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禄洋(1985——),男,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摘要: 面对全球化问题的威胁,地域文化受到了重视,在现在这个流动文化极其迅速的时代,保护地域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千年古村落的白鹭村,浓郁古朴的建筑文化是古人留下的遗产,我们应该从现实问题着手,遵循建设引导原则,积极应用到白鹭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去,才能改善村落建设现状,使白鹭新农村建设和谐化。
关键词: 文化意识;建筑文化;新农村
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态发展应该强调对地方文化环境的保护。当今地域文化的村落,正逐步被一些清一色的、承载众多共性的水泥建筑所代替。作为千年古村落的白鹭村,濃郁古朴的建筑文化是古人留下的遗产,我们怎样才能继承发扬?如今古村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环境正逐步被湮灭,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思考这个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地缘与血缘的发展不一致性白鹭村作为宗族乡村,必然有着宗族的重要属性:血缘性。白鹭村的发展历程中,白鹭人相同血缘关系的人们联结到一起的,才有了宗族认知。这种有形的地缘与无形的血缘构成了宗族乡村发展的纽带。白鹭宗族的血缘性给他们带来了力量,而地缘性提供了宗族重要的存在形式。如今与白鹭宗族乡村形成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是,今天的白鹭人更多的背井离乡去寻找更大的发展,原始的生活发展模式在当今的时代中已满足不了后人,出去经商的,务工的,比比皆是,留守的古居的多为年迈老人或者小孩。出来挣到钱了又会回到老家白鹭兴建新的楼房,以此方式示光耀家族。这种地缘性的不稳定,使得更多的人出去发展,带回来的却是脱离宗族臆想的现代思想。
2.感性思维下的制约因素由于白鹭的生活模式单一,生活秩序和居住形式还是顺着宗法关系。浓郁的宗族文化熏陶着如今的白鹭人,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和风俗思想依然盛行,宗法的习俗的制约性,影响着当代白鹭人的生活方式。很多礼制思想如今还被认同接受。单纯为了满足宗族的人伦思想,这在现代文明中已经很少引用的思想理念,白鹭人依然还很认同。另外白鹭的民居建筑都很讲究风水,白鹭村在修复或者重建宗祠的建设中还原了这种风水思想,当今,白鹭村周边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不得不提醒我们在整体规划上提早做好组织考究,要注重风水理论在现代规划思想中的主导作业,才能顺应白鹭人的思想理念。
3.封闭与开放的发展碰撞白鹭古村旧的生活模式仍然是自给自足,白鹭人围绕自然资源的农作,结合地方小农经济或者作坊生活。这也是白鹭村聚集而发展的形式。作为宗族乡土经济的基础,农耕性确实给白鹭人一种安定的生活。但是随着小农作坊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侵入,宗族的乡土生活模式必然被打乱,正也是外出人员还乡归来后带来的经济变动,现在白鹭的发展却错乱无序,回乡的人们在村边开发起商品房,一座座现代街市在村落边形成,跟整个村落的古朴文化形成对冲,让人不禁感叹。封闭的生活模式在没有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被现代的开放式生活吞没。
二、引导原则
1.与时俱进原则白鹭人自有的一种审美欣赏意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发展的同时,引领白鹭人的现代意识就显得很重要。当现代文明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传统文化中来时,大众的审美意识应该提高,这种提高并不是说要摒弃以前的就得欣赏价值观,而是在继承传统意识的同时,去更好的吸收外来现代的文明。白鹭村固有的生活模式早已落后,就算维持整个村落现状,不去建设,依然会跟当地人们的思想方式冲突,如今作为旅游开放的文化环境,必然要去建设新的生活,与时俱进,才能给白鹭带来新的收获和发展。
2.本土性原则本土性原则是基于自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区别,其实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态度,本土化的建设正是在利用好本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本土化的原则也是一种谨慎的态度,在外来文化不断地进入,本土文化就显得格外的脆弱,在引进现代文明过程中,谨慎对待外来文化,把本土文化作为核心建设内容,这对白鹭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经济效应原则经济的原则主要是针对装饰化泛滥来说的,继承本土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堆砌传统装饰元素。这种现象在很多新农村建设中发现。在现代化的商品经济下,应该对传统装饰符号进行重新定位,控制节约成本,注重效率才是关键。根据建筑的性质和周边环境,进行适当地装饰设计来融合文化氛围是有必要的。但要选择经济的使用的标准,用合理的构造工艺和材料特性去表达才是有意义的。
三、小结
如今的白鹭村周边的环境已被破坏,一座座楼房随处可见,很多楼房用作了商业化,这使得以前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模式受到破坏,很多楼房的设计都缺少了合理性。这些水泥楼房不但破坏了整个村落的文化环境,还衍生出众多问题。怎样在这单体建筑中融合祠堂的建筑文化显得格外重要。白鹭民居的祠堂建筑适应了整个生态文化,作为凝聚着宗族精神的祠堂在功能上还有很多指导意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些文化遗产的分量。怎样用一种新的诠释方式去表达这些文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就这一系列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古村文化遗产,不仅仅局限在建筑文物,包括整个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布局,做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共同保护和继承。
2.改造周边已经存在的现代建筑,或者完善其符合地方生活模式的建筑功能,或者赋予其符合地域文化环境的建筑元素。是整个村落以及周边环境形成一个和谐的呼应。
3.加大宣传教育,以自身的文化环境做起点,提高村名的文化意识,使人人能做导游,形成一个地域的文化意识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真正的、全面的社会公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理性的公民意识不仅是人的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这些要求我们在认识理性公民意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高静.建筑技术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3] 唐星明.装饰文化论纲[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2月.
[4] 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摘要: 面对全球化问题的威胁,地域文化受到了重视,在现在这个流动文化极其迅速的时代,保护地域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千年古村落的白鹭村,浓郁古朴的建筑文化是古人留下的遗产,我们应该从现实问题着手,遵循建设引导原则,积极应用到白鹭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去,才能改善村落建设现状,使白鹭新农村建设和谐化。
关键词: 文化意识;建筑文化;新农村
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态发展应该强调对地方文化环境的保护。当今地域文化的村落,正逐步被一些清一色的、承载众多共性的水泥建筑所代替。作为千年古村落的白鹭村,濃郁古朴的建筑文化是古人留下的遗产,我们怎样才能继承发扬?如今古村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环境正逐步被湮灭,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思考这个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地缘与血缘的发展不一致性白鹭村作为宗族乡村,必然有着宗族的重要属性:血缘性。白鹭村的发展历程中,白鹭人相同血缘关系的人们联结到一起的,才有了宗族认知。这种有形的地缘与无形的血缘构成了宗族乡村发展的纽带。白鹭宗族的血缘性给他们带来了力量,而地缘性提供了宗族重要的存在形式。如今与白鹭宗族乡村形成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是,今天的白鹭人更多的背井离乡去寻找更大的发展,原始的生活发展模式在当今的时代中已满足不了后人,出去经商的,务工的,比比皆是,留守的古居的多为年迈老人或者小孩。出来挣到钱了又会回到老家白鹭兴建新的楼房,以此方式示光耀家族。这种地缘性的不稳定,使得更多的人出去发展,带回来的却是脱离宗族臆想的现代思想。
2.感性思维下的制约因素由于白鹭的生活模式单一,生活秩序和居住形式还是顺着宗法关系。浓郁的宗族文化熏陶着如今的白鹭人,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和风俗思想依然盛行,宗法的习俗的制约性,影响着当代白鹭人的生活方式。很多礼制思想如今还被认同接受。单纯为了满足宗族的人伦思想,这在现代文明中已经很少引用的思想理念,白鹭人依然还很认同。另外白鹭的民居建筑都很讲究风水,白鹭村在修复或者重建宗祠的建设中还原了这种风水思想,当今,白鹭村周边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不得不提醒我们在整体规划上提早做好组织考究,要注重风水理论在现代规划思想中的主导作业,才能顺应白鹭人的思想理念。
3.封闭与开放的发展碰撞白鹭古村旧的生活模式仍然是自给自足,白鹭人围绕自然资源的农作,结合地方小农经济或者作坊生活。这也是白鹭村聚集而发展的形式。作为宗族乡土经济的基础,农耕性确实给白鹭人一种安定的生活。但是随着小农作坊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侵入,宗族的乡土生活模式必然被打乱,正也是外出人员还乡归来后带来的经济变动,现在白鹭的发展却错乱无序,回乡的人们在村边开发起商品房,一座座现代街市在村落边形成,跟整个村落的古朴文化形成对冲,让人不禁感叹。封闭的生活模式在没有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被现代的开放式生活吞没。
二、引导原则
1.与时俱进原则白鹭人自有的一种审美欣赏意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发展的同时,引领白鹭人的现代意识就显得很重要。当现代文明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传统文化中来时,大众的审美意识应该提高,这种提高并不是说要摒弃以前的就得欣赏价值观,而是在继承传统意识的同时,去更好的吸收外来现代的文明。白鹭村固有的生活模式早已落后,就算维持整个村落现状,不去建设,依然会跟当地人们的思想方式冲突,如今作为旅游开放的文化环境,必然要去建设新的生活,与时俱进,才能给白鹭带来新的收获和发展。
2.本土性原则本土性原则是基于自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区别,其实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态度,本土化的建设正是在利用好本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本土化的原则也是一种谨慎的态度,在外来文化不断地进入,本土文化就显得格外的脆弱,在引进现代文明过程中,谨慎对待外来文化,把本土文化作为核心建设内容,这对白鹭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经济效应原则经济的原则主要是针对装饰化泛滥来说的,继承本土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堆砌传统装饰元素。这种现象在很多新农村建设中发现。在现代化的商品经济下,应该对传统装饰符号进行重新定位,控制节约成本,注重效率才是关键。根据建筑的性质和周边环境,进行适当地装饰设计来融合文化氛围是有必要的。但要选择经济的使用的标准,用合理的构造工艺和材料特性去表达才是有意义的。
三、小结
如今的白鹭村周边的环境已被破坏,一座座楼房随处可见,很多楼房用作了商业化,这使得以前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模式受到破坏,很多楼房的设计都缺少了合理性。这些水泥楼房不但破坏了整个村落的文化环境,还衍生出众多问题。怎样在这单体建筑中融合祠堂的建筑文化显得格外重要。白鹭民居的祠堂建筑适应了整个生态文化,作为凝聚着宗族精神的祠堂在功能上还有很多指导意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些文化遗产的分量。怎样用一种新的诠释方式去表达这些文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就这一系列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古村文化遗产,不仅仅局限在建筑文物,包括整个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布局,做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共同保护和继承。
2.改造周边已经存在的现代建筑,或者完善其符合地方生活模式的建筑功能,或者赋予其符合地域文化环境的建筑元素。是整个村落以及周边环境形成一个和谐的呼应。
3.加大宣传教育,以自身的文化环境做起点,提高村名的文化意识,使人人能做导游,形成一个地域的文化意识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真正的、全面的社会公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理性的公民意识不仅是人的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这些要求我们在认识理性公民意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高静.建筑技术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3] 唐星明.装饰文化论纲[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2月.
[4] 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