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为冠脉介入治疗找到一条新的路径,扩大介入治疗的范围,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方法:将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经肱动脉和桡动脉介入治疗两组,分别就这两组的方法、并发症等优劣势进行比较。结论:肱动脉作为心脏介入治疗的另外一条入路,不仅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扩大了介入治疗的范围。
关键词 肱动脉 介入治疗 可行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27
资料与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6月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30例,按不同路径分为肱动脉和桡动脉组。肱动脉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8~75岁。桡动脉组85例,男57例,女28例,年龄39~73岁。
肱动脉和桡动脉的穿刺步骤均为:①选择穿刺点;②利多卡因局麻;③穿刺针穿刺成功后植入动脉鞘。桡动脉组术前行Allen试验,阳性者方可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注意避开浅静脉。桡动脉组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毕即拔出鞘管,桡动脉压迫囊压迫止血,充气15~20ml,每2小时放气2ml左右,12小时后若切口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可去除压迫囊,以无菌纱布覆盖,同时应密切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手掌、甲床颜色、温度,观察穿刺加压包扎处远端是否出现肿胀。嘱患者不要紧握拳头,腕部制动2~3小时,手指稍活动。肱动脉组患者亦术毕即拔出鞘管,压迫止血10分钟后无菌绷带压迫止血,每两小时减压1次,12小时后若切口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可去除绷带,以无菌纱布覆盖,密切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手掌颜色、温度、庝痛情况。瞩患者不要屈肘,右上肢保持在心脏同一水平或稍高于心脏。
结 果
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为87%,肱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冠脉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见表1。
讨 论
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公认的冠心病诊断的金指标,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成熟而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技术。由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较多,以及术后需长时间卧床等弊端,使近几年来经上肢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的研究成为焦点。
与股动脉比较,经肱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与经桡动脉途径一样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无需卧床、住院时间短及医疗费用低的特点。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减少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和瘀血方面,桡动脉径路明显优于肱动脉径路,这可能与肱动脉相对较深和容易滑动,常造成压迫不到位和包扎移位有关。至于桡动脉也存在不少缺点,本组有3例患者术后因血管痉挛不能拔管,回病房后2小时才拔出。而肱动脉较桡动脉粗大,易于穿刺,穿刺成功率高。这样,肱动脉介入术既可保留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点,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上述缺点。可见经肱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是桡动脉途径的有益补充,尤其适宜于桡动脉挛痉、桡动脉迂曲者以及Allen试验阴性者。为减少肱动脉途径并发症,注意避开浅静脉,术后加强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以及包扎的松紧度,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周秀红,张亚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1079-1080.
2 黄爱萍.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63-64.
3 廖志勇,虞准,胡春华,等.经肱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研究.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12(1):28-30.
4 乔树宾,姚民,高润林,等.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14-116.
关键词 肱动脉 介入治疗 可行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27
资料与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6月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30例,按不同路径分为肱动脉和桡动脉组。肱动脉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8~75岁。桡动脉组85例,男57例,女28例,年龄39~73岁。
肱动脉和桡动脉的穿刺步骤均为:①选择穿刺点;②利多卡因局麻;③穿刺针穿刺成功后植入动脉鞘。桡动脉组术前行Allen试验,阳性者方可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注意避开浅静脉。桡动脉组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毕即拔出鞘管,桡动脉压迫囊压迫止血,充气15~20ml,每2小时放气2ml左右,12小时后若切口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可去除压迫囊,以无菌纱布覆盖,同时应密切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手掌、甲床颜色、温度,观察穿刺加压包扎处远端是否出现肿胀。嘱患者不要紧握拳头,腕部制动2~3小时,手指稍活动。肱动脉组患者亦术毕即拔出鞘管,压迫止血10分钟后无菌绷带压迫止血,每两小时减压1次,12小时后若切口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可去除绷带,以无菌纱布覆盖,密切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手掌颜色、温度、庝痛情况。瞩患者不要屈肘,右上肢保持在心脏同一水平或稍高于心脏。
结 果
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为87%,肱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冠脉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见表1。
讨 论
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公认的冠心病诊断的金指标,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成熟而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技术。由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较多,以及术后需长时间卧床等弊端,使近几年来经上肢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的研究成为焦点。
与股动脉比较,经肱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与经桡动脉途径一样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无需卧床、住院时间短及医疗费用低的特点。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减少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和瘀血方面,桡动脉径路明显优于肱动脉径路,这可能与肱动脉相对较深和容易滑动,常造成压迫不到位和包扎移位有关。至于桡动脉也存在不少缺点,本组有3例患者术后因血管痉挛不能拔管,回病房后2小时才拔出。而肱动脉较桡动脉粗大,易于穿刺,穿刺成功率高。这样,肱动脉介入术既可保留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点,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上述缺点。可见经肱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是桡动脉途径的有益补充,尤其适宜于桡动脉挛痉、桡动脉迂曲者以及Allen试验阴性者。为减少肱动脉途径并发症,注意避开浅静脉,术后加强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以及包扎的松紧度,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周秀红,张亚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1079-1080.
2 黄爱萍.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63-64.
3 廖志勇,虞准,胡春华,等.经肱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研究.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12(1):28-30.
4 乔树宾,姚民,高润林,等.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14-116.