因果联系,由因可以推导果,由果亦可推导因。二为转化,老子有名言: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在18世纪中期,当时世界科技还只是现代科技的初步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便发出警告,人类科技每发展一步都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恩格斯从联系的观点看科技所作出的论断之确当。李先生是因果联系互推的高手。他在太极拳出彩与不出彩的问题上,推导出当年出彩的七条主要原因及改变太极实战形象的几个方面,并认为半个多世纪的自我弱化与功能转型诱导是当代太极拳的严重不足(见《太极拳杂谈(四)》),然后构思了太极拳比赛的十条规则框架,并对规则作了具体说明。这些初步设想使人联想到当前的太极竞赛规则,两相权衡,李先生的见解要高明很多,理应引起相关人士重视。
五曰疑:不疑就没有批判与创新。疑是一个动力。疑不是怀疑一切。疑是一种“审思”。疑的表现是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期,桥梁专家茅以升带研究生,一次,他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空白纸,什么题目也没有,由考生自己对平日积累的问题,自提自解。有的便画一幅设计图,还有的在白纸上写了十多个问题,清教授解答。茅先生便根据每人的提问判断其思维水平。可见“疑”确实是一种智。
李紫剑先生有很强的质疑问难能力,因而对太极拳的某些误区洞若观火。李先生针对太极拳难学难精的问题,坦然指出其教材、教程、教学方法及训练方法存在着重大缺陷,并指明太极拳学习与修证旷日持久的根因。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功训练并详细地说明其训练程序。李先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经典,不轻信“高手”,不唯书唯上,谈问题以事实与实证为依据,语言诙谐幽默,处处闪耀其超人的功力与超常的智慧,“疑”是其根由。
上述五种智慧不是孤立的,它常常综合性地体现在李先生的杂谈里。
二、三效应
一般人观赏大树,总是仰望其枝繁叶茂,慨叹其挺拔之势。吾每到大树下,必俯首观其盘根之形迹。想象其地下之树根比地上之树范围还大,如此,才能扎土吸养,源源不断供给地上之所需而葆其青春常驻。
余读“杂谈”,常想到李先生食干粮、饮岩水、躲山洞、忍枪伤,与世隔绝、寂寞苦熬八年时间,在油灯下写就《轨迹拳学》,真可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又想到此前李先生一面每晚攀悬岩、爬山路,在虎啸狼嚎声里,一往无前,拜师学艺,然后回到自家,理笔记,记拳谱,朝乾夕惕,废寝忘食,其毅力之坚韧,其好学之笃诚,实难用三言两语所述。吾将其取之名日:草根效应。草者,贱低也,平常也,人人可脚踩,牛羊可咬啮,然因扎根于土壤,有阳光雨露之滋润,有日精月华之照耀,却有很强的生命力,有点缀山河、映衬地球的功绩。不能设想的是,这个世界要是没有草根,何来草与草地,而没有草地,这个世界又将何等贫乏枯竭。
李先生出生寒苦,年轻时没能接受到正规教育,然勤苦惊人,惜时如金,一分一秒不浪费,苦撑中苦学,苦熬中苦思,苦争中苦练,于是乃文乃武,乃武乃文。领悟人生,觉解世情,洞彻幽微,探驾空寂,得道求真,故能口角生风,笔下生花。杜甫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李先生似乎信手拈来,信笔而书。常有惊人之语,每有神妙之论。吾将其命之曰:寸金效应。
人们虔诚地想得到什么,就可能得到什么,心理学家将心想事成命名日:皮革马利翁效应。皮系传说中古代王子,他在一座美丽女神雕像前每日顶礼膜拜诉说心曲。女神被其真意所感,一日便以雕像之形走下神坛,与王子成知音,结百年之好。后来,人们把这神话中的梦想成真称皮革马利翁效应。说白了,心理学家是想告诉人们自信、愿望、期待、志气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草根效应与寸金效应都依赖皮革马利翁效应。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竞成。李先生是一位有志者,有责任感者,热情似火者,这样,他才上下求索,坚韧不拔,埋头苦干,奋争不止。
正是此三种效应才决定了李先生的不凡人格,才决定了李先生的超人之智。
有感于此,笔者曰:人品重于拳品,人格大于智慧,思想大于言语,心性高于文性。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一、五智
说到智,人们定会联想到诸葛武侯之智,那主要是谋略之智。实际上,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乃至幽默家(如东方朔)各有其智。儒、道、佛、医亦均有其智。不过形式不同而已。智,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是高于常人的领悟力。笔者将《太极拳杂谈》中所显露的“智”分五点来谈,即实、大、微、联、疑。
一曰实:含二义,一为真实,二为实质,即根本。实便是一种智。《三国演义》中蒋干被周瑜所骗,致使曹操误杀两位水军都督,愚在不实。世上许多事看来繁复,只要求实,就会明智地予以解决。而许多蠢举、蠢法均是不实引起,所谓“捏着鼻子哄眼睛”。李先生谈太极,前前后后贯穿着一种实在、求实的精神。李先生将太极训练分为三种目的,即养生休闲、表演与比赛、实战,又将训练方式分为三种,即单式重复练习、推手组合练习与套路连接演练。这是根据太极拳运动的实情的一种综合与分析。以对太极理念概括为例:李先生认为“循圆而动、形圆含机、就圆造势、因圆生力”这十六字可谓精准简明,抓住了根本。
要做到“实”,并非易事,因种种原因,不实乃至虚假总是干扰人们对实情的把握与对实质的分辨。故太极拳也就不断地演化为非太极、假太极、神秘化太极。
二曰大: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得高必看得远。故“大”亦是一种智。“大”体现大境界、大范围。“大”便能彰往察来。与“大”相反的愚的表现为:坐井观天。庄子以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表现其胸怀博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由九万八千斤的定海神针演变的,且其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以显其神力,这种夸张的大,就是一种智。佛祖言三千大千世界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你能说不是一种智吗?
李先生认为:站在世界武术的角度上讲,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站在中国武术的角度上讲,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拳种。又说:从知识产权上讲,太极拳是一个知名品牌,一个注册商标,一个知名商标。这是雄视天下武术,鸟瞰天下太极的说法。
许多研究太极拳的人,目光短浅,死守樊篱,必定造成“不可以语冰”之夏虫之愚。
三曰微:“微显阐幽”是《易经》提供的智慧。古人言:智者睹于萌。成语有明察秋毫、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等,这均是一种智。释迦牟尼能看出一碗水里有八万四千个小虫。后来被现代科学仪器检测证实,一碗水大约有十万个细菌。见微而显,是难能可贵之智。
这是因为,“见微”便可避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蠢笨的出现。以腹式呼吸为例,李先生提出了“稍加注意,不宜过分强调,更不宜刻意追求或长时间保持小腹下沉和膨胀状态”的原则。这是一个精微的要求。李先生指出:腹大腰粗与体重超重是形动影随,可能形成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高危疾病。
这就明确指出:一方面,太极拳是治好某些疾患的特效药,另一方面,如练法失当,将存在着致病乃至丧命的危险。
四日联:古语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表述。庄子认为,道在什么地方?一切。即便屎溺中亦有道。这是一种全面的联系,从现象联本性的观点。联之智有二义,一为因果联系,由因可以推导果,由果亦可推导因。二为转化,老子有名言: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在18世纪中期,当时世界科技还只是现代科技的初步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便发出警告,人类科技每发展一步都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恩格斯从联系的观点看科技所作出的论断之确当。李先生是因果联系互推的高手。他在太极拳出彩与不出彩的问题上,推导出当年出彩的七条主要原因及改变太极实战形象的几个方面,并认为半个多世纪的自我弱化与功能转型诱导是当代太极拳的严重不足(见《太极拳杂谈(四)》),然后构思了太极拳比赛的十条规则框架,并对规则作了具体说明。这些初步设想使人联想到当前的太极竞赛规则,两相权衡,李先生的见解要高明很多,理应引起相关人士重视。
五曰疑:不疑就没有批判与创新。疑是一个动力。疑不是怀疑一切。疑是一种“审思”。疑的表现是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期,桥梁专家茅以升带研究生,一次,他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空白纸,什么题目也没有,由考生自己对平日积累的问题,自提自解。有的便画一幅设计图,还有的在白纸上写了十多个问题,清教授解答。茅先生便根据每人的提问判断其思维水平。可见“疑”确实是一种智。
李紫剑先生有很强的质疑问难能力,因而对太极拳的某些误区洞若观火。李先生针对太极拳难学难精的问题,坦然指出其教材、教程、教学方法及训练方法存在着重大缺陷,并指明太极拳学习与修证旷日持久的根因。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功训练并详细地说明其训练程序。李先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经典,不轻信“高手”,不唯书唯上,谈问题以事实与实证为依据,语言诙谐幽默,处处闪耀其超人的功力与超常的智慧,“疑”是其根由。
上述五种智慧不是孤立的,它常常综合性地体现在李先生的杂谈里。
二、三效应
一般人观赏大树,总是仰望其枝繁叶茂,慨叹其挺拔之势。吾每到大树下,必俯首观其盘根之形迹。想象其地下之树根比地上之树范围还大,如此,才能扎土吸养,源源不断供给地上之所需而葆其青春常驻。
余读“杂谈”,常想到李先生食干粮、饮岩水、躲山洞、忍枪伤,与世隔绝、寂寞苦熬八年时间,在油灯下写就《轨迹拳学》,真可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又想到此前李先生一面每晚攀悬岩、爬山路,在虎啸狼嚎声里,一往无前,拜师学艺,然后回到自家,理笔记,记拳谱,朝乾夕惕,废寝忘食,其毅力之坚韧,其好学之笃诚,实难用三言两语所述。吾将其取之名日:草根效应。草者,贱低也,平常也,人人可脚踩,牛羊可咬啮,然因扎根于土壤,有阳光雨露之滋润,有日精月华之照耀,却有很强的生命力,有点缀山河、映衬地球的功绩。不能设想的是,这个世界要是没有草根,何来草与草地,而没有草地,这个世界又将何等贫乏枯竭。
李先生出生寒苦,年轻时没能接受到正规教育,然勤苦惊人,惜时如金,一分一秒不浪费,苦撑中苦学,苦熬中苦思,苦争中苦练,于是乃文乃武,乃武乃文。领悟人生,觉解世情,洞彻幽微,探驾空寂,得道求真,故能口角生风,笔下生花。杜甫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李先生似乎信手拈来,信笔而书。常有惊人之语,每有神妙之论。吾将其命之曰:寸金效应。
人们虔诚地想得到什么,就可能得到什么,心理学家将心想事成命名日:皮革马利翁效应。皮系传说中古代王子,他在一座美丽女神雕像前每日顶礼膜拜诉说心曲。女神被其真意所感,一日便以雕像之形走下神坛,与王子成知音,结百年之好。后来,人们把这神话中的梦想成真称皮革马利翁效应。说白了,心理学家是想告诉人们自信、愿望、期待、志气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草根效应与寸金效应都依赖皮革马利翁效应。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竞成。李先生是一位有志者,有责任感者,热情似火者,这样,他才上下求索,坚韧不拔,埋头苦干,奋争不止。
正是此三种效应才决定了李先生的不凡人格,才决定了李先生的超人之智。
有感于此,笔者曰:人品重于拳品,人格大于智慧,思想大于言语,心性高于文性。古往今来,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