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蒸馏法处理有机胺废水的研究

来源 :清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探讨了有机胺废水采用吹脱、芬顿氧化、膜分离及鸟粪石法处理的优缺点。对剥离液精馏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和实践确定了采用减压蒸馏方式处理该类废水的关键控制参数,从而达到减量化处置该类废水目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通过加入酸液,调整废水的pH值至45,进行减压蒸馏,控制真空度为-90kPa,塔顶温度在30℃以下,浓缩倍数为6倍。对比原液,所得蒸馏液总氮去除率均可达99%以上,COD去除率达到92%以上,水质符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浓缩液可交由有资质单位焚烧处理。
其他文献
含磷有机废水的毒性较高、成分也较复杂,单独的高级氧化技术能耗一般较高,处理成本昂贵,而且最终处理效果不佳,使得处理过后的废水中有机磷含量并无法降低到要求限度之内。这样的处理效果不好的废水进入到水体中后仍然会给水体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对电化学氧化技术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了电化学氧化技术和臭氧氧化技术相结合进行水处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果目的的可能性。
某电厂的阳床进水采用的是反渗透的出水,进水电导为378μS/cm,反渗透产水3.58μS/cm,反渗透脱盐率高达95%以上。按照正常再生步序,发现阳床对阳床正常再生后,钠离子超标。通过对阳树脂和再生盐酸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步骤,通过对比,确定最优方案。解决阳树脂“铁中毒”的情况,使制水系统恢复正常。
在出厂之后阶段,包括运输以及加工中,材料表面可能存在着矿物油以及动植物油等污染,所以,材料表面具有一定的光滑度,且使用和包装都是必须的。与市售清洗剂相比,自制清洗剂的清洗效率略高但腐蚀性明显降低。本文就就此展开相关探讨。
对于机械加工而言,其切削液废水具有化学组成成分复杂、COD浓度高、生物降解性低等特点,又加上近年来切削液废水量的不断增加,无疑增加了水处理压力和难度,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以“酸析-紫外芬顿法”为水处理主要手段,对不同类型的机械加工切削液废水进行处理,并完成对试验条件的优化和完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混凝-紫外芬顿法,对上清液的COD进行去除,出水COD平均浓度达到了205mg/L,符合污水排放相关标准和要求。由此可见,酸析-紫外芬顿法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将其推广和应
研究一种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元器件焊后清洗的半水基清洗剂的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参照GJB5807、GJB3835、GB/T4677、PWA36604、ASTMF-483、J-STD-001的要求进行试验和测试,全面评价其理化性能、应用性能、对电路板上的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兼容性以安全性。结果表明,该清洗剂可实现产品pH中性条件下对残留助焊剂、油污、指印、灰尘等污染物的有效清洗,满足GB/T4677、GJB5807、GJB3835中的清洁度评估要求。泡沫低,可配合喷淋清洗设备使用;清洗后电子部件上的金属及
迄今为止,全球海底管道总里程已超过十几万千米。我国的海底管道工程虽起步较晚,但总里程数也超过了6500km。随着海洋工程的开采进程,中国早期投入的海底管道已到达服役后期。越来越多的海底管道面临退役后需要回收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利用铺管船作业线进行海底管道流水线式回收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安全、高效,无需额外增加其他大型设备,对单层海底管道和双层海底管道回收均适用。海底管道回收距离越长,回收工艺在效率上和经济上的优势越明显。值得在海底管道回收工程中推广使用。
针对某型流化床沸腾绝热热风炉运行中炉膛温度、排烟温度偏高,锅炉效率低,采用增大一次风量的控制措施后导致一次风机、引风机电机电耗增大的问题进行阐述,采取合理改造方案后,各项经济指标得到改善。
本文测试了无纺布、滤纸、和金属烧结毡对三醋酸纤维素(TAC)溶液的过滤效率。实验发现无纺滤布和金属烧结毡过滤凝胶效果较好,滤纸和金属烧结毡过滤短纤维效果明显。
本着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调查了近年来某电厂300MW机组化水和660MW机组化水水处理工艺中聚合氯化铝的投加情况,对影响加药量的因素作了详细分析,并通过试验合理地将加药量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受气流离心力与压力梯度不平衡导致的二次流影响,多翼离心风机出口气流分布常呈现分布不均的特点,以风机出口气流分布均匀为基础的常规换热器设计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以某空压机冷却系统用多翼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建立风机性能及其出口气流均匀性预测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详细分析了目前换热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机出口气流均匀性的换热器匹配设计方法,解决了常规换热器设计方法引起的换热量过大或过小问题。该研究成果可为前期空压机组冷却系统设计开发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